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菁
据近代武术名著《少林拳秘诀》记载:中国古代有两座少林寺,“一在中州,一在闽中。”此说自清末以来盛传于世。“中州”是河南的古称,“闽中”则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其区域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但大体不离今天的福建。因此,中州少林寺即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几无疑义,而闽中少林寺究竟在福建何处,则众说纷纭,几成悬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陆续发现了三处少林寺遗迹,即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林山村、泉州清源山东麓、福清市东张镇西北部的少林自然村。福建少林因此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先后出现了“泉州说”“莆田说”“福清说”。相对少林寺发源于河南嵩山,福建少林寺因位其南,故皆冠以“南少林”之名。也有一说是,唐朝初年,河南嵩山少林寺志操、惠锡、昙宗等13名武僧(亦称十三棍僧)帮助秦王李世民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大业,李世民登基后对少林武僧大加封赏,特敕昙宗为大将军,并准许在南方建少林寺。是故,嵩山少林寺又被称为北少林,唐以后在南方所建少林寺皆称南少林。
福建的三座少林寺中,尤以福清少林寺的资料最详备,是福建省迄今为止第一处明确以“少林”命名的古代寺院遗址。1993年,寺院遗址被发现,1995年至1998年,福建博物院考古部和福州市考古队联合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物,包括建筑材料、构件和日常生活用品等。所有这些遗物,为我们廓清福清少林寺历史风貌以及南少林的来龙去脉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推动福建少林寺及其与嵩山少林寺的渊源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福清少林寺又称福清少林院。众所周知,“寺”和“院”皆为佛教庙宇,通常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为,寺比院大,院是别舍,是寺的一部分;二为,二者同义,寺即院,亦可连称,如寺院。在本文中,这两种释义均有。作为嵩山少林寺的分支来说,称福清少林院更准确,遗址发掘的石刻铭文即为“少林院”;从二者同义来说,称福清少林寺亦无不可。尤值一提的是,福州的寺院在宋及宋以前,大多称“院”,明以后称“寺”者渐多。《三山志》《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等方志是为明证。如《三山志》“寺观类”载:闽县凡173所(寺院),院160、寺13;连江县凡102所(寺院),院95、寺7;福清县凡196所(寺院),院184、寺12。其余各县亦然,此不赘述。
福清少林寺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宋人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该志卷36《寺观类四·僧寺》福清县部分载:“东林院,新宁里,旧产钱一贯一百四文……少林院,同里,旧产钱一百七十七文。”
此后的方志中仅只鳞片爪且大多语焉不详,兹移录如下:
明代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卷75《寺观》“福州府·福清县”载:“方乐寺(陈大建元年间)、东林寺(宋元祐中建)、后塘寺(宋政和七年建)、龙溪寺、招福寺、龙居寺、少林寺、大仵寺,以上八寺在新宁里。”又,“通上凡七十七寺,俱洪武间并入报慈寺。”
明正德《福州府志》卷40《外志·寺观》“福清县”,亦有方乐寺、东林寺、后塘寺、龙溪寺、招福寺、龙居寺、少林寺、大仵寺等记载,后又注:“以上一百四十三寺今废。”
据此可知,福清少林寺最迟在南宋已存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已废,故而清初地方志(如康熙六年即1667年的《福清县志续略·寺观》)中已不见其名。而且,宋代名为“少林院”,明代称“少林寺”。
三次考古发掘大体印证了文献的记载。
据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福清市文化体育局合编,高健斌主撰的《福清少林院》载:少林院遗址中的历史遗物主要位于弥勒山发掘区,虎咬马山发掘区也有简单零星的一些遗物。
石板遗迹
位于弥勒山麓的宋代建筑群遗址是当时寺庙的主体建筑遗址,虽然局部受到元、明之后的改建和破坏,但是整个建筑的布局结构仍然比较严整清楚。主体建筑是古代传统的山门、前后殿堂与前后院的庙堂结构;有着中轴线的四合围院式的布局。弥勒山遗址的不同遗迹可细分为五期,时间最早的建筑可以达到五代时期,之后还有两宋时期的大型建筑,元明时期也有部分建筑,最晚可到清初。其中,有南宋时期规模最大、结构最严整的殿堂、院落寺庙建筑群。数十件瓦当基本为宋元时期的产品。之后的元、明时期仅局部地方进行了再建和改建。其中,建筑材料的数量特别多,质地有石质、陶质两类:石质建材有石柱础、柱顶石、石条、石板等;陶质建材有台阶砖、门槛砖、墙砖、铺地砖、天井砖、灶台砖、砌沟砖、佛堂砖、楔形砖、镂空砖和墓砖等;还有瓦、瓦当、脊饰、水管等。瓦当均模印不同的花纹,主要是莲花纹饰,其次是牡丹或花草之类。
