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随堂评价”教学模式的 实践与探究
——以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为例

2020-07-02 03:19崔少军钟建玲黄财守
关键词:随堂驱动教学模式

王 聪,崔少军,钟建玲,黄财守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在高校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字逻辑分析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为有效提升该课吸引力和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激励学生勤于实践、敢于动手,从而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笔者根据“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随堂评价”的教学模式,经过几轮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任务驱动+随堂评价”教学模式的概念

“任务驱动+随堂评价”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和实现任务为线索、随堂评价为激励手段,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围绕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的方法[1-4]。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知识点设计教学任务,学生在强烈的任务拉动和随堂量化评价的激励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该教学法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综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2 “任务驱动+随堂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设计驱动任务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和“助推器”,是问题提出的具体表现。通过问题情境设计驱动任务,把课程各教学知识点巧妙嵌入各具体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5-8]。在设计具体驱动任务前,应紧密结合课程大纲要求,仔细研究教学内容,理清知识重难点,从而精心设计教学驱动任务。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课教学大纲及目标要求,将该课实验教学内容分解为六个项目模块,每个模块再进行任务分解,设计出13 个驱动任务(见表1)。

表1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任务分解

2.2 教学实施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一般开设16~18 次实验,可以两课时设计一个驱动任务实施教学。教师在实施各驱动任务前,可以对各驱动任务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简要讲解,然后提出实验任务;不讲解如何操作,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提出任务;根据提出的任务,思考要采取哪些步骤和方法来完成,即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一部分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学生可自行给出解决方案;另一部分需引入新知识点,这也正是本次驱动任务要解决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行提出(启发式教育)。问题提出后,学生可根据之前思考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再实施硬件系统搭建及调试完成各实验任务。

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可准确了解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此为基准把握实验教学进度。让先完成实验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通过相互协助,让学得较好的同学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带动学得较慢的同学跟上整个学习进程。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实验任务分小组(一组2-3 人为宜)展开教与学,通过合作查阅信息资料、讨论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2.3 随堂评价

为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氛围更活跃,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随堂进行量化评价,使学生在强烈的任务拉动和现场考核带动下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任务实施中,教师根据各驱动任务关键环节对各小组或个人的完成情况进行随堂量化评价,分A、B、C、D 四个等次,完成任务又快又准的学生可评为高等次,依次类推。根据以上教学任务的分解,制定13 个驱动任务并给予一次现场评价,该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根据这13次现场成绩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确定。实验课程的传统考核,基本是单一地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评定成绩,然而在实验或课后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实验报告的记录和数据往往存在抄袭现象,这样很难真实准确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通过随堂评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得到的综合成绩,可有效避免单一依据实验报告评定成绩的弊端,同时可更真实、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

3 “任务驱动+随堂评价”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3.1 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绝对主体地位,往往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和学,这极不利于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协调、答疑解惑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具体驱动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其主动思考。所提问题不可过高或过于简单,要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或在教师简单点拨下解答出来,最终自主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设计的任务才是有效的、可操作的[9-10]。

3.2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

一个驱动任务最好在一次实验课时内完成,要让多数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任务涵盖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安排好教学时间,不要过多讲解理论知识。实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操作完成驱动任务。

3.3 教师要处理好师生间的角色关系

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的是组织和引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要对学生干预过多,对共性问题可加以引导和点拨,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学习进程。对个别参与不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主动向其提问,引导和鼓励其参与;对完成实验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他学生给予帮助或跟随他们共同完成。

3.4 随堂评价应及时有效

随堂评价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具体考核评价时,要在各驱动任务的关键环节进行及时、公平、准确的评价,根据每个学生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和熟练程度进行现场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让学生心服口服,营造一种竞争、参与的学习氛围。

4 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随堂评价”教学方法,首先要对该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行分解设计,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合理设计一系列“驱动任务”。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把握好教学进度。在驱动任务实施中,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在任务拉动和现场评价的双重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从而更有效地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随堂驱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功”随堂练
“压强”随堂练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Unit 1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Unit 2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