周春怡
摘要:践行依法治国从企业来说就是依法治企,依法治企是推行依法治国的微观基础。“强基达标、提质增效”自2017年始,就被确立为国铁企业的工作主题和总体思路。国铁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争创一流企业,就要不断深化“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也只有依靠依法治企才能做到。文章从安全稳定、经营管理、“走出去”战略三方面论证了依法治企始终是国铁企业实现“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依法治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企业是重要的社会细胞,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践行依法治国从企业来说就是依法治企,依法治企是推行依法治国的微观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企业要遵守法律的约束是最重要的市场法则之一。依法治企就是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强基达标、提质增效”自2017年始,就被确立为国铁企业的工作主题和总体思路。特别是我国经济目前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国铁企业(“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想要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争创一流企业,更要不断深化“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只有依靠依法治企才能做到。依法治企始终是国铁企业实现“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
一、依法治企是确保国铁企业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
过去很长时间,铁路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如今铁路依旧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不仅如此还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一词使得铁路增具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基础的地位,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这样的重要性对国铁企业来说,安全稳定更是重中之重。原铁道部(或中国铁路总公司)历年来的工作会议中,无论是在总结上一年铁路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还是叙述新形势下做好铁路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甚至是确立铁路工作主要目标中都将安全稳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关于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安全第一”始终也居于安全十二字方针的首位。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国铁企业必须确保铁路特别是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将安全更是上升到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的高度。
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会有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存在,归纳以来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环境的缺陷(安全风险管理中概括为“人、机、管、环”)四大类。针对这些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都已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并不断优化、完善。如在这四方面做到依法规制,安全稳定的强基在法律层面就做到“抓基础、强基本、重基层”;达标在法律层面就做到“立标、贯标、达标”。这样的强基达标才会为提质增效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依法治企是加强国铁企业经营管理的必然选择
经营、管理很多时候无法严格区分开来。比如,经营中的科学决策过程便有管理的渗透。然而,两者事实上是有區别的。
经营追求从企业外部获取资源和建立影响,管理强调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建立秩序;经营追求的是效益,管理追求的是效率;经营是扩张性的,管理是收敛性的。简而言之,经营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等诸多领域,而管理则主要涉及“制度、人才、激励”等领域。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故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等诸多经营领域的相关法律条文浩如烟海,非法律人士强调了解诸多法律条文并不现实,故应该更重视具备必要的法律理念。这样的法律理念主要有三方面。
(一)尊崇法律法规
“尊崇”指的是对法律的重视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含义就是“敬畏、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做学法的模范,做守法的模范,做用法的模范。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尊法”放在“学法、守法、用法”的最前面,就是为了强调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
做到“尊崇”要经过“正确认识、自觉服从、坚决维护”的态度形成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国铁企业才能真正做到遵章守纪,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运输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益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把世界一流物流企业作为目标的中国铁路企业,还应具备另一个重要的法律理念。
(二)法律中的经济效益观
反思铁路企业这些年的胜诉案件,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发现许多案件追讨过程是不经济的,其人力、物力的支出甚至超过了诉讼标的额本身。
法律在促进企业进步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如何用较少的耗费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斯在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法律的“成本——收益”问题时这样讲到“为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降低任何一种组织和制度的交易成本”。在立法实践中则表现为选择何种权利义务安排方式来使交易费用最低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海运在这方面可为国铁企业提供成熟的制度经验。
(三)辨析人际关系和法律关系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民事调解在法律实践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也是中国特色。然而,国铁企业经营中更需要重视法律关系,把握法律精神和法理学原理。
从2011年9月05日“旅客火车票退票费标准下调”的临时新举措到2013年8月19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印发的铁总运(2013)102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车票改签、退票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经营就是法理学原理“不履行义务的损失太低时,可以导致人滥用权利”的实践应用,充分诠释了法理学中“可预见期性”的实践指导性。
重视法律关系使得国铁企业经营中的规则犹如“石头剪刀布”一样明晰。这些事先公正的规则尽可能做到不偏私任何一方;不同的法律主体发生利益碰撞时,也是最大可能通过规则解决;通过规则所产生的结果,权衡利弊之后,也尽可能做到必须服从。这样的强基达标,才会产生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铁企业想要的提质增效。
在管理主要涉及的“制度、人才、激励”等领域中,今天与之密切相关且尤为重要的就是“创新”。
2015年10月29日,习总书记就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针对“创新”的单位和个人一直都有相应的奖励条款,国铁企业也一直在努力以制度的形式奖励创新行为,激励人才发展,进而建立基业长青的企业文化。
有法可依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前提。其中的“法”,实践中不仅指法律法规,还包括法理学原理和法律精神。成文法的优点包括学理性、合理性、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内部和谐一致性、可预期性等。利用好这些优点,使得国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打牢“法”基,就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三、依法治企是提高国铁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
国铁企业“走出去”战略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国铁企业政企分开、走向市场、面对竞争,会更多的受行业外法律法规的约束。
201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列为2019年度重点工作。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国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将“2013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铁路部被撤销,铁路实行政企分开”这一举措作为线索,仔细研究从2005年第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4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2018年10月26日第四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期间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就会发现,铁路的股份制改造一直在依法有序的进行。
有了依法治国的政策背景支持,相关部门法又进行适时修订。强化这些法律基础工作,国铁企业就可以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趋利避害。
第二层含义,国铁企业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世界,要遵从国外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规则。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事关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事关国际秩序与规则体系的和平转型与再造。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从2009年开始,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成为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国。这些变化,使得我们在国际秩序与规则体系的和平转型与再造中应该更好的发挥中国作用。自2014年始以“路权”支撑“陆权”的愿景,和由此而扩展的能源和粮食的运输通道战略。中国高铁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上已起到重要的作用,意义是深远的。
然而,国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仍然面临着资金筹措、技术标准、跨国营运等异常困难与严峻挑战,也深受国际政治、市场、产业、法律、金融和文化等各种环境因素的交错影响。面对这些挑战,依法治企要求国铁企业“三步走”——老老实实从细节学习、模仿,经济活动要遵循他国法律,要遵守世界贸易规则;把学到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内化成自己的,并将其灵活运用;灵活掌握之后,不断优化、创新,实力成为制定规则和标准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强法之基,达(创)世界之标,为国铁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质增效。
总而言之,依法治企在国铁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依法治企不仅能够确保国铁企业适时规避法律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有效改善内部的经营管理模式,让国铁企业以饱满的姿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促使其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轩文.时代的召唤[N].人民铁道报,2018-06-27.
[2]轩文.前进的目标[N].人民铁道报,2018-07-05.
[3]軒文.奋斗的号角[N].人民铁道报,2018-07-12.
[4]陆东福.奋勇担当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 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01).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