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康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00)
JK输水管线工程是解决沿途工业、城市及小城镇用水要求的一项长距离调水工程。管道设计流量为16.7 m3/s。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引水隧洞、输水管道、附属建筑物、交叉建筑物、尾部调节水库及防洪建筑物等。
其中输水管线桩号23+215~33+571 段,位于湖积台地,地势南高北低,地面高程649.0~614.6 m,地形起伏,垂直管线方向大小冲洪沟极发育,沟深5~25 m,宽20~200 m 不等,冲沟间距30~50 m,沟内平时无水,地表有稀疏的低矮植被。管线呈北西向南东向展布,沿线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湖积(Q3l)含土中细砂。
该段管线穿越的地貌单元及地层岩性较复杂,采用常规施工方法,将对沿线环境造成破坏,为实现管线的施工,将产生大量的临时征地,破坏生态环境。为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占地和破坏自然环境,便于运行期管线维护检修,需提出便于管线施工结合运行期运行维护的设计方案[1~3],继而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探究管沟开挖及管道安装的方案,经比选提出管沟结合道路一体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
本文通过运行Civil 3D 软件,拟合管线平面纵断面设计线结合横断面装配,得出以地形为基础的管沟道路开挖曲面,通过三维视图功能,实现了施工组织设计理念。研究得出的管沟与道路开挖结合的设计横断面装配方案,施工简单快捷;运用软件自带三维视图程序[4~6],通过总体布置结合地形条件相对位置关系观察,可直观判别设计优化方向。
管线施工段地形起伏较大,为减少管道开挖量,管道纵坡基本沿鸡爪子地起伏趋势设计,管道纵坡较大且变化较多。根据管道纵断面布置特性,若管底设计纵坡大于10%,将导致道路纵坡过大,无法满足通行要求;为结合考虑冲沟行洪要求,当冲沟处道路高程与沟底高程相近时,道路布置与管道布置需综合考虑。
伴行道路为便于施工及运行期管道检修及维护,将伴行公路放入管沟内,与管线开挖结合布置;为减少管道开挖量,防止出现二次开挖,设计采用管沟开挖结合施工道路布置的方式,并保证道路全线畅通,满足运行管理要求。
输水管线经过的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远离海洋,为典型的大陆性温带气候,该区域为天山南缘地区,主要气候特征为: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冬夏长,春秋短,夏季少酷暑,冬季多严寒,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多年平均气温在6.6~7.3℃间,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0~200 mm之间,蒸发量1500~1700 mm,多年平均风速2 m/s,最大风速20~24 m/s,风向W~NW,最大积雪深度20~40 cm,最大冻土深度137~140 cm。
管线沿线前段地形高低起伏较大,而后段地形高低起伏不大,管线基本沿地面线布置,局部过冲洪沟处有大挖方,其中最大开挖深度约50 m。管道管径3.4~3.0 m,管线采用埋填方式,开挖边坡1∶0.5~1∶1。沟底铺设20 cm厚的砂垫层,管腔四周至管顶50 cm 以内采用细粒土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200 mm,管顶50 cm 以上至管顶1.8 m,采用开挖土回填。
由于地形起伏较大,为减少管道开挖量,管道纵坡基本沿鸡爪子地起伏趋势设计,管道纵坡较大且变化较多。为便于施工期管道安装,运行期管道检修及维护,将伴行公路与管道开挖相结合,在管沟开挖范围布置道路,与管道相邻平行布置。为配合道路布置,管道纵坡均不大于10%。
为实现施工管道的交通任务,本文分别拟定了3个方案进行施工方法比选。方案一采用将管沟宽度加宽的施工方案,选用400 t履带吊进宽沟底部进行吊装;方案二将管沟开挖分为两期进行,一期预留满足400 t 履带吊作业的宽度将变更段管沟全线贯通,后期通过管沟的二次开挖与管道安装交叉进行;方案三采用管沟开挖与道路结合的方式,一体开挖成形。
(1)方案一管道施工工序为管沟开挖→管道运输→管道吊装。为满足管道运输及吊装的施工场地要求,需将管沟底宽加宽至13.0 m,满足吊装要求,管沟开挖横断面吊装示意图见图1。管道最大吊装重量为54 t,采用400 t履带吊时吊车最大安装管道数量为4节,管沟开挖纵断面吊装示意图见图2。
图1 方案一管道横断面吊装示意图
图2 方案一管道纵断面吊装示意图
(2)方案二管道施工工序为管沟开挖→管道运输→管道二次开挖→管道吊装;该方案施工管沟开挖与管道安装交互进行。管道沟槽一期开挖深度为3.4 m,二期开挖深度为4.6 m,管沟开挖横断面吊装示意图见图3。采用400 t 履带吊时吊车最大安装管道数量为3 节,每3 节管道开挖及吊装需调换一次,管沟开挖纵断面吊装示意图见图4。
