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传斌 李琳
摘 要:近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民间,国学教育作为一门“显学”,已经热了几十年了;在官方,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陆续发布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大文件。然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民间常称“国学教育”,二者涵义基本等同)具体实施过程中,重德育而轻文学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今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中,应当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在继续发挥德育功能的同时,文学教育功能也要尽快恢复、强壮起来。
关键词:国学教育;德育;文学功能;古典诗文
一、“国学”涵义之源流
“国学”一词,所由来远矣。
《周礼》已经提及:“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然而,此时的“国学”,正如孙诒让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此即指的是国家级别的学校,这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我们目前所提的“国学”,主要是与外来之学相对应,亦即“吾国之学”,是在“西学东渐”的近代才提出来的。自此以后的“国学”,与我们现在热爱传统文化、坚守传统的人士所谓的“国医”、“国诗”等词相类,其涵义基本固定,而其涵盖甚广,主要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简单说来,所谓的“国学”,本来指的是国家教育机构,后来慢慢变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学教育”,可以说基本等同于官方所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深圳宝安,在传统习惯与现实需要的双重原因下,“传统文化教育”一般也称为“国学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官方,相关的提法一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不提“国学教育”。
二、国学教育“重德轻文”的现状
注重社会功能一直是我们古典文学文化的传统。文字既有“载道”的功能,其所载之“道”自然当予以重视。且不说显然以经纶天下为主要目的先秦诸子之书如《论语》、《韩非子》、《墨子》之类,以观今鉴古、资于治道为目的的《贞观政要》、《资治通鉴》之类,更不用说以记录技能为主的百工之书如《黄帝内经》、《齐民要术》、《梦溪笔谈》之类,即便是文学的源头《诗经》,在汉代经学家眼里,其社会功用亦大于文学功用:“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在这个重教化的传统浸染之下,后人读国学,自然无法忽视其所载之“道”,亦即现今我们学校所惯称的“德育”。现今我们如春风吹拂大地的国学教育,从各地公办学校到私立学校,到读经堂、国学堂、新私塾,乃至一些公司企业,琅琅书声中传递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膜拜,对“仁义礼智信”等等传统美德的尊崇与继承。必须承认的是,当前物质文化高度发达、人类物欲极度膨胀的社会发展现状下,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道德水平滑坡的中国,通过国学教育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在学校德育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从娃娃抓起,不但不为过,而且可谓当务之急。
然而一个必须正视的实事是,当今中小学校的国学教育,德育几乎是其唯一的主题,而德育资源的来源,也是相当的狭隘,甚至可谓到了言必称《三字经》、《弟子规》的地步。鼓吹读经者这种将蒙学读物地位无限拔高,加之视野狭隘、眼中只见“三百千”而不知有诸子百家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使得国学教育陷于庸俗。另一方面,在当前全面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的同时,国学教师的国学素养令人担忧。很大一部分教师传统文化典籍涉猎不广、阅读量少,很多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闻所未闻,其写作功底基本停留在中学水平,不会写文章,不会写信,甚至连一篇简单的新闻简讯都写不通顺,写出来的东西简直不忍卒读。很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期间,日本友人向中国捐献救援物资时所附带的中国古典诗词名句赠言,引发了中国人的震动。中国人“言之无文”的现状,确实值得我们国学教育工作者深思。
三、国学教育应“德才兼备”
愚以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国学教育(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改变过去德育单腿独大、只手遮天的局面,实现“德才兼备”。这里的“德”,自然是德育;“才”,就是文才,更具体一点说,是指古典文学的修养。国学教育的文学教育功能,应当尽快恢复、强壮起来。
《左传》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再有思想、思想再深刻、再高瞻远瞩,若不能很好地写下来、表达出来,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湮没无闻。不会写文章的教师,无法切身体会文章作者创作过程中的甘苦,在面对文章的时候自然无法真正深入其中、无法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课文、鉴赏文章只能是隔靴搔痒,或是自以为是。“孔门四科”中本就有“文学”一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所以,能说会写古典诗文,应当是国学教育的最基本目标——起码是之一。
国学教育,要教授一点古典诗文的欣赏技巧,亦即让人懂得欣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色。要欣赏不同文体,必须先了解各种文体的根本特征。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里“本同而末异”之“本”,应是指“文以载道”的文学功能,亦即谓文学都是记录事情、表达情志、阐述观点的。比如说,奏议是群臣与皇帝进言提建议出谋划策,要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得“雅”,不能满纸粗言秽语或俚语俗话;书论是向别人讲道理的,所以得论点正确、论据充分、以理服人;铭诔要记录事情、事件,所以要实在、尊重事实;诗赋可以说是纯文学作品,以形象打动人,所以不妨辞藻华丽,可以极尽铺排之能事。而讲授古典诗文,更加需要讲清楚其形式特征,不能来来去去就仅仅是分析思想主旨。
国学教育,也要教一点古典诗文的创作“技术”,亦即让人懂得表达。曾有人对于写诗的作用作过很生动形象的表述:“写得好不好,有天赋的成分在其中;会不会写,完全是技术的问题。”平时请客吃饭(比如生日、婚姻),能否用漂亮的小楷书写一张“纯手工”的請柬来邀请别人?更进一步,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高了,村里修祠堂、修路、修公馆,工程竣工了,请你写一篇文章“碑记”记录盛事表彰善举勉励后人,你会写吗(有机会把你的文字勒碑刻铭,永垂不朽哦)?新春佳节要到了,你能不能自己撰写一副符合自己家特点的有个性的春联贴门上,而不是只能去市场上买那种印刷的内容数十年如一日的“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最后连孰左孰右都分不清只好胡乱贴上去了事?
可见,懂一点古诗文的创作“技术”,简直太重要了,不仅能给自己挣点面子,有时候甚至能为国争光呢!
四、结语
国学教育,因其所使用的对象是“国学”,也就是我们国家、民族过去的文化,因而龙蛇混杂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实施国学教育,就要去芜存菁,在当代社会形势下与时俱进发挥国学教育德育功能和文学功能。要做到去芜存菁,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有哪些家当,然后才能谈批判。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煌谈论中医经方的传承,提出“作为经方家更重要的是先弄清‘是什么,然后再探索‘为什么”。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当然也应该是我们教育者实施国学教育应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刘毓庆.国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黄煌.经方的魅力——黄煌谈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