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敏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阻塞及过度充气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0%左右,以持续性气流受限、肺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1]。COPD 有稳定期及急性期之分,针对稳定期COPD 临床上主要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阻止病情发展,但治疗效果常难以满足临床预期[2]。肺康复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以促进病情恢复。本研究旨在探讨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 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以我院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45 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相关检查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相关的诊断标准[3],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排除COPD 急性发作、相关药物过敏史、治疗依从性差、精神病史、认知障碍及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其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龄58 ~77 岁,平均年龄(67.52±4.37)岁,病程3 ~18 年,平均病程(9.76±1.42)年。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22)和研究组(n=23),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碱类药物。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治疗,具体为:指导患者进行上肢绕圈运动,每分钟30 圈,每日1 次,每次训练时间由5min 逐渐增加至20min,以患者耐受为宜。指导患者每日下床步行10min,每周增加5min,直至增加至每日20min,具体以患者耐受为宜。指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双手分别放于腹部及胸部,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每次3min,每日2 次。指导患者低容积、高能量饮食,营养素摄入配比: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的占比分比为60%、20%、20%。每日吸氧12-14h,氧流量控制在0.5-2.5L/min,当患者氧分压在60mmHg 以上时则停止氧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s 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6min 步行距离(6MWD)等肺功能指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指标水平变化。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变化(±s)
表 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变化(±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n 血气指标 肺功能PaO2(mmHg) PaCO2(mmHg) FEV1/FVC(%) FEV1(L) 6MWD(m)研究组 23 治疗前 50.11±3.42 81.79±3.55 52.41±5.92 1.60±0.51 350.4±64.2治疗后 87.23±4.17*# 48.62±3.26*# 69.52±6.34*# 3.01±0.49*# 417.2±68.5*#对照组 22 治疗前 50.08±3.39 82.23±3.44 53.22±6.11 1.61±0.52 349.4±63.8治疗后 72.43±3.65 69.28±3.35* 61.14±6.47* 1.94±0.71* 377.8±67.3*
COPD 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类型,患者常因气道结构重组或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而使肺功能严重下降,从而导致不良预后。对于稳定期COPD则需以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为主要治疗原则。肺康复治疗可通过呼吸肌训练及腹式呼吸来增加气道压力及肺通气量,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另外通过氧疗改善患者慢性缺氧症状,缓解呼吸肌劳损。还可通过营养指导来保证机体能量摄入,提高疾病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4]。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可协同性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对促进稳定期COPD 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