图3 方案二管道横断面吊装示意图
图4 方案二管道纵断面吊装示意图
(3)方案三采用管沟开挖与伴行道路一体开挖的型式,按照履带吊的工作范围,将施工平台与伴行公路同时考虑,用于满足履带吊安装的需求,管沟开挖横断面吊装示意图见图5。由于吊装设备自身回转半径及工作范围的要求,吊装平台与管沟底部高差不应大于8 m。
经对比,方案一、二均在管沟内安装管道,伴行公路总宽6~7 m。通过工程量比选,方案一整体开挖量最大,方案二整体开挖量小,但存在施工工序繁杂,干扰大,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低,进度慢等缺点;方案三在伴行公路上安装管道,伴行公路总宽12.34 ~13.34 m,开挖量介于方案一及方案二之间,施工最便利、进度最快。经造价对比,方案三比方案二直接费多约420 万元,增加幅度约为0.5%,因而推荐方案三为施工方案。
图5 方案三管道横断面吊装示意图
管道内径3400 mm,管节长度为5 m,估算单节管安装重量约54 t。土质管沟开挖边坡1∶0.75,沟深8.0 m,沟边考虑2.0 m安全距离不得有外荷载;岩石管沟开挖边坡1∶0.35,沟深8.0 m,沟边考虑1.0 m安全距离不得有外荷载。根据施工要求,满足本工程安装履带吊吨位不小于250 t。
管道运输车可将PCCP管沿管槽内伴行公路直接运至安装地点,用履带吊直接安装或卸到伴行路边临时堆存。参照神钢CKE2500 型250 t 履带式起重机工作参数拟定满足安装要求所需的管槽伴行公路宽度,土质管沟公路宽度为12.2 m,岩石管沟公路宽度为11 m。将成品管运至伴行路边临时堆存,同时考虑7 m的道路宽度以及管沟边一定的安全距离,管沟伴行公路宽度取13.34 m。
输水管道永久伴行道路在工程施工期作为施工道路,运行期承担管线运行管理及检修的交通路。结合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工程需要,道路分期施工,输水管道施工期只做路基。工程施工期道路挖方段与管沟开挖结合施工,道路置于管沟挖方第一级马道,道路路基宽度为13.34 m。工程运行期道路采用4.5 m 宽路基单车道设计,待输水管道施工完毕后道路再增加级配砾石面层和永久排洪建筑物。
伴行道路路线采用《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场内三级道路标准,设计车速20 km/h,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道路分期施工,施工期断面组成为:路基挖方宽度13.34 m。工程运行期伴行道路路基断面组成:0.5 m路肩+3.5 m行车道+0.5 m 路肩,横断面采用直线型路拱,路拱横坡度2.0%,路肩横坡3.0%。伴行道路运行期路面结构为一层:200 mm级配砾石面层。
采用Civil 3D 软件自带程序设计工具,首先创建地形曲面,将地形图中的等高线及高程点进行赋值,生成带有高程数据信息的地形曲面,作为路线设计基础[7,8]。其次,以现场勘测所得路线为管道中心线,制定管道平面中心线,采用Civil 3D软件菜单路线创建工具,选择路线创建方式为从路线创建平面线,得到初始管线平面中心线。再次以管道中心线剖切地形,取得管道中心线纵断面地形高程线,采用软件菜单纵断面图,创建以管道中心线为基准线,剖切地面线所得原始地面高程纵断面图。为同时满足管道开挖、安装及伴行道路的功能,管道纵断面设计线纵坡坡度不大于10%;以此为纵断面设计限制条件,拟定管道中心线纵断面设计线。
为实现管沟开挖结合施工道路布置的方式,并保证道路全线畅通,满足施工、运行要求,需通过管线开挖横断面设计将管沟与道路相结合。根据施工方案分析,道路布置高程需置于距离管沟底高程8 m 位置,即管沟底部开挖纵断面设计线跨越冲沟地形时,开挖深度控制开挖深度为8 m;通过道路与管沟相对高度8 m,实现冲沟排洪要求。
图6 管沟开挖典型横断面图
管道与道路全线以挖方为主,局部跨越冲沟断面,出现少量填方。管线与道路结合标准横断面图见图6,管沟开挖底部与道路路面高差为8 m,施工期道路宽度采用13.34 m,运行期宽度4.5 m。
将管线平面中心线、管沟底开挖高程设计线与管沟道路开挖标准横断面装配相结合,运用Civil 3D软件道路创建功能,拟合纵横断面后根据地形曲面创建管沟道路结合开挖道路[9,10]。采用道路曲面生成命令,以横断面装配各部件组合,结合边坡与地形曲面接触面,创建以地形为基准的管沟开挖曲面(见图7)。由图7可看出,根据管沟开挖方案,管沟及道路沿线大部分为挖方路基,实现了管沟与道路结合的管道及道路设计。
图7 道路结合管道吊装开挖图
本文以JK 输水管线工程的输水管线为研究对象,为实现管沟开挖结合道路的设计理念,运用Civ⁃il 3D软件实现动态三维设计、一体化流程的软件功能,实现了管沟结合道路开挖的设计;软件三维视图功能,可直观观察成果并发现可优化方向,设计成果为后期设计成果展示,施工图指导提供了参考依据。可直接运用于工程出图,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证实了Civil 3D软件可更轻松、更高效地探索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