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梅 樊玉杰 唐文献
摘 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一项新事物。以机械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平台建设和课程改革等多方面,探索和实践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机械工程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part-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emerges rencently. Tak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time graduate students as an example, the training mode of part-time graduate students is explored and practiced from the aspect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programs,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part-time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degre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教育部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综合管理的通知》,其中指出研究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应协调发展。自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研究生进行统一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与全日制考试参加一样的国家统考,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1-2]。新政策的执行给培养环节增加了很多问题,例如,我院研究生的基础课程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而非全日制学生零散地分布在各个专业,且其中一部分人白天还要上班,针对个别学生单独组班上课事倍功半,如何统筹安排?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往往会选择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新问题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转化成工作中曾遇到的问题并解决,因此能保障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作为本科应届生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生,往往专业基础不够扎实,不能凝练出行业中有应用前景或实际工程价值的问题,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将如何保证?
通过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总结与分析,本文从培养模式、平台建设和课程改革三方面探索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范畴、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适应时代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3],是为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它着眼于加快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的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并通过提高在职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我国企业的自身实力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外在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不仅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还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4-5]。作为学徒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德国在职研究生教育无入学时间的限制,也不设入学考试,导师的指导在组织管理上处于绝对核心地位。美国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更为重视课程学习,尤其是基础理论的学习,确保了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在职研究生要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跨专业思考实际中的工程问题。英国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为协作式,表现在其教育模式是由大学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完成,导师团队承担的是在职研究生培养,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自行选择相关领域进行学习,论题根据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确定,并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案和计划,围绕计划进行试验研究,收集数据完成分析,最后撰写论文。日本的在职研究生是教学式培养模式,体现在对生源质量的严格控制,将在职研究生放到研究室从而对其进行过程管理,在参与实践课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并有严格的评估制度对培养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在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以往的工程硕士有所不同,其生源主要是由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组成。以往工程硕士都是在职研究生,在职学习是他们最根本的特点。新政策下考生有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社会工作人员两类生源,出现了应届毕业生在职、应届毕业生非在职、往届毕业生在职、往届毕业生非在职四种类型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其生源的多样化必然使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
1. 现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论文撰写、学生管理等,不能满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2. 目前高校教学和专业前沿领域的最新知识、信息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不能完全合拍,不能满足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新材料、新工艺、新创造等的要求。
3.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原始学业动机分为谋求事业发展型(在职人员)和寻求就业机会型(非在职人员),不同的学业目标需要不同的培养侧重点。
二、机械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
机械工程学科围绕学校“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办学定位,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规划;紧密跟踪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技术,不断凝练和适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依托船舶及海工装备行业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海工装备数字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船舶装备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船用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集成、精密微加工工藝与绿色可持续制造技术、船舶设备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等五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了解机械工程的学科前沿和动态发展,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能够独立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程实施及管理等,都将是本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任务。
(一)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历学位证书与工学硕士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更侧重于工程应用。不同于科研创新型人才,工程建设部门、工矿企业和公司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将是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其最大特点是获得学位者有明显的职业背景,并不是一定从事学术研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不能直接套用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只强调理论与学术水平,要重在工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培养计划的制定要与行业工程背景紧密结合。根据企业对人才知识体系和能力的需求,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
我校机械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将贯彻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专业实习不少于6个月,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年。在不少于36学分总学分中,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实践课程不少于4学分,专业实践不少于6学分。每个学生采用双导师制,实施联合指导。学校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企业导师主要是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
(二)基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建设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平台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根本目的是把高校智力资源引向企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它与企业通过改善自身的资源配置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质的差别。要实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目标,需要相关的内、外部环境支持,通过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支持体系,保障工作站的正常运行,不断改善企业技术结构,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同时,优秀的管理体系是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的保障。因此,建立主要包括:组织管理、绩效评价、权益分配、资源共享及信息沟通等多个方面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是解决非全日制专业硕士规范教育的首要问题。
培养模式建构由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来自于各个行业企业,对开展实践环节的训练难度较大,为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在职的非全日制学生,我们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在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所在企业开展专业实践训练;二是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论文放到学生所在地或就近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实施。我校积极开展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工作,截止目前,我院与省內张家港、常熟、镇江等地区规模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18家,涉及机械、材料、自动化控制、电子电器等多个行业。
(三)构建“线上线下”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改革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学习任务以及教学资源和相关作业练习数据文件等,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根据网络课程不同版块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如预习、拓展、网络考试、提问和讨论各版块的考核在总权重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各版块打分的标准。非全日制学生可以不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支配零散的学习时间完成课程学习,教师可以随时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远程指导。例如《高等机械设计》课程建有网络平台,如图2所示,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外进行深入的学习,实现广度和深度的扩充。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习兴趣,确定重点内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完整系统地掌握各知识点的内容,为讨论交流做准备。
同时,调整线下课堂授课方式以便与线上学习有机结合,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分组讨论线上所学内容,通过讨论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增强团队协作精神。这样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主动学习,课前积极预习,提高高等机械设计课程学习效率。推动研究生课程微课程网络资源共享,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机械设计方法、理论及实践知识,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机械工程人才。
三、结束语
总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提供学位教育的终身学习。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平台建设和课程改革等多方面,探索和实践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杨斌.亟须激发活力: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7):49-53.
[2]高一华.关于新政策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建议思考[J].高教学刊,2018(9):191-193.
[3]鲁祥友.新政策下提高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9,37(4):98-100.
[4]邱灵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及比较[J].宜宾学院学报,2011(2):113-116.
[5]董俊虹,等.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