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优良家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07-03 07:45刘德才
潍坊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齐鲁家训家风

刘德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家风,是家庭为子女们树立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良好家风是一种文化力量、道德力量、信仰力量,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1]家风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的要求,也在多种场合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3]我们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齐鲁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表现,是一种向上向善的文化力量,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使齐鲁优良家风得以传承弘扬,做到“成风化人”,这非常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一、齐鲁优良家风的内涵

齐鲁大地在漫长历史中涌现出大量的历史人物、事件,具有优良家风的历史传承。从颜子后人颜炳罡创办儒学讲堂,到沂蒙红嫂张淑贞养育八路军后代,从鲁商孟洛川的诚信经营,到焦裕禄精神在后人中的传承发扬,生动展示了齐鲁文化与良好家风浑然天成、相生相长的历史纵切面。[1]从齐鲁家风中追溯齐鲁文化渊源,探讨齐鲁优良家风对当代大学生的深远影响,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奠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齐鲁优良家风的内涵在本研究中有四维取向(见图1).

图1 齐鲁优良家风内涵

首先,齐鲁优良家风的传统取向。齐鲁大地不可避免得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具体到家庭生活中,这五种基本的道德标准成为评价一个家庭好坏的重要制度。由此,儒家提倡的“五德”是齐鲁优良家风的传统价值取向。

其次,齐鲁优良家风的国际取向。位于山东半岛的优势地理位置,经济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优良的家风不仅仅关注传统,更要具有国际视野。2018 年1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提案》,对人才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齐鲁优良家风的国际取向体现在其中的公民能力,即合作、民主、公平、正义、平等、公德心。

再次,齐鲁优良家风的家庭取向。家庭是个体诞生的源泉和奋斗目标。家庭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家庭成员的和谐团结。优秀传统家风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与教导,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晚辈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四,齐鲁优良家风的社会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4]家风是国风的重要构成部分,家庭的良好家风撑起国家整体的良好风气。因此,家风的社会取向在宏观上抽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二、齐鲁优良家风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时代价值

论及加强“家风”建设的作用,首先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内涵,拓展了实践层面的培育途径的宽度,从根本上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5]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的哲学内涵,而且扩展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想。

家庭文化、家风建设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钱氏家训》中“社会”章强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这样的家风家训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在孔孟文化的孕育中齐鲁家风不断滋长,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齐鲁家风这个切入点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典型的示范意义。

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德育教化方式,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基础,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探索齐鲁好家风,既丰富了家风的内涵底蕴,又拓展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途径,让传统文化与好家风共同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

以往齐鲁家风是从儒家思想理念具体展开,教人积极向上向善、勤劳节俭、以俭养富,强调慎独慎微,修身齐家。其中“修身”是基础阶段,“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终极目标。现在,齐鲁诗书文化、孝道文化、诚信文化、廉政文化、家国情怀,乃至沂蒙红嫂、焦裕禄等精神[6]的“大家风”与齐鲁文化浑然天成、相生相长,生动展现了齐鲁家风的各个核心元素及其在新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了齐鲁家风在新时代焕发出的一种道德力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优秀的中国道德传统,它强调的是个体、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反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家风是联接个体、家庭、国家的中心纽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重要意义。

三、齐鲁优良家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家风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完整生动的宝贵历史经验的传承。弘扬优良家风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它既关系着老百姓最基层的幸福感,也构成了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国家复兴的重要前提。在实现中国梦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是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将齐鲁优良家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新路径,使优良家风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断丰富教育内容,让大学生能够继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廉洁修身、齐家治国、凝心聚力,树立崇高的家国情怀,大力营造优良社会新风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丰富学习内容

“齐鲁家风”是在孔孟文化的孕育中滋长、传承、发展的,涉及齐鲁诗书文化、孝道文化、诚信文化、廉政文化、家国情怀等等。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不断挖掘资源,注重内容设计创新,使内容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是要学习、弘扬蕴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圣贤所倡导的优秀家风家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优良家风代代流传,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记录了许多感人的名人典故和至理名言。如孔子、曾子、管仲、范蠡、颜真卿、匡衡、郑玄、戚继光、郑板桥、张自忠等齐鲁哲人先贤的历史事迹。

二是要学习传承革命前辈的宝贵精神财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际上大都继承并发扬了中华传统优良家风的文化内涵,并由此而涵养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家风,例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家训等都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可供师生们借鉴,定其家、正其身的精神养料。

