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志华
在现今认识中废墟是指城市村庄遭受严重破坏后逐渐荒芜、废弃的地方,并无明确概念来阐述废墟这一名词。而废墟艺术通常情况下泛指作品中描绘废墟、富有废墟意识、应用废墟美学的艺术范畴。废墟美学,在这里顾名思义,即是对废墟类意象进行审美鉴赏或审美判断的美学。
西方对废墟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再现的传统由来已久。源头似乎来自古罗马时期。废墟在英语中是ruin,法语中是ruine,德语中是ruine,丹麦语中是ruinere。无论何种语言似乎都源于拉丁语中下落(ruo fall)的概念,也总是与落石(falling stone)的意义密切相关。如此,在古语中,废墟即是落下的石块。在古罗马、古希腊时期人们多使用石块来建造房屋,而石块因其难以消磨的特性,往往能历经时间的历练,可以作为废墟而被保留下来。当我们走进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神庙和宫殿的废墟遗址中,面对着大片巨大体积,且经过人为打磨搬运的石块,所带来的磅礴震撼是无法用三言两语来形容的。再加之以幸存的雕塑壁画,其精美程度,其巍峨姿态不由引起后人对古代艺术的无限神往。而西方文化中所强调的乐观精神与中国文化善于表现的物是人非又是不一样的,他们敢于去发现凋败的历史,更敢于表现描绘它们。因为这是历史洪流中难能可贵的幸存者。
欧洲自中世纪以来的废墟美学一直影响着本土艺术发展和全球观念的变化。早期废墟意象出现在艺术绘画之中,还只是以陪衬方式隐于背景之中。16 世纪伊始,废墟开始以一种建筑园林装饰物的形象,以实有残存和人造物的形式被放置在花园中。17 世纪著名画家尼古拉斯·普桑的古典主义美术作品《阿克迪亚的牧羊人》,因其绘画中所描绘的墓碑、墓地等废墟化意象,而成为了废墟艺术的典范之作。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沉迷古希腊、古罗马废墟遗迹与众多因素相关,一是刚刚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短时无法建造出如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般大气磅礴的建筑群;二是文艺复兴时期强调复古,而复古正是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参照的,这样一来废墟也就成为了复古潮流的重要参照;三是废墟多为破损残缺的,人类对越是带有遗憾的东西、越不完整的事物常常抱有极大的好奇和想象力,由此对废墟产生一种迷恋之情。直到18 世纪,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废墟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废墟意识的不断加强,废墟成为自成一体的、独立的、引人入胜且极富有美感的建筑。
而在18 19 世纪,废墟亦成为了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意象,将废墟作为画面主体所描绘的作品在此时层出不穷。同时受浪漫主义影响,如画废墟艺术蓬勃发展。如画,源于意大利语。1768 年英国一位牧师,威廉吉尔平,首次在其评述版画的文章中使用了这一词汇,并将如画定义为绘画中那令人愉悦的美。但并未能给出精确的理论定义。普莱斯在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如画是介于优美与崇高之间的艺术审美类型。根据埃德蒙伯克的理论,优美是指令人产生愉悦的审美,崇高则是给人带来恐惧和痛苦的体验。而两者的奇妙结合则是如画艺术精妙之所在。通过害怕、恐惧的意象,激活了生命中其他的情感,挣脱痛苦从而达到愉悦的效果。这是如画,亦是废墟艺术所做的。
托马斯·格尔丁《诺森伯兰郡的巴姆伯格城堡》、约翰·塞尔·科特曼的《兰托尼修道院》这类直接表现废墟的作品,以及透纳的《格里松山的雪崩》这类通过隐去人的在场,直接表现自然,隐晦废墟意象的作品,都能体现出如画废墟的精神内涵。
到了20 世纪传统废墟逐渐演化成了现代性废墟。究其原因主要是精神世界和理想世界信仰力量的缺失,以及现实社会政治哲学的异化。随着一战、二战、社会主义革命、哲学美学思潮的活跃,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集权主义的产生,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历史事件接踵而至,众多极具历史意义的人文、战争废墟不断被人们制造。因其残酷性,原有的艺术审美理念已不能应对如此惨痛的废墟。在这一时段,大量的废墟出现在公众视野,相比高楼林立的都市风情和田园牧歌的乡村美景,废墟成为了更加唾手可得的景象。在经历了战争、种族歧视、大屠杀等等残暴的现实冲击后,部分艺术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开始投身于反思历史和社会的艺术创作当中去,其代表国家为德国。其实因巨大心灵创伤而通过描绘废墟来反思历史、构建自我的艺术创作在中西方是很多见的,除二战后的一批西方艺术浪潮以外,中国“文化大革命”后也涌现出了类似语境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家团体,如“85 新潮”和星星美展等。战后20 世纪,废墟艺术代表人物是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他被称为“废墟中的画界诗人”,师从约瑟夫·博伊斯。博伊斯同样是德国人,但他与基弗不同的是,他是战争的真正参与者。博伊斯1940 年被应召进入德国空军。二战给他带来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灾难。又因在一次负伤后被克里米亚人搭救,而受到良心的冲击和醒悟,从此致力于艺术救赎和艺术治疗的创作路线。基辅出生于二战结束的后一年,因身处废墟中心的德国,惨败的景象处处可见,而受到了强烈冲击。他开始进行以二战德国造成物质与精神双重灾难为背景,用真正的废墟意象而非隐喻形象来表现思想的艺术创作。
现如今,废墟艺术依旧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在当代艺术、现代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以当代运用较多的景观艺术为例。在景观设计中的废墟主要指放任野生动植物侵占废弃人工环境,进而形成的一种极重视感性情感的设计风格。其发端似乎与法国古典艺术家普桑·洛兰所打造的具有废墟意识的花园息息相关。以悉尼鹦鹉岛为代表的废墟美学设计,在景观设计中通过强烈的环境对比,即自然兴起与人工衰退两种概念的对比,产生一种矛盾的和谐感,体现着对近代工业文明的反思。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废墟艺术与现代灾难艺术在某些层面上,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作用。
废墟这一概念在物理空间层面展示给我们的是,曾经完整如新、华丽磅礴的世界与如今破败不堪的角落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内心精神空间,它展示着那些曾经完好但如今充满创伤的心灵角落。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我的建构是这种意识重要的产物。
废墟作为历史的现实存在物,不断地提醒着我们居安思危。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宏伟的建筑,都是君主权威和公众参与及娱乐的产物。而这些建筑在成为废墟的同时,也代表了权威世界的崩塌时代的没落,更在某些程度上警示着人类的兴衰规律。
每每看到废墟的破败模样,都会引起人们对昔日繁华的伤感之情。每一个废墟的背后,都暗含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民族的悲剧故事。在这里悲剧精神指的是悲壮而不是悲惨,是悲愤而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志消沉。
废墟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概念,代表着某类特殊的怀旧风景,而作为一个与时间记忆相关联的时空经验,废墟即暗含着时间概念,体现着时间的演变过程,由完美到破败等等。时间打磨了废墟,使废墟如人一般有生命、有记忆、有起落,一如人类自身。人类热爱废墟,对于了解历史和辉煌大有裨益,也在警醒着人们荣耀的脆弱和短暂。
废墟所表现出的对历史极大的反思是其历史性的重要表现。废墟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和人类的精神世界;又像纽带,贯穿在艺术史中;更像纪念碑,是其所处年代的最直观的标志。废墟及其实体的毁灭唤醒了人们精神世界的重建,我们通过分析毁灭与重生的关系,同时也表达出了对未来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