石柱础遗迹
遗址中发掘的生活用品主要有陶器、瓷器和钱币等。
瓷器是三次发掘出土的主要文物,除少量明清的瓷片外,大部分是宋元时期的青瓷、青白瓷、黑瓷和少量墨绿釉瓷。器物的种类有碗、碟、盏、瓶、盅、罐、执壶、器盖和香炉等,多为生活器具,也有一些水器、陈设器,基本出自民窑,可以确定的窑口有福清的东张窑、莆田的庄边窑、泉州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等。其中一部分瓷器的底部、口沿,写有“少林”字样:“少林院用”1件,“少林”7件,“少林会司”2件,“少林常住”1件等,充分证实了历史上福清少林院的客观存在。
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种类有盆、罐、瓮、缸等;还有203枚金属钱币,质地为铜、铁两种,均为最常见的圆形方孔钱。钱币中有106枚钱币可辨认钱文,其中78枚为北宋钱币,17枚为南宋钱币。毫无疑问,这些钱币肯定是历代少林院(寺)使用过的钱币中的一小部分,其中以宋代的数量为最。
刻着“少林院沙门谨募众缘,共发心德,舍银造下洋石桥一间”字样的桥板
刻有“少林当山僧月休为考妣及自身舍石盂一口”的大石盂
在寺庙周边也发现了一些记录少林僧人信息的桥梁、石盂和石碾等,上书“大观”“庆元”“绍定”等字样,均为两宋时期皇帝的年号。在少林遗址通往东张的古道上,距离遗址300米有一座少林下洋桥,为单孔石梁桥,南面的桥板上阴刻有“少林院沙门谨募众缘,共发心德,舍银造下洋石桥一间,具芳德在沙门显言舍钱三贯,僧显 希、显甘各四百,显□三百贯子□舍三贯□贯弟一贯□众亲各五百□圣□用□诸积□照□朱□”的文字。北侧一块石板上阴刻有“□□时岁次戊午冬月题□□都劝首沙门显言□劝首周传善推□□□□□伏恭实明后因满和沈□□乡□□□居贵”的字样。一口题为“大观四年十二月”的大石盂边沿上,清晰地刻着“少林当山僧月休为考妣及自身舍石盂一口”的铭文。村中一块“乾隆乙卯年”(1759)的吴氏祖墓坟碑上,赫然刻有“少林高峰吴公之墓”字样。
上述考古发掘资料,确证了福清少林院的存在,并可推断其始建于北宋末南宋初年,盛于南宋,沿用至元、明,毁废于清初,自清初起湮没至今。据此,学者们断言:“福清少林寺就是历史上的闽中南少林寺,即福建少林寺。”
考古发掘进一步还原了福清少林寺与河南少林寺的渊源。
关于福清少林寺的由来,民间相传是河南少林寺于唐代派(或逃来)武僧南下创建的。也有学者认为福建少林寺是外来移民或高僧带来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郭裔博士即是持此说的代表,其著《晚清民国时期的广东武术》指出:“当移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迁往新的定居点时,由于怀念故土,往往以家乡地名命新土。这是农耕文明孕育下的汉民族常习。”众所周知,北方汉族南迁入闽有过三次高潮,从汉末三国经两晋到隋唐五代,700多年间北方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实现民族融合的同时推动了福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将他们的文化与习俗植根于此。福清少林寺的建立即是缘自晋唐时期“以河南中州人为主体”的移民潮中移民或僧侣对故土景物的眷恋。唯其如此,福清的“少林院”在称谓上才直接沿用河南“少林寺”之名。还有,唐以来,一些名僧尊宿受邀赴别处讲经弘法,因酷爱旧山,故每每将说法之地以其旧山名之,以示尊重。譬如唐高僧希运(?—855)原出家于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后在江西宜丰县鹫峰山建寺弘法,建鹫峰寺,改山名为黄檗,据《景德传灯录》记,此为“酷爱旧山,还以黄檗名之”的结果。《江西通志》亦载:“黄檗山在新昌(今宜春市宜丰县黄岗乡黄檗村——笔者注)西,山使绝顶有寺曰鹫峰。”《新昌县志》云:“黄檗寺,唐名灵鹫,断际禅师道场也。临济宗风遍于海内外,实于兹得法。”断际即希运禅师的谥号。史载:希运禅师于唐开成年间(836-840)到宜丰黄檗山驻锡,见此处山峦起伏,壑深林密,是修道的好场所,便决意驻锡于此,并改鹫峰为其家乡同名之黄檗山,以解其思乡之念。自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黄檗山遂成禅宗的大道场,成为中国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之一临济宗之祖庭。
遗址中发掘的部分陶器,其上可见“少林”“少林院用”字样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来看,历史上福清确实存在以“少林”为名的寺院。如前述,无论是在寺庙遗址附近桥梁的石刻还是出土的部分瓷器底部、口沿的文字,多见“少林”的信息。
