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
2015 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指出:“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2020 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的通知中提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机器换人、灵活就业等新型就业形式需要高职教育转变观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具备兼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目的不应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学习,更应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体系和创新思维模式。通过深入分析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符合基于“专业创新”的高职专创融合模式,并探究其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发挥作用和提升路径,有着重要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自主性探究学习法等,上课时让学生开展分组团队协作,利用专业知识自主探究项目解决方案;在教学形式上,专业课堂里经常开展创新主题设计,鼓励创造性提出工程思路,学生在专业课堂的学习中有机会开展自由讨论、辩论、辩驳,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多分享;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跟实际工作实践同步同频,在课堂教学时很少预设理想答案,有时甚至鼓励学生失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在物理空间上,设立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和实践;在信息空间上,为学生提供蓝墨云、智慧树、精品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等各种网络学习资源,以信息安全专业例,设立网络安全工作室,为学生提供网络靶场、软件开发平台等各种线上实践空间,集创意共享、团队合作、创意孵化为一体;在物理和信息空间融合上,专业学习采用线上+线下交互方式,线上完成自主学习,线下课堂集中讨论提高。
在课程和项目设置上,设置足够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或项目,开设足够多的跨学科选修课程;在新型教材建设上,专业课程的书本采用工作手册式的或是活页式新型教材。在内容难度上,专业课程学习的工作项目和问题难度适中,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可以引发学生主动解决的兴趣。
专业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专业课程知识技能,还应经常分享行业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在企业导师方面,经常有行业企业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学校还应经常邀请专业工程领域企业家或工程师来校开展创业讲座或指导创新创业构想。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讲座和专业创新工作室引领专业创新文化氛围融合,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类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工作室;同时专业社团会经常举办创新能力实践赛、创新创业比赛,学校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信息类创新创业培训和创客文化讲座,引导学生主动选修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积极参加创业讲座的积极性。
学校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推进专创融合改革,定期向学生宣传政府和学校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包括:1+X 课证融通,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学分互抵;专业课程的成绩评价里包含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或企业导师评价等。
本文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界定主要参考USEM 模型、ACCI、CBC 等研究机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界定,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界定为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六个维度。同时参考贺峻熙(2019)“专创融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模型”,得出专创融合模式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路径图如下:
图3-1 专创融合模式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路径图
专创融合模式通过教学方法融合、教学空间融合、教学内容融合、教学团队融合、文化氛围融合、配套机制融合六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热情与创新创造性,更好地解决工程问题、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观点和与他人沟通、有信心应对不熟悉的事物、自主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合理地规划学习计划等,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工程经验、三创思维、自主学习、积极乐观、人际能力、职业潜力等就业硬技能和软技能。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要做到“分层次、全覆盖”,专创融合改革是必由之路,是时代需要引发的教改突破。探讨专创融合模式对就业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进行“三教”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秘诀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促进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