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旭
(1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 200020; 2 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20)
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Warren),又名丝棉木金星尺蛾、大叶黄杨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及中南地区,为害丝棉木、大叶黄杨、卫矛、榆、槐、杨、柳等多种植物。金星尺蛾是大叶黄杨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幼虫发生期较不整齐,成虫羽化、交配后在大叶黄杨枝梢或上部叶片的背面产卵,每卵块卵数几粒到几十粒不等,初孵幼虫虫体黑色,群集取食大叶黄杨叶片的叶肉组织,被危害的叶片表皮呈半透明的斑驳状,此危害较不易被察觉;3龄后幼虫食量暴增,开始取食全叶,使叶片出现缺刻、孔洞等为害状,食料不足时幼虫会吐丝转移危害,虫口密度较高时可在短时间内将大叶黄杨叶片取食干净,仅余枝条,常常呈现暴发危害的现象。金星尺蛾夏季大发生时可造成大叶黄杨整株死亡,对大叶黄杨的正常生长和绿化景观面貌都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大叶黄杨来说,金星尺蛾属于主要的毁灭性害虫[1,2]。
金星尺蛾有易暴发危害的特点,发现时往往危害已经十分严重,虫龄一般也较大。因此,为了迅速防治其危害,农药选择和使用混乱,长期不合理使用也导致金星尺蛾的抗药性水平上升,防治次数增加,用药量加大,天敌被杀伤,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控制金星尺蛾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本研究选取了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5种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对金星尺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能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杀虫剂,为建立金星尺蛾无公害防治配套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1.1 供试虫源
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Warren):金星尺蛾幼虫采自上年虫害发生严重的大叶黄杨绿篱下,室内以大叶黄杨叶片饲喂。饲养条件:温度(25±5)℃、相对湿度(65±5)%及光照周期12 h∶12 h(L∶D),选择3龄幼虫供生测试验用。
1.1.2 供试药剂、试剂及仪器
供试药剂:甲氧虫酰肼(methoxyfenozide),98.2%原药、240 g/L悬浮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虫螨腈(chlorfenapyr),95%原药、240 g/L悬浮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阿维菌素(avermectin),94%原药、5%水乳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85.8%原药、25%水分散粒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95.3%原药、5%悬浮剂(美国富美实公司)。
供试试剂:DMF,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吐温-80(tween-80),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供试仪器:梅特勒 ME204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市下SX-MD16E-2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压力0.3 MPa,喷头为锥形雾喷头,喷速约700 mL/min。
1.1.3 试验方法及结果计算
采用浸叶接虫法[3,4],分别称取一定量的5种原药(0.020 4 g甲氧虫酰肼98%原药、0.010 5 g虫螨腈95%原药、0.010 6 g阿维菌素94%原药、0.011 7 g乙基多杀菌素85.8%原药和0.010 5 g氯虫苯甲酰胺95%原药),以 0.5 mL DMF溶解后,加入 0.2 mL Tween80乳化剂,搅拌均匀,加入99.3 mL清水,配成100 mg/L的母液。再用含0.1%Tween80乳化剂的水按2倍比例稀释成共6个浓度(甲氧虫酰肼的浓度分别为 100、50、25、12.5、6.25、3.125 mg/L,虫螨腈的浓度分别为8、4、2、1、0.5、0.25 mg/L,阿维菌素的浓度分别为 4、2、1、0.5、0.25、0.125 mg/L,乙基多杀菌素的浓度分别为 8、4、2、1、0.5、0.25 mg/L,氯虫苯甲酰胺的浓度分别为 20、10、5、2.5、1.25、0.625 mg/L)进行试验。以盛有0.5 mL DMF的烧杯中加入99.5 mL含0.2%Tween 80乳化剂的水作为空白对照。
用配制的药液浸渍大叶黄杨叶片,使叶片完全浸没在药液中,浸叶时间应控制在10 s左右。取出叶片阴干后,置于15 cm的培养皿内,每培养皿接入10头3龄金星尺蛾幼虫,每处理重复4次,处理完毕,把培养皿置于观察室内。72 h后检查和记录试虫死亡情况,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镊子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者计为死亡。
1.2.1 试验条件
试验设在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苗圃基地进行,土壤肥力中等,试验植物为大叶黄杨,小区栽培条件一致,试验时金星尺蛾虫口密度较高,以1~3龄幼虫为主。试验期间没有使用其他农药。
1.2.2 试验设计和安排
试验药剂共设5个处理,另设清水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25 m2,各处理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隔离行。
