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增林, 任娟刚, 张远海
(1.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 西安 710065;2.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陕西 汉中 723100;3.西北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4.中国地质科学院 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2017年6月,任娟刚等[1]在开展岩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时,发现了由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和一系列断层、褶皱,以及断崖、峡谷、石芽、石林、岩溶湖泊、峰丛、洼地、竖井、天坑、溶洞、地下河、岩溶泉等岩溶地质遗迹组成的陕西省汉中天坑群,其地质遗迹分布面积达1400 km2。
笔者通过检索、分析有关文献发现,在汉中天坑群发现之前,仅马守林[2]、齐矗华等[3]对西乡骆家坝、南郑区小南海一带的部分岩溶地质遗迹进行了初步研究。近年来,随着汉中天坑群的发现和报道[4-5],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对汉中天坑群的价值、资源潜力、发育演化、形成条件以及天坑定义的解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汉中天坑群具有岩溶地质遗迹资源的典型性、完整性、稀有性等特征,不但填补了全球这一纬度岩溶地质研究的空白,对全球岩溶地质对比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6-13]。但汉中天坑群的研究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其学术地位与价值体现相差较远,尤其是汉中天坑群的分布及类型特征还没有精确提炼,对于其形成演化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笔者对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总结其特征及形成演化,对于后期汉中天坑群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江南岸、米仓山北麓,范围在105°30′—108°11′E,32°33′—33°13′N之间(图1)。研究区地势北陡南缓,东部山势南北走向,其余山势东西走向,海拔大多位于1500~2000 m之间(最高海拔2534 m)[14],属亚高山、中山区。气候具明显季风气候特点,年降雨量超过900 mm[15]。
1-第四系,2-古近系,3-侏罗系,4-三叠系,5-二叠-三叠系,6-二叠系,7-泥盆-石炭系,8-志留系,9-下寒武统-志留系,10-下寒武统-中志留统,11-震旦-志留系,12-灯影组,13-南华-三叠系,14-南华-志留系,15-中元古界-新元古界,16-汉南杂岩,17-二长花岗岩,18-断层,19-岩溶台原区,20-岩溶地质遗迹点。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板块-扬子陆块北缘[16],发育多期次、多类型断裂、褶皱构造[17]。中、西部地区主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南西向,断裂多浅表层次脆性逆断层,褶皱多宽缓背、向斜。东部地区主构造线则呈近南北向,断裂多逆冲和走滑剪切断层,褶皱多相对紧闭的背斜褶皱和宽缓的向斜褶皱。地层从太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分布[18],古生界二叠系、三叠系是岩溶地质遗迹主要发育地层,岩性为微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厚度400~700 m,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或多或少夹杂有较纯的碳酸盐岩,也有部分岩溶地质遗迹发育。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三叠系地层中,含水层岩性为各种灰岩、白云岩夹碎屑岩,大气降水多通过浅表网格状裂隙,呈树枝状入渗汇流,进入地下河系统,几乎无地表流水。
