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琴
(黄石市第二医院临床心理科 湖北 黄石 435002)
抑郁症,临床上又称抑郁性障碍,是一种有较高发病率的精神类疾病。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依然未达到理想水平[1]。为了寻求更佳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就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音乐辅助治疗的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于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86 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 例。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为23 ~58 岁,平均年龄为(38.47±6.4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0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为22 ~59 岁,平均年龄为(38.52±6.37)岁。所有患者符合《2010 版美国抑郁症治疗指南要点介绍》中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纳入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病变;②有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患者初入院,在陌生环境内可能出现焦躁害怕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加以开导,注意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语气平和。抑郁症患者本身情绪就较为敏感,可能会由护理人员的语气与表情变化中,产生不信任感,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面部表情及语气的管理,让患者感到关心和温暖,使患者有信心治愈。同时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陪伴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能分清正常行为与病态行为的区别,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日常学习。观察组则在应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音乐辅助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喜好不同,为其播放节奏轻快、愉悦的音乐。在为患者播放音乐时,应当做好相关的隔音措施,使患者能用心聆听,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判断患者对于音乐的喜好类型,对播放的音乐进行调整。播放音乐控制在70分贝左右,每日为患者播放音乐3 次。
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对比两组患者的SSRS 评分,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社会支持越满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睡眠功能,每项分值为25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SSRS 评分及HAMD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 及SSRS 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 及SSRS 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HAMD SSR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3 30.21±4.81 14.52±2.14 15.89±3.18 35.62±5.19对照组 43 30.26±4.79 19.24±3.25 15.92±3.21 25.78±4.27 t 0.048 7.954 0.044 9.601 0.962 0.000 0.965 0.000 P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情绪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睡眠功能 总评分观察组 43 20.18±5.28 19.01±4.96 19.84±4.21 18.87±5.27 77.90±12.68对照组 43 15.43±4.33 13.26±3.57 14.23±3.56 12.23±3.52 55.15±9.59 t - 4.562 6.170 6.393 6.871 9.38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有相关研究发现,在抑郁症患者中,约有15%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自杀倾向[4]。若患者在发生抑郁症后未接受治疗控制病情,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造成患者发生持续性失落、不爱社交、主动性下降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的干预对于抑郁症患者十分重要。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将音乐辅助治疗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SRS 及HAMD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音乐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