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轶 梁旭鹏
摘 要:智能设备的普及为高校智能体育教学提供了土壤,将相应的智能APP软件带入体育课堂,以此提升体育教学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打造智慧体育课堂必将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通过调查、访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智慧体育课堂的角度对智能APP在体育课堂教学、考核评价、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运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此推动校园体育和智慧体育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APP 高校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b)-0175-02
Abstract: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provides the soil for the university's intelligent sports teaching, and brings the corresponding intelligent APP software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so as to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paper makes a survey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intelligent APP in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lligent sports class,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sports and intelligent sports class.
Key Words: Intelligent APP;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进一步深入,智能设备的普及,用户端逐渐下沉,受众面更广,移动客户端成为人们主要的网络交互方式。根据《2018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微信月活跃用户量约10.8亿,其中15~29岁年龄段使用人数最多,占到60%;微信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93%,二线城市渗透率达到69%。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大中型城市青少年是移动智能终端使用的主力群体,而这部分人群中大部分都是高校大学生。这一人员结构特点也为手机运动APP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提供了土壤。在当下大学生对于移动终端黏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将相应的智能APP软件带入体育课堂,以此提升体育教学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提升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打造智慧体育课堂必将是大势所趋。
1 校园体育活动智能化应用现状
我国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上难以做到一对一的指导教学,课后难以进行练习监管。在体育锻炼宣传方面,各个高校也是以传统的线下宣传模式为主,大部分学生都以体育社团和课外自发锻炼的方式进行锻炼,缺乏相关专业体育锻炼的指导和反馈,也无法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的体育活动信息。这种传统且滞后的校园体育工作模式,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各种教学和场地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导致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打消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的手机终端利用率不高,相关体育类智能APP软件下载量和使用频率都不高,而且也没有对体育智能APP进行统一应用要求,导致学生软件下载混乱。
2 智能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体育课堂教学智能化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堂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从选课到上课基本上是采取PC端或者人工模式进行的。选课阶段,可以将课程和教师的基本信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方式连接至手机端智能APP,实现APP自主选课。上课阶段,学生通过APP选课成功后便自动进入APP内的班级讨论群组,无须额外利用QQ、微信等软件建群,更加方便和快捷,也保护了师生的个人隐私。师生还可以在讨论组内进行体育课程内容学习、作业的提交等互动,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的衔接,提高教学效果。
2.2 体育课堂考核智能化
高校体育课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让学生形成运动习惯。而在实际情况中,不仅学生自己不够重视,学校层面执行度也不够,高校的体育课程仍然处于边缘化。因此,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考核实行平时成绩10%~20%、素质考试30%~40%、期末考试40%~60%,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课下的身体素质锻炼,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而收效甚微。利用手机智能APP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智能APP对学生的课后练习进行监管,采取“课堂内容+运动APP”的考核方式。利用APP记录学生课后的运动动时间、距离、速度等相关指标来进行课外活动评价,还可要求学生将练习视频传至APP讨论群组内,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师的评价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以考促练,相互竞争。在最终考核时,教师也可以做到实时成绩录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方便教师对成绩的检索和管理;学生也能及时查询自己的成绩,了解自己在校期间体育課堂的学习轨迹及效果评价。
2.3 体育场地使用及择伴智能化
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地资源都十分紧缺,相应体育项目对人员数量有一定要求,有的同学即使有运动意愿也无法进行,这些也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重要因素。通过智能APP能对校园内的体育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一方面,可以将有同项目运动意愿的同学整合起来,便于不同水平的同学组队结伴,为同学创造一个体育运动交流的平台,提升校内的运动氛围;另一方面,通过线上预约功能以及智能终端模块,本校师生可以实时查看各个场地的人员使用情况,然后再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何时,去何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校园体育场地的利用率,使得校内体育锻炼更加自主化和时间碎片化。
3 结语
智慧课堂是高校教育的趋势所在,智能APP的出现为体育课堂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高校体育工作应抓住这一契机顺势而为,推动“互联网+体育”模式,创新校园“智慧体育”的新形态和运行模式,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推动校园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成生.高校智慧体育发展中智能APP模式应用探析[J].体育科技,2017,38(2):147-149.
[2] 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3):109-115.
[3] 高嵩,黎力榕.智慧体育教学环境建设发展趋势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