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地质遗迹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演化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存下来的,包括基础地质、地貌景观以及地质灾害在内的地质现象和行迹。研究区地质遗迹则以地貌景观类中的岩溶地貌为主,包括断崖、峡谷、石芽、石林、岩溶湖泊、峰丛、洼地、竖井、天坑等地表岩溶以及溶洞、地下河、岩溶泉等地下岩溶形态(表1)。研究区由于断裂构造的发育和控制,形成了多个周边有断崖环绕、内部分布有一系列较缓峰从洼地的水文地质单元,为岩溶台原区。研究区数量庞大的地质遗迹就分布于宁强禅家岩、南郑小南海、西乡骆家坝以及镇巴三元镇等4个岩溶台原区。
地质遗迹组合是指在成因上有联系的地质遗迹,呈一定的地貌形态组合形式出现,如天坑与竖井、断崖与峡谷、峰丛与洼地、石芽与石林、溶洞与地下河等组合形式。通过组合特征分析,从地表岩溶形态来研究地下岩溶发育情况,从而了解各个岩溶发育阶段的特征[19]。
表1 研究区岩溶地质遗迹类型及区域分布特征
天坑是指在碳酸盐岩地区形成的、口径和深度不小于百米、容积上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环绕,且与或曾与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20]。研究区共发现有崩塌、冲蚀及复合型3种类型的天坑54个(表2),几乎切割了所有地貌形态,绝大部分的天坑四周绝壁围绕,形成一个巨大且神秘的负地形,底部是一片人类鲜有涉足、罕见的原始森林,生境系统良好[1]。
表2 研究区天坑实体与典型天坑特征
图2 地洞河天坑坑壁跌水 图3 伯牛天坑俯瞰图 图4 暗河天坑俯瞰图
坚井在形态及其成因上都与天坑无异,只是口径及深度规模均小于100 m。例如,南郑小南海岩溶台原区的天星岩竖井,口部形态呈近正圆状(图6),最大口径50 m,周壁陡崖环绕,底部有地下河发育(图7),满足天坑定义除规模外其它标准。
图5 圈子崖天坑俯瞰图 图6 天星岩竖井俯视图 图7 天星岩竖井底部地下河
断崖指岩溶台原边缘由陡崖所组成的线状地貌。研究区内有南郑龙头山断崖、宁强九台山断崖以及西乡佛头山断崖3处,其中龙头山断崖位于南郑小南海岩溶台原南西侧,长约3.6 km,延伸走向约为130°,海拔1963~2141 m,垂直高差最大310 m,宏大雄伟,保存程度完好(图8)。
研究区峡谷多达13条,以宁强的溪流河峡谷和南郑的回龙沟地缝式峡谷最为典型。溪流河峡谷呈“Y”字型,全长约31.8 km,总体走向70°,宽约50~120 m,高约100~300 m,大部分为深“V”形,局部为深“U”形(图9),峡谷中有溶洞、石芽、石林等岩溶地貌相伴。回龙沟地缝式峡谷由季节性流水顺断裂冲蚀而成,全长约3.45 km,近南北向分布,谷底宽约3~20 m,两壁高约为130 m,两壁陡峭(图10)。
图9 溪流河峡谷 图10 回龙沟地缝式峡谷
研究区峰丛与洼地多分布在岩溶台原区低洼部位,呈波状起伏,峰丛与洼地相间的地貌景观。一般峰丛相对高度多在100~300 m,坡面平缓,坡度20°~30°,丘峰比高约为1∶3,多为圆锥状。研究区内典型峰丛有南郑回军坝峰丛(图11)和金华寺峰丛(图12),以及镇巴双河村峰丛、西乡大河峰丛和大河坝峰丛,峰丛区常有溶洞、天坑、石芽等岩溶地质遗迹发育。
洼地多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四周多为峰丛包围,底部平坦,砂泥土覆盖较厚,土壤完全生草化,植被茂密。若洼地底部的裂隙被淤泥堵塞,就会积水成湖,成为岩溶湖泊,如镇巴的星月湖,湖面呈近椭圆形,南北长259 m,东西长108 m,深度大于15 m,是因淤泥堵塞大气降水入渗通道,日积月累,积水成湖,景色秀丽,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图13)。
图11 回军坝峰丛 图12 金华寺峰丛 图13 岩溶湖泊-星月湖
研究区石芽多分布于洼地和峰丛边坡,一般高度在1~3 m,多呈塔状、城堡状,成片分布构成石芽群。总体受垂直节理控制,顶部较平,两侧切割为陡壁。尤以宁强县草川子石芽最为壮观,面积约120 000 m2,高度多在1~5 m(图14)。
石林以镇巴县三元镇巴山林罗城规模最大,面积约为2.5 km2,石柱多呈刃脊状,高度在20~30 m,窄处仅容一人通行,平均距离在10~30 m(图15)。
图14 草川子石芽群 图15 石林-巴山林罗城
研究区目前已经调查发现溶洞316个,其中长度大于1000 m的有17个,深度普遍小于50 m。除泥盆系、石炭系和志留系地层外,其它地质时期含碳酸盐岩地层均有溶洞分布。溶洞总体规模为中—小型,大都受断裂与褶皱控制,洞道平直,展布形态以树枝状为主。大致发育在高程1600 m以上、1200~1600 m、800~1200 m、800 m以下4个高程区间,构成Ⅰ—Ⅳ共4个溶洞层,各个溶洞层间常有竖井连通,垂向呈成层性,水洞、混合型溶洞、化石洞均有发育,反映了岩溶地质遗迹发育演化的阶段性。少数洞内有规模巨大的溶洞大厅(图16)和地下湖泊。
