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俭
2016年初,在全教会议上出台了一个有关核心素养培养的征求意见稿,着重提到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战略要求。实质上,这个意见稿就是要求我們广大教师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在思维能力发展过程中要切实提升思维水平,致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数学思维教学方式的现状
目前,我们往往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主体性发挥,往往着重关注数学实验和操作活动,而并没有真正重视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未能真正按照数学思维发展的规律,造成抽象和具体安排的次序经常混乱出现。还有,我们往往没有很好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的表达,特别是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常出现流于形式的所谓问答。教师没有提供真正的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经常出现匆忙结束学习过程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逐渐养成不愿意独立思考的习惯。针对弊端,可以开展“思维可视化”教学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适当运用特殊的思维图示技术把本来联可以看见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这就是“思维可视化”。
二、“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开展
1.呈现教学内容。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是培养进一步思维的起点,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新旧知识之间是如何转变的,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组成要素,逐渐形成思维结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将新旧知识的内容逐步呈现,形成框架体系,将零碎的知识文本通过“思维可视化”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要点,领悟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也使得学生清楚地理解知识的外延,准确地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把握知识结构中的重难点,使思维越来越清晰。
2.梳理知识内容。我们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科学地实施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其自己的知识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我们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编导出一个知识框架,通过绘画框架思维导图形式,形成自己所熟悉的知识体系。这样,大大就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也为后续学习提供很好的基础保证。
3.体现思维过程。如果让学生能把曾经所学的知识用思维导图描述给教师看,这样就体现出学生已经深度进入学习状态。当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学生就能有效地呈现出每一步的思维过程,整个分析和操作过程都能清晰可见,这样,既可以清晰地表达思维的每一个环节,又能快速有效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4.有效解释概念。大家都知道凡是数学学得比较好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对数学的概念掌握比较透彻,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是重视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去掌握新的知识技能,而严重忽视了帮助学生如何理解和掌握概念的真正含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开展“思维可视化”教学,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提升。
5.实现知识网络化。知识是有联系的,特别是数学知识,连贯性更强,更赋予网络化。我们就要抓住这个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教学中,通过对比方法,把这个知识架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解决了教学任务,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发展
1.符号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去引导学生利用有趣的符号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中使用个性化方式记录下来,这种教学有可能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宝剑。
2.图示化。我们在解答一般复合题目的时候,当信息与信息之间、以及信息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一定很明显,不容易找出有效解题方法的时候。就可以运用线段图等手段,使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比较隐蔽的数量关系得以具体化揭示出来,从而寻求解题途径,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使用图示法完成题目。例如,重叠、盈亏、行程、工程、年龄、分数等各种类型的题目都可以借助图示使信息、问题、数量关系直观化,这些问题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但是图示法却易如反掌。
总之,自从开展了“思维可视化”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思考数学的思维水平也明显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多种多样。显然,“思维可视化”应用于数学课堂,能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让教师的教对学生可视,让学生的学对教师可视,让数学可视。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