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2020-07-04 02:49于涵
现代交际 2020年10期
关键词:着力点实事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于涵

摘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实事求是依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方法论指导。新时代高校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这要求高校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最优化,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不断与时俱进。

关键词:实事求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154-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1]回顾新中国70年发展历史,如此辉煌伟业的实现离不开我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高校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与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主战场,应该始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组织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发展。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实事求是是思想教育原则的根本方法;因此,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永不过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始终坚持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发展进程中,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原则上升到党的思想路线高度上来,得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同样具有深远意义,不可忽视。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坚持基于学生与教师思想实际,深入分析与灵活运用实际条件,绝对不能脱离实际情况来空谈;不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像无源之水,丢失了赖以生存的根基,渐渐远离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也必将由于基础不稳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共性。由于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身的特色,同样,每一代学生都有属于这一代学生的显著特性。这也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普遍共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次,应该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特点。虽然大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社会经验不足,但是他们的思想也已经不是一张白纸,经过多元文化、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已经有许多思想的印记,其中包括积极向上的,当然也有消极激进的。最后,应该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个体的特点。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学生个性特点也是千差万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具体工作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才有利于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高校教师队伍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学生灵魂的引路人、理性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启发者。一切从教师实际出发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教师思想的纯正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三观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坚定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以之武装学生头脑,从而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三观。其次,充分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过硬,才能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最后,充分了解教师的自身素质。高校人才培养不应该只着眼于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升,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三观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2]教师应该以大德大爱教书育人,以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向社会输出的人才。

二、把握客观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论断从哲学角度论述了以客观事物为依据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对其作出解释,“实事”即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即客观事物之间的规律性,“求”即研究。[3]上述论断指导我们探究两个层面的问题,即以客观事物本身为中心,并科学把握其内在规律。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教育路径,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优。

想要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首先,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化和外化辩证的统一,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表现。[4]11诚然,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并不完全靠单纯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还需要个体逐渐内化为自身需要。其次,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深受社会环境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要产物的思想品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社会环境会滋养出思想品德的不同规定,而个体自身思想品德的养成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的客体即社会环境,它对个体思想品德的影响毋庸置疑。最后,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与其平时学习、生活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并从中获得思想品德认知、形成思想品德行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情景,这六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4]126我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个体自我实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管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因素,都应该积极追求自我实现。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与更好条件,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提升教育者与受教者自我实现的重要场域。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将其他教育载体引入其中,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这就要求高校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他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不断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经过实践与反思变得越来越丰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的科学体系。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育人,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以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

要做到在实践中坚持真理。第一,应该做到在信念上毫不动摇。[5]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塑造灵魂的重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且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第二,应该做到在行动上勇于实践。新时期社会对学生理论知识要求很高,对学生实践能力与技術技能水平也有很高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仅符合服务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也合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多措并举,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升其实践能力,从具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6],使其从具体社会活动中领悟理论知识的真谛,深化理解与把握。

要做到在实践中发展真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固步自封。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时代发展常变常新,始终保持时代性,符合现实发展需要。也就是说,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不断调试,根据社会背景适当作出调整。比如为了迎合革命与战争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平与发展现实需要,应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思想性、政治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时新性,并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的高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事求是在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坚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社会输入符合当下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N].人民日报,2019-10-02.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吕培亮,牟成文.新时代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51-52.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24.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着力点实事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实事求是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肖亚庆宣布下半年工作“五要点”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多元视角,准确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