溶洞内发育有鹅管、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滴石沉积物(图17),以及壁流石、水母石、穴盾、石幔、石瀑布、石旗、边石坝等流石沉积物,也有少量卷曲石、穴珠、纺锤石等非重力水沉积(图18)。机械堆积物则以砂砾石、粘土、动物粪便为主,生物堆积物在蝙蝠溶洞中常有鸟粪和蝙蝠粪堆积,堆积层厚度不均。另外,包括地洞河天坑底部溶洞在内的部分溶洞中还保存有熬销池遗址(图19)。
研究区包括地洞河、祥龙洞、小南海、干河沟、细辛坝、双河村以及青岗坪等地的12条地下河,均属于中小型地下河,流域面积均小于100 km2,长度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不等。地下河以出水洞(图20)及岩溶泉(图21)为主要排泄口,其中岩溶泉多以上升泉为主。
图16 地洞河天坑底部-溶洞大厅 图17 滴石沉积物 图18 非重力水沉积-穴珠
图19 熬销池遗址 图20 南郑龙洞-出水洞 图21 南郑冒水塘-岩溶泉
地质遗迹的发育演化,反映了一个地区地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的过程[19]。研究区的岩溶地质遗迹的发育演化也是如此,它在扬子陆块北缘这一特定的大地构造位置,在地层岩性分布、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发育而成,并得以完整保存[21]。
研究区二叠纪以及三叠纪形成的碳酸盐岩厚度为400~700 m,不但为岩溶发育提供了可溶性岩石条件,也保证了研究区在间歇式隆升、剥蚀过程中,有足够厚度的碳酸盐岩来发育岩溶。同时,研究区自白垩纪末期以来,剥蚀盛行[22],特别是研究区大部地区从中三叠统以来未有物质沉积[23],使得二叠纪、三叠纪碳酸盐岩露出地表的时间大大缩短。志留系罗惹坪组的碎屑岩则构成了区域隔水层,阻挡了地下水的流出,保证了在上部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碳酸盐岩中发育完整的地下河系统。值得指出的是,在二叠系地层中夹层的砂岩、页岩、泥岩、硅质岩等非可溶岩,形成厚度不均一的不完全隔水层,阻缓了地下水大面积下渗,间接促成了碳酸盐岩加速溶蚀。
喜马拉雅运动期以来的构造运动,在研究区形成了4个相对独立的岩溶台原区[21]。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台原的边界,多形成断崖;宽缓向斜褶皱形成了洼地等相对凹陷的负地形地貌;节理构造发育的密集地段,形成大气降水下渗通道;同时台原四周均有沟谷或山峰与非可溶岩相隔,形成了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受区域最低侵蚀基准面的控制,岩溶水下切过程持续,岩溶表现出持续发育的特征。
在中新世—上新世或更新世早期,研究区属于温暖带气候,地壳运动也趋于和缓,地表剥蚀作用增强,剥蚀速率加快[24]。至中更新世中期,研究区温度升高,降雨量增多,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大面积露出地表,大气降水在断裂、节理等构造发育地段,不断的侵蚀、溶蚀,岩溶发育达到高峰,发育了现今的汉中天坑群中大部分地质遗迹。同时,这一时期研究区也未曾遭受第四纪大冰盖的影响[25],地质遗迹得以完好保存。
(1)研究区发育有断崖、峡谷、石芽、石林、岩溶湖泊、洼地、峰丛、竖井、天坑等地表岩溶以及溶洞、地下河、岩溶泉等地下岩溶,分布在宁强禅家岩、南郑小南海、西乡骆家坝及镇巴三元镇等4个集中区,分布广泛、类型齐全。
(2)研究区是典型的台原岩溶区,分布着天坑与竖井、断崖与峡谷、峰丛与洼地、石芽与石林等地表岩溶组合,以及溶洞与地下河地下岩溶组合,是完整的岩溶系统,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
(3)研究区岩溶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受大地构造背景、地层岩石条件、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的控制,反映了岩溶台原区的地质历史和演化阶段,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4)研究区有着完整的岩溶系统,但由于位置较偏僻,大部地区交通不便,知名度远远落后于以峰丛、石林、天坑等著称的广西、云南、重庆等地,学术研究程度也较低,后期还有待加强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