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儿慢慢开

2020-06-29 15:46廖彩帆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脚步眼神整理

廖彩帆

吕叔湘先生曾做过一个比喻,他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记录,摘引如下:“最近听吕叔湘先生说了个比喻,他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叶圣陶《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万物都有季节轮回不能背离,而我们面对的是孩子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更需要发挥“慢”的艺术,静待花儿慢慢开的教育观念。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我们似乎开始把“快点”不自觉的作为了口头禅。可社会现实也的确如此: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甚至从女性准备怀孕的时候开始,家里的人就都陷入了一种模式“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精神上都不可以输。成人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儿童亦是如此,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探索、体验这个世界。有时候也可以理解家长的心理,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呢?起跑线又真的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吗?其实他本可以在这里慢慢享受成长的每个时刻,可是时间不等人、学习不等人、同伴更不等人。于是乎,成人迫于无奈也好,着急也罢,开始转变成为“催促王”,只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了,让他可以快一点,快一点,再快一点!

作为教育者应该深知 “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经常读的一本书《静待花开》,真正的让我们慢下来,静静的等待花开的瞬间。虽然这开始过程有些难受,但有成效后成就感却加倍递增。班级里的小朋友,在自理能力上真让人是操心不少。增减衣物、叠衣服这些基本的能力都很弱,每当小朋友热了,得由老师一个个去检查提醒才会脱衣服,脱衣后,收、拿问题全是班级保育老师一手包办。每当我要让小朋友自行整理时,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不会”、“快点快点”、“放在这儿,我来给你叠”、“时间来不及了”等等这样的声音……看着孩子们的无辜的眼神,看着老师超强的“责任心”,不经常常会开始担心孩子们上小学后的生活该会是怎样?有多少次孩子们本是想自己动手完成一件事情,有多少次孩子是被催促的“快点”变得急躁而放弃,有多少次孩子是被时间问题而失去了自己整理的权利?于是,学会做一名“懒老师”,给孩子们说:“没关系我等你、我不着急、自己的时间自己掌控、我相信你、你可以的、你先试一试......”让孩子们自己来做,待他们自己来完成。当然还要为小朋友建立一定的时间观念,做事情时还会告诉小朋友还剩下多少时间,或者说:“请你自己听音乐完成事情。”如果没办法按时完成一件事,必然会影响下一环节,慢慢的孩子们会学会调整自己的时间,聪明的小朋友是不会听到音乐就开始着急整理,而是会听音乐计算时间。

在慢慢影响下,老师越来越“懒”孩子越来越“勤快”,我开始看到孩子的自我整理中自信、喜悦的眼神,开始看到老师放慢脚步后的更加耐心。便开始想象如果当初并没有慢下来,现在的他們会整理吗?他们的自理能力会不会越来越弱?老师会不会还是一味地疲劳不已?其实,“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是一个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事情,若只是“耐心等待”或“着急催促”,结果往往都是欲速则不达。

能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其实孩子完全可以自信些的,其实成人完全可以多等待,多给孩子鼓励的。请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孩子,用正确的心态来引领,让他在自然发展规律下静静生长,而不受外界刺激被拉着行走,或许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他。为何不放慢脚步看看他的世界呢?何必成为孩子不喜欢的不停催促的人呢?

放慢脚步来看见了你的世界。在这个班级里,你的自由、无规则、坐不住、无礼貌……是给我们最大的困扰,连你家人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是这样的”“从小喊他就不答应”“你又不听话哇”“你今天怎么回事呢?”每天下午放学想与你奶奶再多沟通时,你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奶奶叫走,甚至连放学时看我们的眼神也都总是不自在的。慢慢在观察中看到你每次捣乱时眼神中总带有渴望被关注,看到你每次见同伴来和我们亲近时眼神中总带有羡慕,看到你每次见我们试图和奶奶沟通时眼神中总带有恐惧,看到你每次想当小老师时眼神中的期待……蹲下身来,开始理解你发出的信号,慢慢清楚你每次的捣乱都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你也想来和我们撒娇求抱抱,你也想我们向奶奶称赞你的进步。我开始无数次的放慢我的脚步,蹲下来看你的世界。可似乎这开始的步伐真的很困难,你不清楚我的态度,你不清楚的我的表达,你把我一次次慢下来看你的世界这种行为,理解为我在和你开玩笑,你一次次试探我的底线,甚至“你能不能快点长大”这句话也不知道在我脑海里浮现了多少次。然而在一次和你交流中,我似乎才真正地开始看到你的世界。你告诉我说“我没有妈妈,妈妈走了。”这在成长过程你中既缺失母爱,也常常被忙碌的父亲给遗忘,身边只有一位“你要当乖娃娃”的奶奶,所以现在你总是被遗忘、被打击的。我便开始抓住你最软弱的一点,给你真关心、真爱意。一点一点地抓住你每次的进步瞬间,开始信任、鼓励、赞赏、陪伴……

很幸运现在活动中你能收能放,可以明白的我给你的眼神,可以在完成一件事后能够大胆的向我展示,你会在下午放学时开心地告诉奶奶今天你做了什么,你睡午觉不需要我们陪伴提醒,你也会到我们旁边来撒娇求抱抱,看到你回馈与我们的信赖。等待你的成长,这个过程也只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剩下的还要看到你行走出自己的节奏。

慢慢等,静静待,是一种信任的态度。信任是最基本的源泉,放开自己的手,让他自己去创造。智慧是最向往的高楼,积极引领让他自己去攀登,不要用自己的步伐与思维,而不喜欢孩子的世界,不要以自己的温度来为孩子增添衣物。让他拥有自我的调节能力,拥有自我的节奏步伐,拥有自我的敏捷思维,才是作为监护人,作为教育者最希望看见的。

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来,不要急。孩子有权利去探索世间一切新奇的事物,放慢脚步去聆听,纯粹的孩子会让你感受身边的美好。成长只能是缓慢的,缓慢在植物那里是成长的基本准则,因此“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所以给孩子一个属于他的节奏,与孩子相伴,我们一起静待花儿慢慢开。

猜你喜欢
脚步眼神整理
生命的顽强
空洞的眼神
我敢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借你一双慧眼
秋天的脚步
整理“房间”
旅行督着梦的脚步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