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联合芍药甘草汤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07-02 04:48敏,赖丽,邬政△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痉挛性血府逐瘀汤芍药

张 敏,赖 丽,邬 政△

1.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陕西延安 727300;2.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陕西安康 725000;3.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陕西榆林 727300

通过近几年对中风的研究,我国对中风的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中风的病死率,但中风的致残率仍较高。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极大可能引发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关节变形和患肢疼痛等,不仅严重地妨碍患者的日常工作,同时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本研究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本院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160例。纳入标准:(1)依从性良好者;(2)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者;(3)中风导致的肌张力异常者。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者;(2)非自愿参与本研究者;(3)存在恶性肿瘤、免疫、血液系统、传染病症者;(4)近期服用抗抑郁类药品者;(5)无法随访的患者。将1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1例,女39例,平均年龄(62.0±9.7)岁,平均病程(12.5±3.2)个月。研究组患者中男3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3.3±10.4)岁,平均病程(11.5±3.1)个月。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控制血糖、血压、维持电解质平衡及颅内减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巴氯芬片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次5 mg,每天3次,服用3 d后,每隔3天加服5 mg,普遍的常用剂量为30~75 mg/d,最高剂量不得超过90 mg)。研究组患者应用芍药甘草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芍药甘草汤联合血府逐瘀汤:炒白芍15 g,炙甘草10 g,熟地黄20 g,当归12 g,桃仁10 g,红花12 g,柴胡9 g,枳实12 g,牛膝20 g。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的加减治疗:对于语言能力低下的人,可以添加远志12 g,石菖蒲15 g;对于头晕的患者可以添加天麻20 g,钩藤15 g;四肢酸痛者加姜黄15 g,乳香10 g。将以上药物加水煎制,每天煎1剂,分2次进行煎制,之后混匀,分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0周,对两组药物治疗前后四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状况进行比较[2]。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应用Ashworth分级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肌张力检测。显效为降低明显2级以上,有效为分级明显降低1级以上,无效为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区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应用Fugl-Meyer评分进行判定,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肢体运动功能越好。>90分表示患者存在轻度的运动障碍,80~90分表示患者存在中等运动障碍,60~<80分代表患者存在明显运动障碍,<60分代表患者存在严重运动障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标准:应用健康量表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含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74/80),高于对照组的76.3%(6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为(37.21±4.87)分、研究组肢体功能评分为(37.32±4.9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56.28±5.78)分,高于对照组的(49.82±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组患者在社会、躯体、角色和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bP<0.05。

3 讨 论

中风主要由火、风、瘀、痰、虚造成,其发生、发展非常复杂,经常涉及肺、心、肝、肾,还有血脉、经络,中风主要病症为肾阴虚、肝肾亏虚[4-5]。痉挛性瘫痪有着整体发展的特点,是中风后主要的病症,也具有自己特殊性的病症。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中风引起的死亡情况显著减少,但同时因其导致残疾的概率不断上升,这一情况带来了较大的社会负担[6]。中风涉及较多部位,包括心、肺、肾、肝、经络等,以中风为根基是痉挛性瘫痪的特点,因此病理机制和中风也大为相似,但各有特点。在中风恢复期间,正气虚,并且存在邪气,从而阻碍脉络,最终致使痉挛性瘫痪的出现,因此临床主要以医治通络、祛痰、止痛为主[7]。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剂处方药。对属阴血亏虚,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肝脾失调者使用,有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柔筋止痛之效。其中白芍药苦酸入肝,养血柔肝,缓急而止痛,敛阴收汗。不仅如此,还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阴虚发热,月经不调[8]。主治舒筋活络,还治各种的骨质增生;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止痛活血,而且对于常年下肢凉、麻的患者有极大的作用;葛根降血糖、止渴、止泻、调节体温等[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清代的血府逐瘀汤是治疗中风的常用药方,其功效为解郁、散瘀、活血、通络。芍药甘草汤药方主要来源于《伤寒论》,药物味数虽然较少,但配伍十分缜密,是中医治疗中的常用药方,其功效为解除痉挛、濡养筋脉、滋阴补血[10-11]。将两方合用并对剂量加减,调养3个月后的患者,与常规调养的患者比较,使用两方合用的患者肌张力的痊愈情况好于仅常规调养的患者,并且使用两方加减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仅常规治疗的患者比较前者要强于后者,双方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12-13]。所以芍药甘草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的恢复可以有效促进,在恢复肢体运动功能上,效果安全可靠[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痉挛性血府逐瘀汤芍药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陆抑非《芍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