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茂疑
摘要:网络舆论在我国政策议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问题也在增多。对此,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模型,通过指标的建构,深入思考源流中的网络舆论在不同视角下的权重问题。如何使失衡变为平衡,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网络舆论 多源流理论 政策议程权重
引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直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与原有的社会信息结构。处于我国决策中心的政府也不得不走出自身封闭的行政模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到网络化洪流中。如何快速回应公民需求、做出正确决策,成了政府不得不面临的阶段性难题。
与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还有网络舆论。当前,微博平台已经成了我国舆论的主战场,引导着或大或小的事情的深入发展,甚至是解决。其声势之大,以至网友戏称当下治理特点为“舆论治国”,网络舆论的重要性及其對政策议程的影响可见一斑。
1 多源流模型与中国国情的适应性分析
1.1 多源流理论
多源流最早由美国公共政策学家约翰·金登提出,其在《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一书中详细地阐明了政策议程的三种源流构成。第一,问题源流,描述了问题的被关注主要是通过焦点事件的发生、指标的变化、公众和官员的反馈来衡量的。第二,政策源流,在这一源流中,专业人员组成的政策共同体通过各种途径来兜售自己的思想,进而影响系统内部的议程设置和备选方案的产生。这些思想会相互碰撞,彼此结合,最后幸存或消失。第三,政治源流,主要指狭义的政治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包含了国民情绪、政治力量、内部事件等变量。这三条溪流相互独立,当意料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政策之窗开启时,解决问题的机会就到了。
1.2 多源流模型应用于中国实际的合理性
多源流模型的产生是基于美国的西式民主的发展,根植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然而,这却不影响该模型为中国所用的可能性。通过梳理已有文献脉络发现,许多国内的学者已经运用过此模型对我国过去的土地政策和现在的扶贫政策做过模型分析,结果也表明此模型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2 当下网络舆论的基本特征
网络舆论是成数量的公众在互联网上,对某一问题、事件所持有的统一看法与观点。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善,我国公民社会不断发育,公民的公共问题参与意识与参与度不断提高。网络舆论范围也呈持续扩大趋势,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领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当下网络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时效性与一过性;理性与非理性;沉默性与螺旋性。
3 从公众层次看网络舆论在政策议程中的权重体现
3.1 网络舆论的源流归属分析
金登认为,问题流、政策流以及政治流是相互独立的。然而,三者的独立并不影响交叉部分的存在,即交叉部分的存在并不是导致独立性消失的充要条件,但交叉部分的确会影响独立性。作者表明,公共舆论、国民情绪属于政治源流,但是基于以上关于独立性的分析,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展开对网络舆论归属流的分析,因为焦点、危机与网络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我们很难确定究竟是舆论塑造了焦点事件的曝光,还是焦点事件塑造了舆论的爆发。试想,网络舆论的突然爆发、网民对有关部门的集体问责,又何尝不是一个社会焦点抑或是一个关于政府公信力的危机事件呢?网络舆论的源流归属,值得探讨。
本文将网络舆论归属为政治流,主要是因为当下大部分网络舆论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利益性。公民在网络上的集体发声,不仅是出于一种道德精神的感召,更是出于一种自我利益的保护。今年4月,鲍毓明案件引发热议,不少公众人物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以期严查此事。然而,我们注意到,在这些勇敢发声的公众人物中,女性居多,且女性群体发起了引导舆论的第一棒。从这个角度来说,一种群体性的自我利益保护在鲍毓明案件的声援中占了首要地位。
3.2 包含了网络舆论的政治流与问题流和政策流的权重分析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网络舆论在多源流模型下现状与权重问题,所以在以下分析过程中,将网络舆论视为当前政治流的主要成分,亦即网络舆论的权重大小与政治流的权重大小相当。基于从公众的角度来分析权重大小这一前提,本文选取了能够代表公众视野的三个指标,公众知情度、公众参与度和公众信任度。定义标度1到标度9,重要性由1到9逐渐增强。建立四个判断矩阵,对三条源流、三个指标分别进行权重计算。最终权重结果如表4.1所示。
经过一致性检验,用算数平均法求得三条源流权重分别为,问题流0.4014,政策流 0.1054,政治流 0.4931。
4 存在问题分析
