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萌
“六一”儿童节来了,自然要跟孩子们说声“节日快乐”,孩子快乐成长也是为人父母的最大心愿。但是当心愿遭遇现实,有些父母不免担心,快乐了,能够成才吗?
名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求学必然辛苦”。而作为舶来品的“快乐教育”,则从风靡一时到被质疑批判。当“我们被快乐教育忽悠了多少年”的呼声四起,不禁要问,喜欢人云亦云的父母们真的了解“快乐教育”吗?
“快乐教育”最早由十九世纪英国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过得幸福快乐,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孩子感到快乐。然而,当“快乐教育”席卷中國时,却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误读。
首先,不能把“快乐教育”片面理解为放纵孩子天性,不强求学习。真正的“快乐教育”是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努力减少学习中不必要的负面体验,同时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其次,不能把学习的苦与乐对立起来。快乐来自于探索未知世界所带来的个体心性的满足,学习、工作,大抵如此。一味强调苦,终难持久,以兴趣、快乐做底子,苦才能转化为进步的阶梯。
“快乐教育”不是“坑”,被误读的“快乐教育”才是“坑”。要求孩子吃苦用功谁都会,而做到“快乐教育”才最难:父母不仅要为孩子营造正向的价值观、指引其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父母首先要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而这些,才是真正等待父母们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