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2020-06-29 19:31吉利杰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体育教育素质教育

吉利杰

摘 要:原本的应试教育理念已经与社会发展脱节,素质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新课改的工作也逐步深入。本文里笔者就我国常见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的核心素养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得出一些可行性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教育;身心健康

引言

众所周知,小学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数量,而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合理合适的教学途径,促使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的生活习惯,使得其能够树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诸多课程教学中,体育学科有着其特殊的重要性,在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运动常识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外,体育运动在团队意识培养、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建立上都有重要作用。

1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1.1 健康生活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体育课充满趣味,使得他们可以体会到运动带给自身的乐趣;常识是最好的智慧,通过普及一些体育运动和比赛的基本规则,使得他们获得一定的体育常识,不但有助于科学的体育锻炼,还可以更加好的观赏体育赛事。

1.2.责任担当能力

体育课的集体性和竞技性,使得可以通过体育课程的设置,帮助学生们建立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其团队荣誉感,培养其责任担当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责任担当能力,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取得突破。

1.3.身心素质

体育课的教育不仅仅要注重运动素质的培养,即使得学生从体育运动中获得一定体育活动的能力,还要着重关注是学生的健康素质,这个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 现存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1 体育教育一再被忽视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来很多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学校还是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内核,只把眼光盯着考试科目上的课程,而一再的忽视体育教育。更有一些学校的体育课时设计太少,达不到学生所需要的必要的锻炼时长,甚至于一些应试考试科目的老师堂而皇之的占用体育课堂,并且告诉学生们——他们那个运动成绩优异的体育老师又生病了,使得学生体育学习更是一再的被压缩。并且还会给学生们带来运动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观念。这样一来,会使得学生从心里厌恶体育锻炼,难以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2 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第一是人员数量不够,经常是一个体育老师一堂课负责两三个班级,甚至是一整个年级的课程,有时甚至会横跨几个不同的年级,使得老师一堂课的时间基本是都是在查看几个班级的人数够不够,根本无法在教学实践中抽出精力来进行教学创新;二是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够。体育教学实践中,最关键的在于如何科学的运动,而不是盲目的瞎跑瞎跳,将运动科学融合到体育教学中来,是小学体育教育必须做出的改变。这样的不科学运动,虽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代价是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有些损伤还是不可修复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科学的体育运动方法,精准的掌握运动的量和度。

2.3基础建设滞后

有些学校的操场已经用了十几年,而操场上的篮球架、足球门、单双杠等体育设施也是经历了十几年的风吹雨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教学的進行离不开一定的训练器材和训练场地。这样下去,学生们无法真正的体会到体育的乐趣,而且还这些老旧的场地器材还极容易损坏而使得学生受伤。

3 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案

3.1.师资力量的加强

一是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配置足够的体育教师,使得老师可以更加好的照顾和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错误和成长,让教师能够更好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体育运动课程,更加着力于体育教学的特色创新中去。;二是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提高进入门槛和体育老师定期业务培训两方面,一方面严把体育教师入口,另一方面狠抓体育教师素质提升。

3.2.注重差异化教学

只有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才能够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既能够令学生快速有效的学习学会各项运动技巧,又能够保证各种不必要损伤。全面的体育教学应当分为两部分:一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运动观,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重视运动的同时,也要做好运动常识的教授;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推行差异化教学。不同强度、不同项目的运动,在同一堂体育课上,同时进行。让学生在各自喜欢擅长的运动中找到快乐。

3.3.教育资源的倾斜

一是让学生有地方运动,修缮和扩建学校运动场,使得学生能够在同一时间共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二是装备升级。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好的活动器材,可以使得学生有更加良好的运动体验,以及更加安全的保障。

4 结束语

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阶段,学校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使用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使得学生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并逐步树立起终身体育运动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正中.中小学体育课程疾病及其诊治研究[J].教学方法, 2015(10):8-11

[2] 宋军.浅谈运用科学方法锻炼身体[J].内江科技,2019(7):15-18

[3] 董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J].体育教学,2017(3): 4-9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体育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