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琦
摘 要:《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组诗是歌德晚年诗歌的代表作,反映出了中国文学给歌德带来的启迪和影响。本文用新批评的“悖论”“含混”方法来分析歌德的《中德晨昏四季杂咏》,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歌德在仕途、爱情方面的思想感悟。
关键词:《中德晨昏四季杂咏》;新批评;含混;悖论
《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以下简称《中》)组诗是歌德晚年诗歌的代表作,它是歌德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国文化的结晶。这组诗不仅反映出了中国文学给歌德带来的启迪和影响,也反映出了歌德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解、共鸣和接受。[1]他先后创作的《西东合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标志着“世界文学”构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组诗内容与英美新批评理论
《中》包含長短抒情诗和格言诗共十四首,诗中大量运用比兴、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的手法和花园、绿野和东方的意象群,营造出恬淡、明朗、清新的诗歌格调,表达自己对于爱情、仕途、友情和人生的感悟。从季节方面来看,第一到第五首为春景,第六到第八首为夏景,第九到第十一首为秋景,第十二到第十四首为结尾论述;从内容主题来看,第一、第十二、第十三和第十四首诗的主题是仕途与归隐;第二到第八首的主题为爱情。
新批评,即英美新批评派,西方现代的文艺理论流派,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于英国,50年代在美国形成,其得名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著作《新批评》,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坛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英美诗歌批评的范式。“含混”是英美新批评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术语,是由英国诗人、著名文学批评家威廉·燕卜荪引入的。含混,也称复义或多义,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却蕴含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味。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的《文学术语汇编》把“悖论”(Paradox)解释成“表面看来是逻辑矛盾或者荒谬的陈述,结果却能从赋予其积极意义方面来解释”。[2]
二、运用新批评方法进行诗歌分析
2.1仕途
第一、第十二、第十三和第十四首诗的主题是仕途与归隐使用新批评的“含混”术语来解释这一仕途与归隐的主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四首诗,诗人想象遥远东方的满大人的生活。满大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于听从、实行皇帝的命令,每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但是满大人像中国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一样,诸如陶渊明、李白、杜甫,既是官员,又是诗人。但是满大人因为每天的繁忙的政务抽不出身来,不能尽情享受自己的人生。恰逢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满大人瞬间诗意大发,反问自己,为什么要留在北方帝都之中,为什么不在绿野之中纵情饮酒赋诗、酣畅淋漓,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幸福?另一方面可以这样来理解诗歌,歌德实际上是在写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歌德于一七七五年应邀到魏玛,辅佐年轻的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五十二年的为官之路历任公爵的枢密顾问、首相、大臣、剧院总监,歌德在写组诗之时,对魏玛小宫廷中的政事和可以说已经极为厌倦,他向往的是宁静和自然。
2.2 爱情
第二到第八首的主题为爱情。用新批评的“悖论”术语来对这几首诗进行分析。首先是春天的相恋与夏天的爱而不能之间的对比矛盾。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七首诗表达的都为与情人热恋的画面。如百合、似银烛、洁白纯洁的水仙花与镶着红红的边儿炙热的水仙花形成一组鲜明的对比,诗以百合的洁白、纯净的蜡烛和星星来比拟水仙的颜色和形状,进而用一系列表示火焰和明亮的词来喻指它所蕴含的热情和激情,构成了水仙纯美典雅、内蕴激情的形象。草地的风景像天堂般美丽,云开日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甜蜜的情人又可以在一起。第五首从旁观者的视角、第七首从作者本人的视角来描写与情人的甜蜜热恋。而第六首描写的是与情人分离,甚至连偷窥都不可以。情人居所前的大树为“我”窥视情人提供了便利,但当树叶越来越密,“我”不仅不能透过大树窥视,大树反而将情人的居所遮掩了。春天里爱情的甜蜜已经不复存在,“我”只剩满腹惆怅。夏天本是春天的继续,是开始之后的发展繁盛阶段,但在诗中夏天带来的改变却给爱情带来了阻碍,使得“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对情人遥望[3]。
然后是同少女相爱与同花相爱之间的矛盾。第二首到第八首诗都描写的 是与少女相爱,但是在第十二首诗中作者却说与花相亲,代替娇娘。作者首先说与人相爱,之后又说不要娇娘,只要艳丽的鲜花,这样看似前后形成矛盾,但是实际上却表达了他爱而不得的情感。歌德一生多恋,晚年依然如此。一八一四至一八一五年,他与玛丽安娜·封·威勒美尔相爱,这体现在一八一九年出版的《西东合集》中。一八二三年,歌德在卡尔温泉和玛利温泉又爱上乌尔利克·封·列为错夫,此时诗人已七十四岁,乌尔利克才十九岁,这样的感情除去相思之苦以外当然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诗人借用遥远的东方来描绘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恋人所居如在遥远的东方,在那遥远之地他才能见到她的身影,能与她抛开重重阻碍在一起。这组诗将恋情与对东方的想象揉合在一起,将花园场景与想象中的东方场景联系起来,使组诗的空间无限扩展,表达了期待爱情、思念情人,但是爱而不得的苦闷。
参考文献:
[1]杨武能. 歌德和他的著名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J]. 名作欣赏 1987 (1).
[2]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11.
[3]曹霞.《中德四季展昏杂咏》(之八)的译文鉴赏[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