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分析研究

2020-06-30 04:46戴东情李红胜鲁路加
网信军民融合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专业能力

◎戴东情 李红胜 鲁路加

(1.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2.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

网络安全与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高校开设了新的网络安全专业。本文在新的工程技术学科背景下,分析了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新需求,结合网络警务岗位的需要,提出了一套集教、学、练、训为一体的人才教学体系和模式。

一、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网络犯罪事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础是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是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目前就发达国家网警数量的配置来看,网民与网警比例应为1 万比1,中国需要11 万多名网警。然而,目前中国只有2 万名网警,国家需要培养一大批网络安全人才。

(一)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7 年4 月提出了“天达行动”的“工程技术新学科”建设路线,明确了工程教育的方向,明确了国家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一计划的提出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根据“新工程技术学科”规划目标,到2020 年建立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形势的新的工程建设模式。

社会需求加快了专业发展。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保障和经济安全的必要条件。如今,网络犯罪不断增多,信息安全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公安机关担负着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侦查的重要任务,因此,本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也越来越多。

2017 年6月1 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并以法律形式将网络安全提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因此,许多高等院校开设网络安全专业,既是国家整体安全的实施,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需要。该专业的设立可以贯彻网络安全法,履行公安院校的职责。网络安全专业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网络安全要求的人才,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其他学科的优势,还要突出自身的特色。

目前,随着新技术在公安领域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办案程序、办案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了传统警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公安部门依托金盾工程,开发了“天眼”系统、DNA 库等新信息系统。新的应用,如人脸识别、轨迹跟踪和实时监控正变得越来越流行。网络犯罪侦查、网络监测、网上办案、网上情报采集与分析、电子数据采集与识别等新型服务更为广泛。培养熟悉网络安全执法程序、掌握网络侦查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建设新型公安队伍的迫切需要。

(二)网络安全专业特点

网络安全执法技术作为一门二级学科,建立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基础上。目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十余所公安院校开设了网络安全专业。本专业能够适应网络技术进步,助力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首先,网络安全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战略和长远规划的可持续教育。其次,网络安全专业涵盖了硬件、软件、技术、管理、原理、培训等多方面的知识。第三,网络安全知识更新迅速。第四,网络安全教育要注重提高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学生不仅要掌握前沿理论,而且要能够解决现实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二、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

本节重点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模式构建两个方面阐述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构建的措施。

(一)网络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网络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大批能够在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从事技术工作的,适应警察专业化、实用化要求的专业人才,要从技术上把握网络空间的特点,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和执法业务能力。因此,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实际场景下知识的运用。学生毕业后应达到以下水平: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警务工作、法学、公安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家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具备网络安全工作的基本能力。

2、掌握网络安全监管、网络犯罪调查取证、电子数据分析鉴定等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具备收集网络情报信息、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的能力,监督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理解和分析网络安全新技术的能力。

网络安全专业培养学生预防和打击网络空间犯罪,提高执法机关应对网络空间执法和管理虚拟社会的能力。此外,本专业学生还应掌握公安学科的网络侦查和数字取证知识,以及网络情报和网络监管知识。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网络安全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具有打击、预防、管理和控制网络上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能力的专业人员。教师要结合实践案例,讲解实践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追求高等教育效率。为了提高学生在岗位上的综合能力,教师应遵循“理论教学形成的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形成的专业技能——日常锻炼形成的管理能力——岗位锻炼形成的发展能力”的主线,强化多维教育机制,将课程过程、设计过程、实践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将知识传授、实践强化和价值塑造融入教学过程,构建教、学、训、行一体化的培训模式。

1、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良好的师资团队能为优秀的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专业特色,彰显专业实力。根据网络安全专业的培养要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学生:

第一,按照培训目标要求,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网络安全专业成立了以网络基础技术、网络打击与网络犯罪侦查、电子取证技术和舆论控制为重点的四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中设组长。团队成员坚持备课、上课、集体评课。此外,以教师队伍为基本单位,做好教师培训计划。围绕公安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开展调研和教学研讨会。

第二,鼓励教师到一线进行实践培训。一方面,教师通过案件跟踪和动态实践,直接参与网络安全监测、调查和办案,提高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取证、远程网络支持或远程互动平台参与高校警务实践。

第三,建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警务人员数据库,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加强与科研院所、司法鉴定机构、网络安全产品公司、公安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邀请网络安全专家、学者,著名大师和网络安全部门精英在学校学术活动周期间进行讲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育部提出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设计培训课题,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2、网络安全专业开放式多合作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多学科的力量,开设包含跨学科知识的新课程,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功能,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通过建立适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群,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有助于解决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教师应利用校外教学基地开展实验和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模式应以技能培训为主要形式,使学生真正具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掌握安全技能和计算机网络犯罪侦查能力,有助于解决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

3、网络安全专业实训平台、仿真环境及案例库建设

为了确保网络安全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学校应该为其提供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此外,为了让同学们可以深入对专业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学校可以加强与网络安全部门的合作,共同建立专业案例库,并增进双方的学习和交流,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4、建设学生专业队伍开展创新实训活动

建立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团队。教师要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单位,开展网络安全、证书获取、自主实践、学科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的培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团队参加网络安全、电子取证等专业比赛,建立导师队伍,形成导师和骨干引导新人的培养模式。教师应邀请对本专业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团队,建立相互促进机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开展内部技术竞赛,通过内部竞争选拔优秀的人才参加竞赛,实现竞争促进学习的目标。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论

在社会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教师应注重培养适应网络安全和执法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紧密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采取“教、学、训、战”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平台建设和学生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激发,有利于提高网络安全专业学生的能力。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