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资金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06-30 14:59洪瑞旖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3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类型财务风险

洪瑞旖

【摘 要】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企业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不仅要注重产品的质量,还要注重内部的财务管理,只有强化对财务活动的管理,当遇到突发的风险或者问题时,才能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特征,然后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最后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给出建议。

【关键词】财务风险;类型;特征;管理弊端;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3-0148-02

1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1.1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活动经营中,受到外部经济、政策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企业期末实现的净收益与年初预定的目标产生偏差,从而导致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其次可能会造成企业不能按期偿债,导致丧失偿债能力。企业的生产活动涉及多个环节的财务活动,财务活动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因此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不健全,与当前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不匹配;或者在财务活动中由于财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没有对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在财务风险爆发时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使得企业的财务关系在各个部门之间不明确,对资金的管理职责不清楚,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导致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协调有序地工作,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合理和有效利用,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2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根据财务活动的发生时间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财务风险。前期的财务风险主要涉及资金筹集不足等,中期的财务风险主要有投资失败,后期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利益分配不公平、投资资金不能及时收回。虽然企业的整个财务活动包含多种财务风险,但是这些财务风险都有共同的特征。首先,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在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中都会涉及财务活动,比如资金的筹集、使用、运转及积累等过程都存在财务风险。其次,这些财务风险并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不能消除或者回避,发生时间也不受控制,只有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将风险可能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再次,风险是与收益共生的,企业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必然承担着较大的风险,风险越小收益就越低,两者呈正比关系。最后,风险还存在不确定性,因为企业并不能确定风险将在何时在哪个财务活动中发生,所以只有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损失。

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弊端

2.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逆境

企業财务管理中涉及的第一个财务活动就是筹资活动,筹资活动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权益筹资或者债券筹资,权益筹资又包含留存收益筹资、发行股票等方式;债券筹资包含银行借款或者发行债券等方式。多种筹资方式为企业的资金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企业的投资活动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不会产生较大的改变,但是由于多样的筹资方式可能会造成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所以在企业的实际运转中,可以将筹资获得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中,在资本市场中资金的收益与风险是时刻共存的,如果筹得资金但是不投资就会造成资金闲置,若是债券投资还要定期支付利息,给企业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案时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投资方案,实现收益最大化,将风险降到最低。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前者是支配资金的使用,使其具有流动性,后者使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管理问题而导致其运转受到影响,就会增加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此外,财务风险还与企业利益分配有着联系,因为有些企业给员工的福利是配股或者送股形式,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员工投机行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最终使得企业利益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发生冲突。

2.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首先是企业的资本成本结构组成不合理。在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中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科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使得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或者高股权低股利政策与实际中的财务风险管理有很大差别,造成成本激增而利润减少,风险随之增大。风险与收益是共生的,有收益就伴随着风险,收益高风险就高,反之风险就低,两者呈正比关系。但是如果企业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问题,最终导致融资资本结构不合理,那么就会出现资金与负债不平衡,影响债权人对企业偿债的信心,如果被要求提前还款的话,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从而加剧财务风险的爆发。此外,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缺失,不符合企业发展规划,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那么管理工作就不能按照预期目标实施。因此,过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限制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不能及时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2.3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风险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风险的意识仍旧不足,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不清晰,对于潜在的财务风险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大企业中,除了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不重视之外,企业的职责部门设置职责时划分不清晰,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缺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够高、财务知识不全面等。当然除了企业内部的因素之外,还有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现如今的资本市场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指导管理理论。理论的缺失使得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增大,给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3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降低企业负债率,科学运用财务杠杆效应

在企业内部,管理者并不仅是决策的制定者,更是一个经营者,因此要想做经营者的工作,不仅要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还要熟悉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得来的,比如分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利润率等,通过各指标数值的变化判断财务风险的变化,针对极易发生的财务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此外,目前市场中存在一些为了展示企业良好形象而粉饰财务报表的企业,虽然报表中有很多的净利润,但是实际经营状况却很差,几乎没有现金流,应收账款或存货很高,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企业,公司只是靠筹得的资金进行运转,但是这种情况下企业并不会长久地生存下去,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所以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及号召,科学地应用财务杠杆,使得资产负债比率保持适中,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等,只有这样,才能将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3.2 加强资产和现金流管理

企业若想实现正常的生产是离不开资金支持的,资本市场起步初期企业的资金来源是比较单一的,除了股东的资本之外就是银行借款,所以资本结构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资本市场也逐步完善,企业的资金来源变得越来越丰富,融资选择越来越多。因此,企业管理者对资金的管理要逐步完善,一旦分配錯误就很容易造成资金损失,所以融资是通过权益融资还是债券融资需要管理者认真权衡,因为一旦债务过多,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就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

3.3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和处理系统

任何企业都离不开财务活动,而财务风险贯穿整个财务活动,因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需要谨慎且理性对待,在能够有效识别财务风险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办法规避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风险提前进行评估与分析,将风险控制在自身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管理者要重视风险的危害性,在做决策时要切实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后要能够通过辨别风险信号及时进行分析检测,寻找风险的成因,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风险进行分散或者降低,减少企业的损失,保护广大股东的利益。

参 考 文 献

[1]孔爱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12):83-84.

[2]尹振瑜.基于价值链财务分析的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优化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

[3]张宏毅.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控制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5(22):184-185.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类型财务风险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