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生
吉林省前郭县蒙古族中学(131100)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若将上课看作是完成一件事情,那么备课就是完成好这件事情的前期准备。通常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在完成好这件事情中准备的重要性。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备好一节课,我们可以按“为何教、教什么、知多少、怎么教、可行否、如何评”的程序进行思考和实施,才能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操作化。
研究“为何教”,旨在明确教学价值。对于“为何教”,教师应该首先思考教学内容的地位和意义。应当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方式,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课程标准是学科课程的顶层设计。教师只有全面深入了解本学科的三维目标要求、主要教学内容以及逻辑顺序,熟悉本学科各年级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握所教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整个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环节对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深入,不仅要明确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层次,更要在深刻地领会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体会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中的每一条具体的科学内容,进一步理解知识、技能、情感深度、广度、坡度,确定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做到授课上的详略得当、快慢有度、发力恰当。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运动的描述”的要求是:①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②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③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即要求学生能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用速度公式简单的计算,这意味着注意不要在此设置难题或偏题,用数学公式描述速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工具的简洁、抽象、准确,体验数学方法的美妙,认识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上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会用图象描述速度,与展示物理公式相比,突显图象的直观形象性。其实,这一环节就是站在编者的角度审视课时教学:一是为何将该课时内容安排在这里,有什么根据和优势?二是关注学生的起始能力。即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先前学习的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上可以发展起来的。三是本节课对学生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何重要价值?即弄清该课时在本单元、本学段乃至整个学科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承上启下,还是经验的延续,还是知识的发展。这一环节教师要达到“心中有标”。
明确教什么,就是通常说的备教材,主要是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两个方面。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备课,要达到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层次,准确把握可操作的“标准”的要求,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确定教学内容、把握其内在联系。吃透教材根据文本内容的顺序,找到内部逻辑联系以确定本节课的具体三维目标。
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但课程标准的要求通常指的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性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目标。因此,教师根据所授内容,分析其在一个学习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准备、心理特征、课型因素,再将相应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或体验,而不是说明教师要教什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注意不能行为主体错位、行为动词错用、表现程度模糊。一个好的教学目标体系,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测验方式和评价标准。
教师通过个体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目标,备好教学内容要做到“三读”。一是粗读。从头到尾地读一遍课文,做到知道本节课所要讲授知识的大概和知识框架,并结合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积累,知道应该有哪些知识点。二是细读。在粗读的基础上,再从头到尾仔细地咀嚼,整理一下该节课所要教的知识点的确切数量,为防止遗漏,要按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便于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扫除知识性障碍,保证传授知识的科学性,并且思考这些知识点哪些是难点、重点、关键等。三是精读。通过细读发现的问题,还要重新的读。通常我们备课时,用笔可圈可点的地方就是需要精读的地方。这是为了彻底弄清知识的需要,哪些需要找教学参考书阅读,哪些需要上网查一查,哪些需要找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比,这正是找到了我们所说的教研课题。如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那怎么让学生感受到它的形状。多数教师都会在磁体上放一块玻璃,在玻璃上撒一些铁屑,然后轻轻敲击,观察铁屑形成的曲线,就是磁感线。但为什么用铁屑,没有过渡,没有理由。其实,磁体周围存在看不见、摸不到的磁场,我们用小磁针受力来感知它的存在,而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小磁针虽然小,但显示磁感线时,还是显得大,并且小磁针之间有空隙。而铁屑磁化后就会形成很多小磁针,空隙又小,有利于形成明显的磁感线直观感受。
因此,教师通过“三读”明确该节课的“六点”。知识点,即教材中物理知识的要点;重点,指课文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难点,指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错、思想难以接受的内容;能力点,指课文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所体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材高度重视的部分;思想点,指课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提高思想认识、升华价值观的内容,包括物理思想、方法、原理;考点,根据中高考考纲或平时教学经验,明确知道中高考中出现的考点。这个环节最后教师要做到“心中有书”。
掌握知多少,就是通常所说的备学生。应该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角度,关注学生的初始能力。我们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程度及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基础,了解并尊重学生的经验,确定学生“已有发展水平”。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二是从教学就是经验的改组角度,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经验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是不正确的,这些经验甚至会形成带有负面的“前科学概念”,但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必须给予正视。如多数学生认为,沉没在水中石头不受力的作用。这一“前科学概念”,教师必须让学生经历实验体验来形成经验,从而纠正错误经验。其经历体验过程为:①用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量;②用手向上托一下石块,学生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形成经验:有向上力时,测力计的示数减小);③把石头放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从而表明沉没在水中的石头会受到向上的浮力。可见,教学就是已有的经验与新认知发生冲突的时候,帮助学生矫正、修改,从而完成知识建构。三是从学习是学生个体的一种经历的角度,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来到课堂,因而学生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出现那些机灵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头脑迟钝的、理解能力很差的柯里亚的形象,那么这种备课只不过是进行抽象的理论推敲而已。”可见,无论表达方式,还是实验的呈现,都要考虑学生个体是否能够承受和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地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个环节教师最后要做到“目中有人”。
研究怎么教,就是要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实现“为何教”、“教什么”等预期目标。因此,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的程度及个性特点,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科学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因此,要从2个方面入手选择方法:一是把学术形态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的物理知识。课本中那些准确的定义、逻辑的演义、抽象的符号、严密的推理,这是知识高度概括化的学术形态,是“冰冷的美丽”。二是将教育形态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物理知识。解决了这2个问题就实现了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学途径。如学生初学“短路”时,对“短路”的概念无法理解。教师可用设计实验的手段和方法来体验和说明。如图1所示,用1张香烟盒内的锡箔纸和1节干电池,将锡箔纸剪成一端6 mm、另一端为2 mm的两个条状。两个粗端与干电池的两极连接,两个细端接触形成短路产生热量,使锡箔纸燃烧起来。这个环节最后达到“教中有法”。
把握可行否,也就是对备课形成的教学设计从编者、学生、教者的角度审视。对每一个环节的处理要思考是否科学有效,是否最优化。特别是自己在“心中上课”把握课堂教学各环节所用时间,所采取的教学技术或技巧,所提问的方式等等。对感到不满意的地方,要进一步地思考怎么样处理会更好一些。因此,要积极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完善自己不足,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准,夯实备课中薄弱的地方。如学习光的折射时,初中学生对光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传播路径发生弯曲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时教师也不能用折射率等知识来解释。此时可设计图2所示的实验,模拟光发生折射的机理。将带有一斜边的棉布平铺在水平木板上。然后把两个对轮的边缘与棉布的底边缘垂直放置,其中有一对轮的一个轮方向与棉布的上边缘垂直,另一个轮与棉布斜边对着。轻轻抬起两对轮垂直的木板这边,使两个对轮慢慢地向棉布上边运动。当两对轮经过棉布的边缘时,观察到对轮方向与棉布上边垂直的运动方向没有改变。这个实验用两个对轮经过不同摩擦系数的界面,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形象地演示了光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传播路径发生弯曲。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度”。
思考“如何评”,就是对师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测,从中发现不足,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我们要思考:通过哪些题目检测出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达到了什么程度;应设置哪些可操作性的实验或问题,能检测出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检测知识点学习的程度,我们用什么样难度、区分度的试题来检测。评价学生学习程度的同时,更要注意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如何,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要有检测与激励作用;二是评价要多元化;三是评价要及时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个环节要做到“心中有秤”。
备课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是自我发展、提升、完善的过程,更是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因此,最经典一段话是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一位历史老师曾经说过的:“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可见,要使备课效果达到理想的境界,那就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地投入其中,奉献自己的一生,享受备课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