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教师是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关键。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明晰自己是科学真理的传播者,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价值追求的引领者这一职业定位;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即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学术功底、良好的个人魅力;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师发挥关键作用的基本路径,即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高瞻远瞩的思维格局、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等。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 基本定位 基本素质 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142-02
新时代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必须从理论层面厘清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定位,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思维格局和教学能力。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定位
1.科学真理的传播者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政课教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关键角色,是科学真理的传播者。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关于事物内在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学生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只能从外部灌输;列宁也曾说过,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因此,教师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采取多种方法方式抓好理论学习教育,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
高校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战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结合”,注重主流意识的传导。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教师需要结合时代要求,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与难题。同时还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以透彻的思想说服学生;“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要理直气壮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3.价值追求的引领者
追求真善美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高层次价值,也是学生对思政课的最高期待,学生不仅渴望从思政课上获得理论知识,更希望获得改变人生处境的价值观念,思政课对真善美的传递正好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把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是思政课必不可少的内容。把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讲给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惑点,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思政课教师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讲,成为信仰者、示范者、传播者、指导者,才能肩负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和人文关怀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
二、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坚定的政治立场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促进青年学生理解党的历史使命、认同党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行动纲领的重大任务。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是有理想有信仰的人,唯有如此,才能不被眼前的利益迷惑;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其次,思政课教师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政治视角,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必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实拥护者,必须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爱国者。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培养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最后,文化自信是树立正确政治立场的前提。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才能站在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
2.扎实的学术功底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一个逻辑清晰、理论深厚的教师必然能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与感染力。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之前,自己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积累和实践基础,这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其次,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要自己真学真用真讲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在理论层面信仰,在实际操作中也要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遵从。最后,要想把课讲好,思政课的老师不仅要懂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有广阔的视野。“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这样才能把思政课变成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3.良好的个人魅力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品质所带来的影响力远比职业地位带来的权威影响力要更深刻。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传达的坚定的信仰与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来的言行一致、无私奉献等优良品格都能使他们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强调,在说服教育中,“演说者的品质”“对听众的态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这说明教育者的品质对受教育者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师风师德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是思政课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彰显,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平等地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发挥学生在思政课上的主体性作用,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做他们思想的启发者与引路人。
三、思政课教师发挥关键作用的基本路径
1.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是思政课教师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教育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新时代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青年。思政课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主线,并且融入日常的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关键性问题。坚持立德树人不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准则,也是指引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航标,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正直的品格。坚持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而做好思想铺垫。同时,教师要以德施教,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学,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2.高瞻远瞩的思维格局
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要在强化理论方法上下功夫,要善于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做到有理讲理;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总趋势,做一个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思政课教师。思维格局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底蕴上;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善于从历史事件中寻找规律,寻找具有说服力的事件和理论。同時还要关注时事,清楚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找准自身的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仰,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还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时代洪流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信心与底气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3.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
网络时代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趋势,思政课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心里距离。因此新时代条件下,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利用App或者公众号的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思政知识。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总是枯燥的,思政课理论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才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不断创新话语表达和传播手段,用青年大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来传播,让思政课教学立体鲜活,可感可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 (1) .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D1).
[3]乔杉.20年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才刚开始[N].人民日报,2014-04-21.
[4]张青.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三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7(9):80-84.
[5]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
[6]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 (4) :44-45.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