药剂用量:处理1:5%阿维菌素水乳剂225 mL/hm2,处理2: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50 mL/hm2,处理3: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80 g/hm2,处理4: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25 mL/hm2,处理5:240 g/L虫螨腈悬浮剂225 mL/hm2。
1.2.3 施药时间、次数及调查方法
采用常规喷雾法,用水量900 L/hm2,于2019年5月15日全株均匀喷雾一次,施药当天多云,偏北风1~2级,最高气温30 ℃,最低气温16 ℃,相对湿度59%~88%。采用5点取样调查法,每小区取5点,每点固定 2株,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7、14 d分别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调查5次,以能够在叶面上活动、取食的幼虫为活虫。
1.2.4 药效计算方法
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DPS v9.50软件进行,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和LC50(95%置信限),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比较各处理间效果的差异程度。
5种杀虫剂对金星尺蠖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在测定的5种供试药剂中,阿维菌素对金星尺蛾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0.62 mg/L,甲氧虫酰肼的毒力最低,LC50为16.26 mg/L,阿维菌素的毒力是甲氧虫酰肼的26.23倍;其他3种药剂的毒力介于两者中间,与甲氧虫酰肼相比,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0.42、15.63和4.88。
5种药剂经喷雾处理,对金星尺蛾幼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不同药剂之间防治效果有一定差异,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药后1 d,5%阿维菌素水乳剂和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的防效,说明这两个药剂的速效性较好,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的防效最低,仅为43.53%,说明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的速效性比较差;药后7 d,所有处理的防效均明显提高,5%阿维菌素水乳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和240 g/L虫螨腈悬浮剂的防效分别为93.52%、92.77%、86.10%、81.25%和90.35%,均能有效地控制金星尺蛾幼虫的危害;药后14 d,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的防效又有所增长,达到了85.66%,其他4个处理的防效比药后7 d防效略有下降,其中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的防效下降最为明显,说明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的持效性较好,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差。
表1 供试杀虫剂对金星尺蛾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2 供试杀虫剂对金星尺蛾幼虫的田间防效
金星尺蛾寄主植物种类众多,这些植物广泛种植于城镇园林、绿地中,例如大叶黄杨。金星尺蛾是大叶黄杨的毁灭性害虫,常常暴发成灾,把大叶黄杨叶片取食殆尽,造成大叶黄杨球空秃、大叶黄杨绿篱成片枯死。在一线养护作业中对金星尺蛾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化学防治,目前缺乏防治金星尺蛾幼虫的登记农药产品,药剂品种选用局面较混乱。本文测定了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氧虫酰肼对金星尺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试验发现5种杀虫剂对金星尺蛾幼虫的毒力大小为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而田间试验也表现出类似趋势,即阿维菌素对金星尺蛾幼虫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可推荐阿维菌素、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3种药剂用于防治金星尺蛾。
这3种试验药剂中杀虫效果最好的阿维菌素渗透性较强,可以干扰害虫神经生理活动,阻断运动神经信息的传递,使害虫迅速麻痹,不活动,不取食,在处理后24~48 h内死亡。阿维菌素对人畜毒性低,杀虫机制特别,在植物表面残留少,在环境中无积累作用,是防治金星尺蛾的理想杀虫剂。但是近年的研究和田间抗性监测发现,部分害虫已经对阿维菌素产生了抗性,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5]。而两种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杀虫剂轮用和混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止害虫种群对杀虫剂抗性的发展[6,7],因此接下来需要研究将阿维菌素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进行混配,来防治金星尺蛾的效果,以达到有效防治金星尺蛾,同时降低药剂的使用剂量,节约经济成本,减少药剂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