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哨哨
( 温州天正司法鉴定所 浙江 温州 325000)
外伤性房角后退属于常见的眼部损伤类型,病因较多,但是由于各种病因的特殊性,该病症往往被忽视,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该疾病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资料回顾与临床观察,对外伤性眼角后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法医学鉴定要点进行探讨,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取本所于2013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内收鉴的外伤性房角后退案例300 例,男198 例,女102 例,年龄34 ~78 岁,平均年龄(46.2±5.18)岁;
纳入标准: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实验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重症抢救案例。
本所管理层知悉并通过本次实验,所有实验内容以及工作事宜均在监督之下完成。
对300 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及资料回顾分析,分析患者的致病原因,并分析相关法医学鉴定过程,得出需要注意的要点。
(1)致病原因及特点;(2)临床检查表现
经过资料回顾与临床治疗信息选取之后,得出因车祸102例(34.0%)、因斗殴中拳打脚踢、砖石木棍70 例(23.33%)、重物,球类,意外撞击等伤害105 例(35.0%)、工作事故引发爆炸、设备崩坏等伤害23 例(7.67%),不同类型原因的致病原因均为眼部受到钝性暴力,数据见表1。
表1 致病原因[n(%)]
经过资料回顾与临床治疗信息选取之后,见表2,300 例患者当中发生I 型房角后退116 例(38.67%),特点为睫状体分离,睫状肌在巩膜突位置和指端完全的发生分离,该种类型为房角后退最严重的类型;发生II 型房角后退145 例(48.33%),特点为睫状突不完全分离,睫状体内的环形肌与纵型肌发生分离,整体仍然在巩膜突上面附着,睫状体表面可以看到明显的撕裂;发生Ⅲ型房角后退39 例(13.0%),该类型的房角后退特征较为轻微,属于外伤性的虹膜层间分离,经大量临床观察,可综合分析得到该类型的患者出现较为单纯的睫状体带增宽,睫状体与巩膜并未发生相关的分离,未见到明显的损伤。
表2 临床检查表现[n(%)]
综合来说,不同程度的眼部损伤都十分有可能造成房角后退的情况出现,而房角后退首先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上文对房角后退进行了分型,在此讨论三种类型的患者临床表现。
(1)I 型:该类型损伤较低,在临床当中最常见的就是患者病眼出现发炎情况,主要是因为睫状体受到一定的损伤,分泌功能受到一定的阻碍,房水生成减少,出现眼低压的情况,该情况如果长期的存在,一般会造成周边虹膜黏连,最终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的出现。
(2)Ⅱ型,该类型在临床当中多表现为眼压升高,小梁网受损、前房淤血等。
(3)Ⅲ型,该类型临床表现为永久性的前房器质性损害,眼压均发生改变,虹膜周边出现大量黏连情况,小梁网多表现为撕裂、血细胞、色素颗粒形成堆积,其过滤功能被阻碍;清晰可见该类型患者球类出血明显。
在分析病因的时候得知该疾病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某些并发症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并且处理,极有可能会导致眼部永久性的损伤,要点一:球内出血检查,该并发症发病率极高,在法医学鉴定检查当中,需要采用裂隙灯以及眼底检查,对病症表现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UBM、前房角镜进行检查,以满足对临床变化的及时检查,需要注意的是,部分I 型房角后退也出现了球内出血的症状,在综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当中,长期未好转的,需要考虑是否出现球内出血[1]。要点二: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检查,一般来说在发生局限性房角后退的时候,眼压不会明显的或者仅仅一过性增高,并不会直接出现眼球功能或者结构的进一步损害,一旦明确诊断为大范围房角后退且黏连超过180°的,有极大可能会出现迟发性青光眼,须严格按照我国的人体损伤相关鉴定标准进行损伤分级。
房角后退是永久性的器质性损伤,由于部分的患者在之前可能会发生过轻微的Ⅲ型后退,并未加以检查或者确认,在临床鉴定当中,该症状的新旧程度分辨存在一定的难度,相关鉴别人员在行鉴定工作的时候,需要保持法医鉴定应有的谨慎态度,充分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介绍或者民事、刑事中的民警详细的询问记录,结合患者本次受伤的实际原因,对房角后退的范围以及类型进行详细的界定,最终得出实际的鉴定结果[2]。
在本研究当中,经过临床观察以及资料回顾方式开展之后,得出外伤性房角后退特点是以睫状体损伤为主的房角器质性病变、虹膜根部与睫状体内侧环形肌发生后移、房角加宽并且变形,按照分离程度的不同分为I、Ⅱ、Ⅲ三种类型。
综上所述,外伤性房角后退病因较多,机制特殊,因此导致的分型也较多,在临床的治疗中特点较为明显,法医学鉴定过程当中除了需要提高检查标准之外,还需要采用比较法、观察球内是否出血等以提高病症的检查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