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渗透文化意识实践研究

2020-07-03 02:48崔冬梅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

崔冬梅

摘 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跨国际的文化意识,从词汇、语法、阅读和资源等方面学习西方文化,强化中国文化,避免因中西方文化不同给交流带来误解甚至引起冲突。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文化信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C-0035-02

文化是一种群体认识,文化意识是对群体认识的认识。文化一般是随着群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外文化意识有所不同,将外国的文化渗透进学生初中英语课堂,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英文阅读内容,促进学生对英文字词语句的掌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培养是重要内容,其中语言能力就是运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文化品格重点表现在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利用词汇、语法、阅读和挖掘资源等途径,渗透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一、从单词入手,传递文化信息

文化气息从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出来,每一个词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教师要利用词汇教学,渗透跨文化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单词为一个切入点,渗透相关的语言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有了文化支撑的英语词汇教学,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掌握,并能牢固记忆,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提升英语运用能力。

例如,牛津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Neighbours,本单元的主题是“邻居”,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词汇neighbour来管窥中西方“邻居” 礼仪方面的文化差异,了解西方人与“邻居”相处、對待邻居的一些传统理念,还能强化中国的文化传统礼仪。中国人对待邻居会表现得非常热情,秉承“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和邻居相处,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走动和来往,表示友好。而在西方文化中有一句谚语“The house of every one is to him as his castle. 每个人的家庭就是他们的城堡”,西方人崇尚“个人为本,自由为上”,邻居之间如推门直入,会让人感觉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了干扰和侵犯, 想到邻居家里去,要事先征得邻居的同意,否则会被认为很没有礼貌。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起点不要太高,要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相关的文化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既学习了词汇又了解了相关的文化,从而产生学习的愉悦感。

二、从语法入手,重视思维方式

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就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语言表达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体现出来的文化思维主要体现在句子结构上,我们学习英语要学习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去和他们交流,在交际中就不会出现蹩脚的英语,影响交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从语法入手,学习英语表达方式,重视外国文化背景的介绍,使之成为学生学好英语的辅助手段。

例如,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This is me,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式进行自我介绍,在询问对方的姓名时,我们用到了句式“Whats your name? ”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应翻译成“Your name is what?” 这样的英语虽然能让对方听懂,但是会觉得特别别扭,不标准。虽然汉语和英语都属于语言,也有相同之处,但我们学习英语时要重视不同文化隐含着的不同理念,不同思维。标准的英语表达总是把结果放在前面,后面再陈述修饰的内容和原因,再如,“Where are you from? ”“What class are you in? ” 而中文却相反。你在哪个班?学习一门语言就要学习该语言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灵活地运用。

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逐步形成英语思维。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语法知识之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英文表达,提高英语水平。

三、从阅读入手,了解相关文化

阅读是扩大知识面的最佳途径,阅读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如天文地理、风俗习惯、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的信息,获悉西方文化,吸取营养,并强化和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阅读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融合中西文化的主要渠道。

例如,教学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Good manners 的Reading部分。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的礼仪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西方在礼仪上的差异,如若不了解这些差异就有可能引起误会,甚至闹出笑话。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是出于一种礼貌,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如:“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可这样的方式会让西方人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西方人打招呼时流露的是一种更随意的感觉:“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Nice to meet you.”他们见面谈论最多的是天气和假期,如,Its cold today.西方人崇尚自由和隐私,他们特别不愿意谈及年龄、体重、婚姻、金钱。依托阅读让学生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学会入乡随俗。

阅读是学生接触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利用其中的信息可以更广地渗透、延伸出不同国度的文化,培养和扩大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不同的世界文化。

四、从资源入手,强化文化教育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教教材,教材中没有明确体现的内容我们很少去挖掘、去补充。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利用教材,挖掘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差异,拓展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

例如,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4 Do it yourself,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是很明确的,但是关于文化理念的目标需要教师从中进行挖掘提炼。在运用所学词汇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时,许多学生没有手工制作经历,导致无话可说。针对这种现象,教师渗透西方人的教育理念:孩子们的事情孩子自己做,多给孩子们实践的机会,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独立性;而中国的父母,常常代替孩子做事情。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吸收不同文化中的精髓,摒弃落后的文化习俗,得出“家长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是对他们的能力、勇气的不信任,会限制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 的结论,让学生学会“Do it myself” 。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要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异同,利用词汇、语法、阅读和挖掘教学资源等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逐步具备文化比较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李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23).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注重培养文化意识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武术入奥”视阈下中国竞技武术发展思考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