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高小孛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2020-06-29 07:51谢小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9期
关键词:叶圣陶习作作文

谢小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学习与生活的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一、习作指导贴近学生生活,让掌生愿异

学生作文的取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多彩的生活,每天都在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生活本身蕴藏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写作材料,要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深入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一)突破作文时空,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

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作文课。于是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作文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让我们的作文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例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多彩的生活。

(二)关注学生情感,让作文活化生活积累

在一次课间,与几位学生谈话,发现他们对老师的教学行为有很多看法。我就引导学生以《假如我是老师》为题作文,把自己心目中老师介绍给大家,这次他们有感而发,作文内容具体,感情强烈。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教师往往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作文才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

二、巧导激活学生创作激情,让掌生能写

一堂作文课,能否激发学生的作文欲,与语文教师设计的“导写”有直接关系。题目一出,不导就写,对多数学生来说,是苦差事。因此,导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所谓导写,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导”,就是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所以必须借助教师的疏导,使之文思涌来。例如,在想象作文《20年后的……》教学中,一教师就是首先向学生“诉苦”:每天早上起床后总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早饭,洗衣服,时间不够用,要是家里安装了机器人保姆,定时完成预定的工作,那该多好啊。学生一听,笑了,也纷纷应和。此时,该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里刹时热闹起来,有学生说要一支“电子纠错笔”,发现写错别字马上会发出警报提醒你:有学生说要一本“感应字典”。只要你把这个字的拼音或者字型写上去,字典马上会把这个字的相关信息显示出来……讨论还在进行,这时,该教师板书了作文题目《20年后的……》,说:“同学们。或许我们现在设想的,20年后都已经出现了,到20年后的世界里去把你想要的东西拿过来吧学生疑惑不解:“老师,今天的作文写这个7”该教师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就看见学生们面带笑容,欣喜地开始今天的习作。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我们教师巧妙安排的“导写”中,学生写作的激情得到激活。

三、实施自主分居动态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评价不仅要有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还应该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求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当前作文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自评互改,让学生对作文积极参与。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要求: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而我觉得这把衡量作文教学的“标尺”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老师,又危害学生,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叶老的教导让我尝试着让学生评改,把作文的评改权交还学生,在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发挥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并从中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的真味。叶圣陶先生是這样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在初次的尝试中,我看到了学生习作中的“取长补短”,我也看到了这样的评改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二)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希望。习作等第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第评定,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习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学生若再作修改,习作还可以再作评定。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对于作文后进生来说,给了他们很容易的“得优”的机会,对自己的习作充满希望与信心。

总之,把生活引人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将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生活的润滑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泪泪地流淌,学生的作文也会闲现生命的光彩、思想的火花。

猜你喜欢
叶圣陶习作作文
霜的工作
燕子,住下吧
习作展示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