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遗资源优势 助推乡村振兴

2020-06-29 13:16成永娜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乡村振兴

成永娜

摘要: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可或缺的民族文化记忆。只有充分发挥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谋划文化建设策略,才能做好乡村振兴中的铸魂工程,才能留住文化的“根”。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地区的乡村非遗资源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多元触角助推乡村振兴课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遗;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1-0021-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制订颁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是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明乡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可或缺的民族文化记忆。乡村是具有自然、经济、社会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活、生产、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种类繁多的地形地貌、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融合,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凝结劳动人民智慧而形成的道德规范、乡规民约、人文精神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正是如此,“乡村振兴不能千村一面,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依据乡村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其他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1],才能做好乡村振兴中的铸魂工程,才能留住文化的“根”。

1讲好非遗故事,凝聚乡村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乡村振兴中特色是生命,文化是灵魂,只有不断挖掘乡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才能讲好乡村故事,形成“人无我有”文化鲜明标识,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乡村精气神。

不同的地域环境、历史际遇伴随出现的是不同的文化特征。在邯郸,有以“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而著称的大名县,也有以生態环境保护较好、民风淳朴而闻名的武安长寿村,更有在1015平方公里内出现了山区、丘陵、平原三块平分秋色,地理、地貌各异,且历史悠久、遗址较多的磁县等,这些无不彰显了邯郸的历史文化魅力;西依太行山脉,风光秀丽,保留着武安市、涉县、磁县、峰峰矿区等地60余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东接华北平原,农业发达,建有著名的馆陶县粮画小镇、大名县丽君小镇、广平县健康食品小镇,全市27项国家级、116项省级、37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无不是乡村振兴中可以利用的宝贵非遗资源,只有全面规划、分类设计、深入调研,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内核,植入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乡村的文化建设之中,才能讲好邯郸的非遗故事,唤起人们对乡村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这样的乡村文化不仅有滋有味,更是满满的正能量。

2做好非遗品牌,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力

《规划》指出,乡村振兴要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要求,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广大乡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新时代的乡村也呼唤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精品,能演绎他们日常生活的活动品牌,期待成为作品的主人公。

非遗工作者只有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力,才能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邯郸以分布在全市各个乡镇的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依托,着力打造乡村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峰峰磁州窑,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制品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邯郸市群艺馆大胆运用大名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草编的编制技艺融合磁州窑的艺术元素创编了磁州窑舞蹈,常年活跃于文化舞台之上,原创歌曲《窑火千年》将磁州窑文化编创为大型情景诗歌乐舞,通过诗歌、音乐、舞蹈等形式展现磁州窑千年窑火不断、薪火相传的传奇故事,荣获河北省第十二届“燕赵群星奖”;永年吹歌,悠扬千百年,吹出了人间的喜怒哀乐,永年通过举办中国吹歌节,吹响大江南北,成为国字号文化品牌活动。由此可见,乡村文化的特色化、差异化才是实施文化振兴最根本的力量,非遗就是要充分利用这种特色化、差异化为乡村创作文艺精品、打造文艺品牌,争取实现一地一品牌,让这种特色文化符号成为当地的文化代言。

3发展非遗产业,激活乡村文化生产力

乡村振兴,是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生活富裕才是根本。乡村文化建设既可以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又蕴含着强大的生产力。

3.1以文融旅,发展旅游业

发展乡村旅游,要用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2018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整合,标志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在全国拉开了序幕。非遗工作者常年深入基层开展普查、调研、演出,最了解乡村人土风情,最能全面掌握乡村的文化特色,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可以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贯穿其中,形成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近年来,邯郸积极挖掘乡村文化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一批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胜地,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邯郸文化带,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涉县娲皇宫,流传着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动人故事的京娘湖,“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河北涉县129师、涉县“中国太行红河谷”,建于元明清时期并保存完好的广府古城,武安伯延镇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磁县花驼村等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正是这些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资源,每年吸引了国内外8000万游客的到来,直接带动了当地酒店、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2以文扶贫,发展“非遗+”产业

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在农村。在全市2个全国贫困县、4个全省贫困县的脱贫过程中,非遗工作者积极探索采用生产性保护的措施开展非遗脱贫工作。2018年年初,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原邯郸市文广新局)与市工信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邯郸市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推动邯郸传统工艺项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市掀起非遗助力精准脱贫,传统工艺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新浪潮。“农民足不出乡即可充分就业的产业振兴,才是真正的产业兴旺”[2],国家级贫困县大名县长年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多种农作物,大名依托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名草编,探索出“传承人-公司-基地-农户-贫困妇女”家庭分散型非遗扶贫运营模式,国家级传承人王群英负责向贫困户提供编织品项目及草编原材料,对产品按质计酬,计件回收,利用全县8个农村草编传承基地帮扶100余名贫困妇女脱贫,带动1000余名农村妇女利用草编增收。

截至2019年,邯郸市拥有市级以上传统技艺非遗项目1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5个。这些传统技艺项目、生产性示范基地大都在乡村,可以引进社会资本,搭建平台,帮助非遗项目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3.3以文赋形,发展文创产业

文创产业的发展在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让乡村沉睡千年的文化宝藏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乡村绚丽多彩的文化资源是文创产品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但是当前的乡村,文创产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时非遗工作者应该有前瞻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条件让乡村文化符号以不同的形式融入经济发展之中。以永年广府古城为例,永年古城被完整保留下来,城内店铺林立,古香古色,旅游业在邯郸也是小有名气。但文化元素不足,永年是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游客走到广府古城更多的想看到永年文化,若把永年木板年画、太极拳、吹歌、木雕、壁画等文化元素以文创设计、文创产品的形式融入到古城内的店铺、餐饮、民宿之中,应该达到“让看得见的文化留住外来的客人,让留下来的客人传承这些文化”的效果。

“中国手工艺有着丰富的传统资源,甚至也不缺乏创意人才,缺的是对工匠精神的坚守”[3],文创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艺术家的关心支持,也许在我们的眼中只是一个传统的麦秸团扇,而在艺术家手里就可以转化为居家装饰品,一个黑皮冬瓜可以化身为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发展被我们忽视的遗产价值、文化之美。文创业发展之初,文化馆要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提供场地、引进资金、招揽人才,为文创的发展出谋划策,用文创激活美丽乡村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2):55-56.

[2]刘奇.乡村振兴本质是小农户的振兴[J],中国发展观察,2018(z2):15.

[3]邱春林.手工艺承载的文化传统[J].艺术评论,2017(10):33.

(责编:王锦)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传承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