从形胜来看,两寺的所在及周边地貌也极为相像。河南少林寺的选址,有独特的标准。据《续高僧传》载:“当年天竺高僧佛陀从西域跋涉东来,看到幽邃的嵩山很像一朵莲花,便有意在‘花’中建少林寺。”由是选择嵩岳林谷并带有莲花宝座的佳境建寺院,成了少林寺的独特风韵。福清少林寺的遗址亦在“莲花”中,无论是山川地貌、寺院风水还是文化内涵,都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似。从福建博物院高建斌所撰考古报告看,少林寺遗址北山面溪,朝东偏南,四周有石壁山、竹马山、东坑山、尼庵山、驴路山、虎咬马山、寺塘山和弥勒山九座山头,簇拥成圆形,其状似莲花,故统称九莲山。该寺的建设依山起势,背倚着五老峰(也名“嵩山”),坐落在九莲山中,这种地形格局山环水抱、藏风聚气,正是风水吉地。少林寺东面的五老峰与河南嵩山的五乳峰惟妙惟肖,少林溪的流向亦与北少林寺旁的少阳溪相同。1996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的《福清发现南少林遗址》文章中提及:登封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三代法师释永寿在福清少林寺对记者说:“这里的各种文物都体现是少林的文物。这里的山川地貌,与嵩山的五乳峰、少林溪相像……这是当年少林寺和尚效仿北少林祖庭苦心选择的结果。”
此外,南宋诗人刘克庄(1187-1269)的诗词别集《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59中有一篇题为《诚少林、日九座》的墓志铭,文中不但有“嵩山少林”之记载,而且有南少林僧德诚之行状记述。其文有云:“余有方外之友二人也:曰德诚者,福清人,姓郑;曰祖日者,闽县人,姓郑。诚得法于铁鞭韶师,尝住邑之嵩山少林、汀之南安岩,辙(辄)弃去;坐草庵、翁陂庵各三载,又弃去;入浙,憩净普蒙堂者六年,以宝祐甲寅季夏朔日示寂,俗寿五十二,僧腊三十七。”
文中的德诚(1205—1254),俗姓郑,其师铁鞭韶师,即南宋高僧允韶,俗姓刘。在清初如一编修的《福清县志续略》中有记,师徒俩均是福清人氏。鉴于此,刘克庄所言的“邑之嵩山少林”之“邑”,按文章的语境承上句之意,当指德诚之邑福清无疑。刘克庄所谓“邑之嵩山少林”向世人昭示:福清不仅有少林寺,而且少林寺也坐落于嵩山。关于福清少林,刘克庄其他诗文中也曾提及,如《石塘感旧十绝·其九》曰:“中军晚岁甥辞去,左相今朝客不来。看取少林诚长老,死生林下伴寒斋。”刘克庄与南宋理学家、文学家福清人林希逸(1193-1271,号肃翁、竹溪)过从甚密,每年生辰互为祝贺,均有酬唱。刘克庄《生日再和竹溪二首》中的一首有云:“吾今会得逍遥义,懒访曹溪同少林。”又,《读竹溪诗》中刘克庄称赞林希逸的诗,谓“不敢匆匆看,晴窗几绝编。参它少陵(林)髓,饶得奕秋先。友愿低头拜,师曾枕膝传。已将牌印子,牒过竹溪边。”林希逸诗歌的一大特色即是以禅、道入诗,其诗多见“少林”字样,如咸淳五年己巳(1269)作《回檗山照老生日启》诗云:“七言虽妙,不入半山之宗;五叶相传,独得少林之髓。”又,《和柯山玉上人三首·其一》云:“身如孤鹤万缘空,吟得交情底许浓。我老学禅无长进,相逢却讲少陵(林)宗。”由此可见其时福清少林风气之盛。
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以及地域名称和管辖范围的变动,加之福清少林寺建筑的毁损,使得福清少林寺谜案重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林村”已然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认同标志,少林村的地名不仅见于清末和民国年间出版的福清县地图,而且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0年政府颁发的土地房屋证上还有“少林村”字样。1956年后一段时间内“少林村”的名称被改变,但当地关于“少林村”的记忆一直被传承下来。1989年在福清编写的《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成果表》,其中有载“少林村因村后有一古刹,相传是嵩山少林寺分寺,也名少林寺。吴氏于清初择此而居,村以寺名”。(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福清市文化体育局编:《福清少林院》)1995年后当地恢复使用“少林村”的名称。1996年有关人员对福清及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在南岭村发现了一座南岭宫,其宫庙木柱上还保留一副楹联,其曰:“宫向嵩山兴万载,神居南邻佑千家。”当地村民指认宫庙前面那座高山,世代相传都称为嵩山。
甚至有学者考证,福清少林寺法脉还有可能传播到福建的更多寺院,其传播脉络如下:由福清少林寺传至仙游九座寺再传至东山苦菜寺、古来寺、长林寺,后伴随天地会的发展而传播开来。(王伯余、林荫生:《福建少林寺的兴废及传承脉络考论》)当然,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神秘的“南少林”,应是福建多座寺院的化身。
总括上述,无论是历史文献的记载还是考古发掘的实物,都确证福清少林寺的存在。福清少林寺文化是中原佛教文化与福建地方文化共同凝结而成的文化遗产,是福清市的一大文化名片。对福清少林寺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