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蛛网膜囊肿为首发症状的神经皮肤黑色素沉着序列征1例

2020-07-02 03:47邓天勤谢建生杨传忠刘庆芝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色素痣黑色素瘤侧脑室

邓天勤,吴 波,谢建生,杨传忠,刘庆芝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1.生殖医学中心;2.皮肤科;3.中心实验室;4.新生儿科,5.生殖免疫综合科,广东深圳 518017

神经皮肤黑色素沉着序列征(NCM)是一种罕见的皮肤、软脑膜、蛛网膜黑色素细胞错构病,主要表现为外胚层的组织器官受累,中胚层、内胚层的组织也有不同程度受累[1]。该病在1861年首次被ROKITANSKY描述[2],国内也有报道[3],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因“产前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1个月余”收入院,胎龄41+1周,单胎。患儿父母非近亲婚配,妊娠前、妊娠时均未接触毒物及放射线。家族中无遗传病史、无黑色素瘤病史、无先天性巨大或多灶性黑色素痣病史。

查体:出生体质量3 200 g,Apgar评分1、5、10 min均评为10分,反应可,足月儿外貌,头部可见3块黑色素斑,最大约3 cm×3 cm。前囟平软,口唇红润,皮肤黄染,经皮测胆红素值(TCB)为130/150 μmol/L;右侧颈部下方及左侧耳上方分别可见一黑色素囊性包块,约2 cm×2 cm,全身散在黑色素斑,最大约3 cm×3 cm。无唇腭裂,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可,髋关节无脱位。脊柱无畸形,肛门通畅。见图1、2。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 16.2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 50.8%,淋巴细胞百分比(L% )37.6%,血红蛋白(Hb)浓度196 g/L,血小板总数(PLT) 311×109/L,红细胞计数(RBC) 5.53×1012/L,血生化示总胆红素(TBIL) 137.5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4.0 μmol/L,总蛋白(TP) 50.2 g/L,清蛋白(ALB) 28.4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8 U/L,尿素(UREA) 0.74 mmol/L,肌酐(CR) 50 μmol/L,血钾(K) 3.85 mmol/L,血钠(Na) 133.6 mmol/L,肌酸激酶(CK) 1 419 U/L,乳酸脱氢酶(LDH) 448 U/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28 U/L。

头颅超声:左右侧脑室体部分别宽约0.8 cm(左侧)和0.8 cm(右侧),脉络丛可见,脑室内无明显出血声像;脑中线居中,后颅窝池明显增大,其内可见一囊性占位病变,前后径约2.9 cm,左右径约6.3 cm,小脑受压向前移位,小脑横径约5.1 cm,面积约4.8 cm2;检查提示后颅窝池囊性占位病变,考虑蛛网膜囊肿,与产前超声检查比较大小无明显变化;双侧侧脑室增宽,与产前超声检查无明显变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1)后颅窝巨大蛛网膜囊肿;(2)双侧脑室扩张;(3)双侧小脑半球、颞叶内侧可见T1加权成像(T1WI)高信号、T2加权成像(T2WI)低信号及脑干异常信号。见图3、4。

图1 下肢散在分布的黑色素痣或黑色素斑

图2 面部和腹部散在分布的黑色素痣或黑色素斑

图3 头颅MRI示后颅窝巨大蛛网膜囊肿(纵向)

图4 头颅MRI示双侧脑室等(横向)

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曾发生惊厥,精神、食欲好。于出生后第3天自动出院,未门诊随访。

2 讨 论

NCM多为散发,病因未明,可能是由起源于神经嵴的早期成黑色素母细胞生长发育畸变引起(神经嵴最后发育为皮肤和软脑膜-蛛网膜)。该病无性别差异,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高度外显率,可达100%。据报道,NCM突变基因定位于1q13.2 NRAS基因[4]或BRAFV600E基因[5]。出生时即可出现巨大或多灶性皮肤黑色素痣,以及与之相关的脑膜或脑实质黑色素细胞增生。脑黑素瘤是儿童大面积皮肤黑变痣的常见表现,多见于前颞叶(杏仁核)、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6]。66%的患者皮肤可见直径大于20 cm的巨大黑色素痣,34%的患者皮肤存在多处散发的黑色素沉着,多呈斑片状、帽状或垫肩样分布,抑或呈“卫星灶状”[2]。多数患者在出生后2年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癫痫发作、颅内压升高、颅内及脊髓压迫症状等,智力障碍可能始于1岁以前。因皮肤黑色素沉着的退行性变而导致的恶性黑色素瘤,其发病风险为2.5%~5.0%[7]。

本例患儿在孕32周产检超声检查发现后颅窝蛛网膜囊肿,并随着孕周增大,出生时右侧颈部下方及左侧耳上方可见黑色素囊性包块,全身散在黑色素斑,MRI发现颅内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无家族遗传史,为散发病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诊断为NCM。后颅窝蛛网膜囊肿,可能因黑色素细胞增生阻塞蛛网膜绒毛管腔而形成;双侧脑室扩张,可能因黑色素细胞增生、广泛浸润脑底部,导致脑脊液循环吸收障碍,或因黑色素细胞增生阻塞室间孔和导水管,导致脑脊液流通受阻,最终导致脑室扩大。虽患儿产前羊水染色体和微阵列检查未见异常,但不排除基因异常的可能。入院后,经本院多学科会诊,并建议必要时行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但目前常规基因检测,不一定能够检测出NRAS基因突变,故有可能导致该病有漏诊的风险。

脑MRI对脑内黑色素沉积比较敏感,为诊断NCM的首选检查方法。颅内黑色素瘤的MRI表现主要取决于黑色素颗粒或黑色素水平,以及是否发生肿瘤出血。黑色素颗粒所含有的自由基、未成对电子形成的金属螯合物及肿瘤出血形成的脱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均具有顺磁性,可导致T1、T2弛豫时间缩短,T2弛豫时间缩短尤为明显,故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此为典型黑色素瘤的MRI表现,是区别于其他颅内肿瘤的主要特征,具有高度的特异性[8]。PGAVIANI等[9]研究表明,黑色素瘤黑色素的水平与T1WI信号呈正相关。ISIKLAR等[10]指出,当黑色素瘤中黑色素细胞大于10%时,才会出现黑色素顺磁性所致的典型黑色素瘤MRI特征。本例患者头颅MRI发现脑内呈现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病变,结合多灶性皮肤黑色素痣,故可诊为NCM。

据报道,NCM预后差,病死率高,所有患者均在4岁前因黑变病恶变死亡[11]。该病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采用个体化治疗[12],但MEK抑制剂正在临床试验评估,手术仍然是有症状患者选择的主要治疗方式,患者可通过脑室分流术等措施来降低颅内压[13]。

猜你喜欢
色素痣黑色素瘤侧脑室
云南省肿瘤医院1 203 例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关注色素痣的变化
SOX2/GLI1-ST3GAL1-AXL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的转移
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孤立性侧脑室不对称妊娠结局
痣癌变引起的症状
别忽视身上的痣
澳大利亚的“国民癌”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新型水溶性卟啉类光敏剂A1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