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职生在农业生物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2020-06-29 19:31司文淑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职生创新能力

司文淑

摘 要: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和输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基地。农业生物作为种植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农业生物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职农业生物学科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培养中职生在农业生物学习中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农业生物;创新能力

引言:

农业生物技术是中职学校种植专业的基础课程,比较注重实践和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的拓展新领域,未来就业后能够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中职学校的师生必须改变观念,积极革新课堂内容,在农业生物课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当前中职农业生物学科的发展现状

(一)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陈旧

在当前的中职农业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的还是陈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不间断的讲,学生边听边记笔记,然后通过练习题来进行训练提升。虽然农业生物学科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程,但是实验时也是以教师演示和学生模拟为主,没有实现学生的自主操作。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很难活跃起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很不利。

(二)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热情

当前中职学校的规模在扩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中职学校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所以很多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多学生在上课时,连听懂课程内容都很难做到,并且由于学习困难较多,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热情,不能做到自主思考,更难产生创新思维。

(三)师生缺乏交流,学生自主意识难以发挥

在当前的中职农业生物课堂中,多是以教师讲为主导,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中职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不敢自我表达。而教师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在课上会持续讲课,无形中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渐渐地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意识难以发挥。因此需要教师主动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目前在建立良性沟通模式方面,很多教师做的还不到位。

二、培养中职生在农业生物学习中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很多中职学生因为文化课的落后,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但是处在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又比较敏感,自尊心很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顾及学生的感受,在讲课时要注意内容量和难易程度的控制,从简单基础的开始,让学生能够轻松入门,产生学习热情[1]。并且要注意多种方式的鼓励表扬学生,消除学生自卑、厌学的情绪,让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替代枯燥的讲授,让学生能够充满趣味的学习。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才能逐渐培养创新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课程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微生物概述》时,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大小形态和生活史。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微生物,这样的方法比单纯的讲更能引发学生兴趣。

(二)丰富课堂环节,培养发散思维

很多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过于急切,要逐步的进行训练。教师应该丰富课堂的环节,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引导学生创新。首先教师应该将更多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填表格、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来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在习题训练时,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比如在学习课程第三节《植物组織培养操作技术》的内容时,教学重点是灭菌和消毒的区别及无菌意识的树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自主讨论,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出灭菌和消毒的区别以及常用的灭菌方法。然后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安排学生探究植物组织培养环境如何进行消毒灭菌,让学生通过学习的内容总结出多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扎实的掌握课程重点内容,还能够学会通过合作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创新能力的养成打下基础。

(三)充分利用实验,锻炼创新能力

农业生物技术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的实验环节,以往多是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观看记录;即使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也是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学生在实验课上很难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不利[2]。因此,教师在实验课上应该多让学生进行实践,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能够让学生从失败中积累经验,也是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第三章第二节《农业微生物分离技术》时,要求学生进行土壤中细菌分离的实验。在实验课上教师只需要给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和重点,剩余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或者小组合作进行,去何处进行土壤采样、如何进行样品处理、最后分理出何种细菌,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这样学生做出的实验结果各不相同,会对实验产生自己的看法,这也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业以及相关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改变,对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愈加重视。因此,农业生物课程的教师必须明确把握住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共同构建有创新氛围的课堂。并且教师应该把握好在课堂上的引导者身份,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使中职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中,变接受知识为发现知识,培养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意识,为将来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佟云杰[1]. 关于中职种植专业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1):1-1.

[2]卢家祥. 中职\"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33):261-261.

[3]武小彬, 武海涛, 贺之花. 农村中职学校创新型课堂教学策略及实施效果[J]. 河南农业, 2018, 000(006):34-35.

[4]周国英. 浅谈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 616(12):86.

猜你喜欢
中职生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太极拳文化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