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耗材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的影响

2020-06-30 10:05许季虹
商情 2020年24期
关键词:医院管理公立医院

许季虹

【摘要】医院作为基础民生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充满各种矛盾,看病难,看病贵,屡上社会头条的医患纠纷等种种问题得到国家社会的广泛关注。为逐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多个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各种政策,其中先后推行的取消药品加成,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以及集中带量采购实实在在的帮人民群众节约了不少看病费用。2017年医疗耗材零差率销售政策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行,切实地降低人民群众看病的负担,同时也意味着医院的收入降低,本文将根据公立医院改革路径“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取消医疗耗材加成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医院可以采取哪些管理措施应对负面影响。

【关键词】公立医院;取消耗材加成;医院管理

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医患矛盾,取消药品和医疗耗材加成政策应运而生。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巩固取消药品加成成果,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受理审核,促进医疗新技术研发应用。作为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关键的一环,取消耗材加成至2017年开始在全国各省市逐步实施,根据国办印发的文件,2019年底前要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各地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其中湖北、福建、天津、广东、四川、新疆、辽宁宣布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浙江、北京、安徽、山东、江西部分地区及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福建甚至将范围从公立医院扩大至全省医保定点的民营医院以及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都要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

一、取消耗材加成对医院的影响

(一)降低就医费用,缓解医患矛盾

“看病贵”的问题一直亟待解决,多年来一直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过去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耗材“零加成”打消患者认为医生滥用和只用贵耗材来挣钱的观念,缓解医患矛盾。调高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医务人员通过提供服务获得合理报酬,打消医务人员和医院多用耗材和用贵的耗材提高收入的想法,遏制医院“以械补医”的行为。取消耗材加成切实地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负担,降低耗材费用、制止耗材滥用。

(二)优化医院收入结构,调整盈利模式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发改价格〔2017〕1941号)要求,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提高价格偏低的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来补偿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院损失的合理收入。改革成效初步显现,门诊和住院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小幅度下降,体现医生工作量和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小幅上涨,住院病人自费比例逐步下降。取消耗材加成当下立刻会造成医院收入减少,为保证医院的稳定运营,调高部分医疗服务的价格,迫使医院开始重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创新医疗技术。长期来看随着改革的深入,医院收入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转变医院盈利模式从“以耗养医”转变为“以服务补医”,树立正确的医疗价值观。

(三)影响医院运营,完善医院管理

耗材零加成以后,医院收入减少,给医院运营造成较大的压力,对医院的资金管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更高管理要求。多省份采取调整现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补偿,由于部分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能力有限,调整价格的补偿并没有实现完全补偿,加上政府补助收入有限,短期看来加大医院资金管理压力。医院收益的减少直接影响医生收入,打消医生工作積极性。一方面医院需要医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来创收,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方案和薪酬激励制度来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尚未完全弥补取消耗材加成带来的损失,同时医改政策鼓励医疗机构要“抓管理、降成本、深挖潜”,不断提高运行效能,消化取消耗材加成造成的部分减收。

二、医院管理建议

(一)创新耗材物流信息化管理,降低耗材管理成本

由于耗材零加成政策的推行,导致医院医疗耗材管理部门逐渐成为医院的成本中心;同时传统的医用物资管理模式又是粗放和低效的已经没法满足医用物资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探索一种适合医院的医疗耗材管理模式,例如SPD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信息系统,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及时,安全,优化库存管理,提升医院整体运行效率,能够显著降低医院的管理以及人工成本,让医护人员从繁杂的科室库存医用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一线服务本职工作,可实现医院物资零资金占用。

(二)制定全面预算,加强资金管理,强化成本控制

耗材零加成直接减少医院的现金收入,短时间内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补偿不足,导致资金缺口加大。首先,医院需要根据全面预算的需求,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资金收支计划,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同时,通过供应商管理、银企融合等方式,或采用资金收支时间差等资金管理办法,缓解收入减少带来的资金压力。其次,医院应强化成本管控,减少固定支出,优化可控成本,在保证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医院运营成本。

(三)优化薪酬激励机制,整合医院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长远来看,只有高质量医疗服务是医院创收唯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医院应当鼓励创新,发展高精尖技术,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绩效分配方式,提高医院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为缩小取消耗材加成带给医院的负面影响,医院需要整合盘活已有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床位周转率和设备利用率。

三、结语

取消耗材加成政策通过“一提升、一取消、一改善”的方式,“一提升”,是指提升中医、病理、精神、康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一取消”,是指取消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价政策,按医用耗材采购进价收费;“一改善”,是指改善医疗服务,旨在实现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的目的。医院可以通过“开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节流”强化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弱化取消耗材加成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雪辉.取消药品与医用耗材加成相关政策对公立医院经济的影响[J].中国医院,2019(4):15-17.

[2]邵琳.取消药品加成及耗材加成后对医院管理的影响[J].理论研究,2017(3):92-93.

[3]江姜.试讨论取消药品加成及耗材加成后对医院管理的影响[J].管理论坛,2019(15):226-227.

猜你喜欢
医院管理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卫计委: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改革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信息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系统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浅析医疗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电子文档的应用与管理策略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