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考情 聚焦提分点

2020-07-04 02:09辜娟
师道·教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答题题型命题

辜娟

古诗词体裁的特殊性、跳跃和晦涩的语言使诗歌鉴赏题成为学生难以攻克的壁垒。在试卷的阅卷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存在如下问题:①不会利用试题中已有的信息(选择题、注释)来解题;②答题时套话多,缺乏一定的思维;③诗歌鉴赏术语掌握不好,答题不规范。这些都直接暴露出学生语言、思维素养能力不强。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研究了近三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目,探寻其命题规律并据此提出一些对高考诗歌鉴赏备考有实际意义的复习策略,让学生在诗词鉴赏复习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诗词鉴赏的特点及其语言运用规律,使其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一、近三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命题

二、命题特点及规律

古诗词鉴赏题全面考查了考生的鉴赏、思辨、比较分析等能力。纵观近三年的9套全国卷,古诗词鉴赏命题在作品、考点、选文、出题策略四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作家作品的选择。仍以唐宋时期为主,作品多为名家的非名作或非名家的名作。

2.试题考点分布。着眼于诗句分析、情感态度、人物形象概括,重视表现手法和语言

通览9道古诗鉴赏试题均为一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其中选择题题干中大都有“赏析”“理解”“分析”这样的关键词,侧重逐句解读诗词内容与总体艺术特征的把握,错误选项多为内容理解、场景还原式错误。主观题仍注重对手法、语言、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

3.高考诗歌选文特点。突出时代特点,注重立德树人。

高考诗词选文多选品德修养较高的诗人的作品,突出时代特点、注重立德树,意在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做正面引导。如(2019年全国卷1)陈与义《题许道宁画》是对绘画的欣赏,给我们塑造了精于艺术、善于评价的鉴赏家形象;(2019年全国卷2)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表现了诗人的保持尊严和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2019年全国卷3)刘禹锡《插田歌》,勾勒出农民插秧时整个田野间的一派生機盎然景象,歌颂了劳动之美。

4.出题策略。注重比较鉴赏,重视与教材联系。

在考题的命制上,注重考查思维能力,比较鉴赏,形式多样,既可考查一首诗里面,各联之间的比较,又可与学过的诗歌来对比鉴赏,与教材联系十分紧密。如(2018年全国卷2)唐·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2019年全国卷3)唐·刘禹锡《插田歌》中“分析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不同”。

三、备考策略

笔者通过整理并分析(2017-2019)9套全国卷古诗词鉴赏命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针对学生鉴赏诗词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弱点,特提出如下备考策略。

(一)熟悉高考题型,明晓设误方式,探索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试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国高考题,密切关注其他省的高考诗歌鉴赏题。通过比较分析,探寻常考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反复做高考习题的过程中,熟悉高考题型、明晓设误方式、探索答题技巧。

例如,近几年诗词鉴赏中的客观题往往是四选一,经常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方面设置选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出题人总是将错误设在某个选项的一两处细节上。解答诗词选择题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原诗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让学生明确:客观题中的选项可以帮助考生进一步读懂诗歌,教会学生“借题解文”。而主观题设问角度越来越灵活,打破套路,富有新意。如19年全国卷二第15题: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诗词赏析注意思维运用,以创作者的视角融入诗歌内容,要从“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三个角度层层深入地把握诗词的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写作效果,探寻其答题技巧。

学生熟悉高考题型,明晓设误方式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以教材为本仿照高考诗歌鉴赏的题型出题(老师可先出题示范),并按照诗歌常见题型的答题模式给出答案,真正从思维和语言方面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紧扣教材,总结延伸,构建知识网络

通览近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试题与教材结合紧密,作为高考难点的古代诗词鉴赏更是如此。不仅作者是课本中出现的诗人,所选诗词更是和课本密切相关。备考时教师可通过高考真题的演练让学生明白“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备考理念,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得的知识、技能有效地向课外诗词“迁移”。

要求学生不仅能熟练地背诵考试大纲规定要求背诵的初高中古诗名篇,还能从诗意、主旨、情感、手法、语言等方面对其进行赏析;掌握课本(包括选修)中的唐宋诗词中涉及重要作家(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欧阳修、陆游、陈与义等名家)的作品;归纳整理古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家、风格特色等,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结合课本内容拓展延伸,让学生构建诗词鉴赏所必须用到的术语知识网络,如讲虚实结合这一抽象内容时我们可联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的《雨霖铃》,让学生明确虚实结合是咏史怀古和送别诗最常用的手法;讲到情景交融可以结合杜甫的《蜀相》《登高》,让学生感受到景和情的关系并掌握相关术语;如讲到侧面烘托可以联系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苏轼的《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让学生明确环境和人物的反应也可侧面烘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讲到用典可以结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5个典故、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通过对这些典故的分析让学生明确用典有品评历史、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

(三)注重比较鉴赏,拓宽思维,提高学生诗歌审美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会从比较角度命制诗歌习题,命题方式为:客观选择题比较,主观题比较,组诗比较三种。如2018年全国1卷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2019全国卷3更是要求考生将刘禹锡原诗与教材背诵篇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

比较鉴赏已成为诗词鉴赏中常见的一种命题方向,备考时教师要将诗歌背诵与鉴赏融为一体,背诵时要求学生既要宏观把握全诗艺术特征,更要微观掌握用了哪些手法,做到逐句理解。做题时也有目的地让学生就习题中的某一首诗歌从手法、意象、语言与情感角度与考纲必背篇目进行比较鉴赏,学会同一类型诗歌、同一作者诗歌异同分析,同一主题的两首诗歌异同分析。在看似单一的诗词鉴赏复习中完美地融入了背诵复习与审题能力的训练,既可减少诗词鉴赏复习的枯燥性,又可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比较鉴赏,提升思维能力。

诗词鉴赏复习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在备考中多研究高考真题、探寻其命题规律,紧扣教材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培养学生比较鉴赏思维,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基本素养才能得到较好提升。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答题题型命题
邀你来答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邀你来答题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