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与历史材料题设计举隅

2020-06-30 10:02张秀华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民党毛泽东诗词

张秀华

毛泽东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其诗词气势磅礴,文情并茂。他的诗词与历史现实紧密结合,记载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苦难与辉煌,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在初中历史各种测试题中,以毛泽东诗词作史料设计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伟人的历史情怀,又能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史能力。下面笔者选取毛泽东的5首诗词对其创作的背景进行解读,并以其作史料进行试题设计,以飨读者。

一、《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背景链接】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1927年9月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比较顺利,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问题设计】

1.确立了党对“工农革命军”绝对领导是哪一事件?井冈山会师后,“工农革命军”改称什么?你对词中“旗号镰刀斧头”是如何理解的?

2.詞中“要向潇湘直进”是指什么事件?此后毛泽东作出怎样的决定?这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七律·长征》(1935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景链接】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经过十多个省,击溃了敌人多次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政治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在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长征至此胜利结束。

【问题设计】

3.结合诗篇和所学知识分析红军为何要远征?红军远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4.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举例说明诗中体现的长征精神。

三、《五律·挽戴安澜将军》(1943年)

外侮需人御,将军赴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逐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背景链接】

抗日战争期间,为确保滇缅路(盟国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畅通,1942年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戴安澜率国民党第200师,在缅甸抗击日军的战斗中浴血奋战,英勇牺牲,年仅38岁。毛泽东特送挽诗,对这位抗日将领深表哀悼。

【问题设计】

5.诗中御“外侮”“逐倭”是指抵抗哪国的侵略?试从诗中找出戴安澜率军抗敌的主要战役。

6.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应学习戴安澜的什么精神?

四、《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背景链接】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阴、西迄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问题设计】

7.诗中“天翻地覆”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请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能够迅速赢得这次战争胜利的原因。

8.毛泽东为何强调“宜将胜勇追穷寇”?结合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五、《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背景链接】

1950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全部解放,各民族获得新生。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盛大庆典,全国各族人民代表欢聚一堂,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歌舞晚会。毛泽东与柳亚子共同观看了晚会。面对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盛况,柳亚子在毛泽东的鼓动下,即兴赋《浣溪沙》一首赠予毛泽东。次日毛泽东又步韵和了这首词赠予柳亚子。

【问题设计】

9.“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10.概括诗中反映的旧中国和新中国不同的景象。

参考答案:

1.事件:三湾改编。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理解:“镰刀斧头”象征着农民和工人,即工农联盟;军队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表明军队是有工农参加的革命队伍。

2.事件:毛泽东率领军队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影响: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原因: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困难: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军事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自然环境险恶;物质条件匮乏;等等。

4.历史事件: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精神: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等。

5.国家:日本。战役:东瓜战役、棠吉战役。

6.作用: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支援了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精神: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等等。

7.事件: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原因: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人民的支持;等等。

8.看法:1949年国共决战胜负已定,国民党政府精锐丧尽。此时毛泽东以无产阶级的雄才大略,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9.事件:新中国成立。

10.旧中国: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入侵中国并且和中国反动势力勾结,横行霸道,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新气象。

猜你喜欢
国民党毛泽东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快过关了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