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德 诸城鲁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工程施工规模大,工程施工成员多,进行施工期间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若出现安全事故,会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参照大跨度桥梁建设为案例,桥梁事故进行施工和运营时会存在失误情况,不断给桥梁结构造成损失,也会产生人员伤亡。现在,伴随技术的发展,建筑中使用桥梁施工技术越发成熟,但有时仍会出现桥梁事故。文章根据国内外比较典型的桥梁事故实行分析。
(1)魁北克大桥事故。魁北克大桥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该桥横跨圣劳伦斯河,宽度是29m,高度为104m,是现在世界上跨度较大的钢梁桥。魁北克大桥实际建设期间有两次重大事故发生。1907年发生了第一次事故,合拢两岸悬频的钢桁梁业过程中,南段部位的弦杆由于压力负荷量大造成弯曲和变形,产生反应,南段整体施工部分全部塌落,75人死亡。事故发生以后,技术人员对发生问题的钢压杆进行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对设计实行调整后,再次进行施工。而1916年是第二次事故发生的时间,对4700t的悬挂跨进行提升时,一支撑铸件发生破裂,致使悬挂跨发生滑落,13人死亡。历经两次重大事故,造成88人遇难,产生了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市政工程施工时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2)招宝山大桥事故。招宝山大桥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耗费6年时间建设完成。1998年发生了招宝山大桥事故,事故产生的原因是施工的大桥主梁发生了断裂,迫不得已对部分工程进行拆除,重建和加固,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事故原因,致使大桥主梁断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主梁的结构设计过于单一,实际截面小,受压区应力大,造成事故发生。
工程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结合不同性质,划分成人为、自然事故。人为事故指的是工程施工期间,由于人为或客观的原因产生的桥梁事故;主观原因则是工作人员未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态度存在问题;客观原因是指受到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限制,人们对与建筑隐患认识不到位。自然事故指的是由于自然界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损害,只能通过防护措施降低风险,很难避免。
对工程事故立案,施工时运用科学管控的手段,使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施工发生的概率。人们借助各类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妥善分析和改进,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能力。如果在施工期间能及时有效预测施工结构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有效对其进行补救和完善,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程施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此,市政工程进行施工时一定程度上进行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是较为重要的。
要想达到此目标,管理人员可以在施工前期对全部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要想杜绝施工人员人数多而产生的安全教育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可以借助上传下达的方式对教育工作进行有效落实。同时,把施工人员按照种类不一的工作组进行划分,选出小组长,管理人员对小组长进行安全教育,由组长对其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想要提高安全教育的实际可操作性,笔者以为,需要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有效明确安全施工规则,认真参考施工实际案例等性质,确保施工人员能更为直接的施工不当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解,以此监督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时,借助引入责任、奖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参与现场施工安全的主动性,切实增强施工管理的工作效果。在此期间,需要细化施工安全管理总体施工目标,将责任向个人进行细化。与此同时,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升级,把个人岗位职责明确进行规定。借助此类的手段,能杜绝由于责任含糊不清产生的安全管理存在失误、死角的现象,促进全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是按照施工的标准去执行操作的。与此同时,需要搭配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若出现安全问题,在进行有效处理的过程中,对有关负责人的责任进行追究。此外,要搭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部门,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能在具体施工时有效进行落实,预防管理制度流于表层。
目前,社会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有着新的要求,搭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是最重要的选择,它能对安全管理工作起到较为关键的支撑作用。
搭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时,需要对安全施工细节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具体内容如下:施工工作人员进入场地前期,需要对施工安全、消防安全、施工标准进行培训和考核工作,考核不通过的人员不能进入现场进行施工;进入现场进行施工前期需要做好安全工作,戴好安全帽,合理使用个人的劳动防护工具;施工期间有效佩戴个人防护用具,不准使用火,或者饮酒后操作;不能穿硬底鞋实行登高作业,需要穿防滑鞋进行施工;不能穿高跟鞋、拖鞋,赤身到施工现场来;电钻、电锤、电焊机等用具,需要对配电箱配置漏电设备装置,对接地保护地线进行保护;要定期对电动机具等进行详细检查,保障绝缘鞋能符合要求;穿绝缘鞋时使用电动机具,穿戴绝缘手套;施工现场使用的照明用电保证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全部电气机械不操作不施工时,需要对电源进行切断,预防烧坏设备等等;使用电动机械设备过程中需要配套使用漏电保护装置;高处施工作业时不能对工具进行上抛下掷;施工作业前需要工作人员对安全技术进行交底。
市政工程基本都是大型的系统工程,建设期间会面临与诸多单位和部门进行沟通管理工作,各个部门对市政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着不同的监管作用。进行施工时需要搭建有效的控制管理系统,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和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着紧密联系。立足信息论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的全过程,运用现场和实时测量的办法,对桥梁施工时出现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被称之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借助分析采集数据,尤其是分析内力、应力等结构数据,能对施工产生的误差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结合误差的状况和原有提出相对合理的调整措施。除领导层外,施工质量控制系统涉及专家组、项目负责人等等工作成员,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组体系
要想保障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能正常运行,需要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组织制度进行明确,搭建完善的组织系统。
市政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进行综合培养,施工单位在工作人员施工前就需做好技术管理培训工作,设计初期就需强化质量管理工作,借助对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搭建较为系统的工程施工控制系统,确保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以此有效发挥市政工程的最佳效用。
市政工程进行施工时,需要加强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工程建筑质量,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那么,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保障施工原材料是按照施工标准进行采购。对材料进行采购期间,需要专门的采购技术人员对材料的供货商进行调研检查,一定程度上选取信誉品格好的供货商,对供货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与此同时需要强化材料运输管理工作,降低材料运输产生的实际损耗,材料入场前需要进行再次验收,主要对材料的规格、型号做好登记和检查,经过验收无误的材料,才可以进入施工场地。若检查出存在不合理的材料,需要做好标识向供货商进行退换。入场后的建筑材料,需要强化保管养护工作,杜绝材料由于管理失误而对整体性能产生影响。总的来说,确保材料的质量,才能为后期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施工基础。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时,需要对物资、完结项目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对物资质量实施管理时,需要进行下述工作:对施工种类不同的项目,进行施工前期,需要认真检查物资的质量,尤其是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强度等等,保障质量符合施工需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确保设备在施工时能正常有序运行;为了杜绝浪费或者设备被更换,要统一管理物资,如借助二维码管理模式,把物资进行分类保管,按照物资的名称、类别、型号等信息进行入库,用二维码的手段进行输出,安置在物资上,当物资出入库时,都将其物资按照标准进行录入。借助此方式,能保证在库物资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浪费,为市政工程建设的总质量奠定了标准。
项目管理结束后,工作人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施工时的各项基础项目设备质量进行检测验收工作,确保全部施工环节是较为可靠的。
市政工程建设呈现规模化发展,人们开始越发关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建设,要想确保市政工作能健康有效运行,需要做好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监管工作。在具体实践中,作为企业需要强化重视,结合工程实际要求,对制度进行优化升级,制定符合要求的安全施工质量管理体制,确保工程施工时有所基础和保障。在此期间,需要强化控制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由此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是符合标准和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