三是要践行当代家风传承代表人物先进典型的家风家训。如沂蒙红嫂、焦裕禄、孔繁森等红色家风的历史传承以及谷文昌、颜炳罡、苏机来、王伯祥、孟洛川、张楠、祖利军的真实事件,这些道德楷模也是传承红色家风的榜样,展现了齐鲁优良家风在新时期的新面貌和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意义。

四是要注重发现挖掘身边家风教育中涌现出的先锋模范个人、集体,借助各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推广,掀起优良家风教育的学习高潮,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共创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新风尚。

2.注重各种形式

首先,利用思政课传承好家风。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职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因此,要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题培训,让高校思政教师能够将优秀家风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名人家风家训、历史事迹融入其中,使优秀家风文化走进大学课堂。例如《弟子规》《颜氏家训》《曾氏家训》《钱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宝库中的传统宝藏,还有毛泽东的毛家家风、周恩来的《十条家规》等都是高校德育中的经典案例,将这些“家风故事”“榜样故事”融入到思政课堂上,历史故事与现实叙事相结合,在真人实事中体会真情、感悟真理,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和相互承接。

其次,学校定期邀请名师大家、道德楷模等相关专家学者举办优良家风的学术讲座、先进典型报告会,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家风教育基地,拜访优良家风名人,寻找身边好家风,利用家风这种无言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理念和关注度,创新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播方式。

再次,加强齐鲁家风学术研究。大力增加家风家训方面的项目立项、经费支出,激励高校师生参与家风文化研究热情,把优秀研究成果转化为精品课程进行大力推广。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优良家风文化研讨活动,组织师生团队开展家风调研,开展以“我的好家风”等为主题的文献整理活动,争取多出以家风为主题的科研成果,营造良好的家风文化学习、探讨、研究氛围,构建将齐鲁优秀家风教育等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机制。

3.利用网络阵地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主导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媒体把优良家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学校要重视官网、官微、官博中的家风文化建设,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进行家风学习,开通家风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名人家风”“齐鲁好人”“山东好人之星”等专题,推广名人家风,传播家风故事,鼓励学生关注评论或转发,利用微信、微博、知乎、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能瞬间实现信息的时效性,创新优良家风传播的方式和速度。师生可以通过QQ 空间或朋友圈等新平台,以新型传播方式积极主动“晒家风”、“讲家风”、“传家风”,积极推动正能量家风的传播普及。发动师生创作以齐鲁家风为主题的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文艺节目等等,将优良家风通俗化,以细致入微的方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4.依托校园文化

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把优良家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优良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相关教育。利用学团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齐鲁家风文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熏陶大学生。例如:开展“家风”主题班会、举办家风教育讲座、讲我的家风故事等;开展家风读书月活动,通过阅读各类经典家风家训方面的图书,要求写读后感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让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浸染在正能量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齐鲁优秀家风的不断熏陶;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征集优秀家风标语、优秀家风征文赛、优秀家风演讲赛、优秀家风书画赛、优秀家风话戏剧展演、我的一封家书等系列活动,在校园掀起传承家风活动热,唤起大学生对家庭的责任、对父母的孝心,涵养优良品格,弘扬优良家风。

当然,还要利用好民族传统节日的仪式教化作用。例如,目前社会上通常只注重春节、清明节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所具有的娱乐作用,结果反而忽视了其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品质和道德规范价值。实际上,挖掘并发挥这类节日所具有的教育作用能够在无形中为青年学生继承与发扬优良家风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通过独特的仪式唤起乃至塑造的情感体验其实更加有利于增强个体对优良家风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道德规范的认可度,使时代新人更愿意传承优良家风,从而达到“自由”同“理性”“道德”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5.加强社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8]

首先,学校要组织参观名胜古迹,如曲阜三孔、孔繁森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等,对齐鲁好家风进行多层次的解读,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对好家风的认知。也可以组织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教育,对家风差而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的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变质,走向犯罪的深渊,与其家教不严、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

其次,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回归家庭。组织开展优良家风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拜访齐鲁文化世家后人、优良家风名人,学习“齐鲁好人”等活动,感受“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让学生在生动的现实教材中感受优良家风的魅力。还要走进社区,到敬老院等地方与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交流,将好家风的知识富于实践。号召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项目,为社会多做贡献,感受自己的人生价值,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回到家庭,针对自己家庭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进行梳理,回忆家庭前辈及父母的优良家风传承,和父母共同探讨好家风的形成,加深理解“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含义,从自身做起,学会踏实做事、老实做人。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家风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

猜你喜欢
齐鲁家训家风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齐鲁声音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