从公众角度出发,网络舆论占了政策议程的上风,成为影响政策制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这也是为什么“舆论治国”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交媒体的原因。相当数量的公众通过一部分政府的失职事件,就开始质疑政府的政策行为,甚至标榜“问题不上一次微博就得不到解决”。但是,当我们深入到决策议程的背后,转换主体视角,就会发现“舆论治国”只是一个噱头,是当下网络舆论非理性特征的外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从政府角度来进行三条源流的权重分析,指标可以从民主性、科学性、法治性进行建构,其得出的结果也必将是不同于从公众角度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差异来源于主体的视角、价值、责任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公众存在一个对政策感知的视觉盲区。泛娱乐化时代的网络带给我们的更多是娱乐化的新闻,一过性的舆论浪潮。公众置身于其中,或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掉了其他维度的政策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晨间推送模块“来了!新闻早班车”就是一个政策源头。其涵盖了要闻、社会、政策、生活提示等内容。政策栏会展示近期出台的新政策,或是地方制定,或是中央制定。笔者本人在查阅这些政策时,发现这些政策中的大部分都与近几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与提升人民幸福感有关,包括了贫困生资助金发放、开设儿童营养门诊、实施人才引进政策、防范金融风险……不得不承认,这些政策内容远比我们想的要多、要细致。
大部分人没能够走出自己沉浸的媒体圈,没有用调查作为发言的基础。这种将思想与思考简单化的一个后果就是被舆论浪潮拍打。任何理性声音的发出,都可能遭受大潮的掩盖甚至是相异观点的抨击。舆论逐渐朝着非理性、娱乐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开始被非理性的声音所牵引,产生了对政府政策作为的偏激想法。一叶障目或被一叶障目,公众价值中的政府公信力在下降,由此带来的信任成本是很高的。
5 建立议程信任机制
5.1 培养公民的政策感知度、参与度
在三个指标的权重比较中,公民知情度居于首位。公民对政策的知情度、感知度的提升,需要公众对政策进行被动调查。由于数量过少、平台受众度低等原因,许多政策新闻没有引起关注。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让公民真正“看见”政府政策出台成果,形成一种政策制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被动角度影响其政策感知。例如,可以利用政企合作的形式,达成政府与媒体平台的政策推送合作,开发类似“广告位”的“政策位”,进行政策推送。
参与度指标权重虽然较低,但在三条源流的参与环节中,它对政治流的影响最大。从参与度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平衡三条源流的权重。目前,我国公民还未真正地参与到政策的制定环节中,于公民个人而言,看到了结果,没有看见过程,不是真正的有始又有终。公共部门可以从环节入手,开发类似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易操作的、常设的政策建议平台,将或大或小的,可以公开的政策事项进行公示,并鼓励公民积极留言。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有专业知识但远离群众的人的代名词。若要从政策流角度进行权重平衡,专家们应当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借力模式”进行更多的关注,而“借力模式”的关键在于让群众知晓政策,获取群众支持。专家深入群众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5.2 展示政策成果,回应舆论质疑
政府的积极主动应对与政策成果的展示能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危机中,更要及时回应舆论质疑。有时候,政府的不应对不仅会加深公众的不信任感,还会引起倾向性舆论对此种不答复行为的利用。就事论事,避免新的负面舆论浪潮引发政府信任危机。
5.3 构建微博用户参与新秩序
首先,从源头上为网民树立网络言论、网络行为的典范。哔哩哔哩视频社区的做法值得借鉴,用户只有在经过网络言论规范考核达标后,才能进行弹幕评论的发送。其次,平台要及时对有煽动情绪的不良言论进行警告。借鉴杭州市的无人值守停车场的信用积分经验,网络媒体公司可以与交易类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采取信用积分制,减少发布有关危害国家、民族言论的当事人的信用分。当然,个人信息的认证完善是一个大前提。
结语:总之,政府需要从多途径来引导公众视角下三条源流权重的平衡转换,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看待公民对政策的知情与参与,建立政府的议程信任机制。源流间的平衡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有极大帮助,或者说前者与后者可以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美, 约翰.金登, 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09, 209, 262.
[2]陈浩,李德军.浅析网络舆论引导中“沉默的螺旋”的有效性[J].新闻世界,2009(12):142-143.
[3]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05):86-9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