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
与其说是写“我与婚家的故事”,还不如说是“我们一家三代与婚家的故事”。我父亲是这本杂志的忠实粉丝;成年后的我从《婚姻与家庭》杂志里获益多多;去年夏天,14岁的儿子在这里发表了他的处女作。
今年春节回老家,和母亲一起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我突然发现了几本20世纪的《婚姻与家庭》杂志。记忆的闸门“砰”的一声打开了……
第一次看见《婚姻与家庭》杂志是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十多岁。在镇政府工作的父亲订了两本杂志,一本是《半月谈》,另一本就是《婚姻与家庭》。《半月谈》开本小,里面的字也小,排版密密麻麻,父亲说那是给大人看的,所以我从没翻过。《婚姻与家庭》开本大,封面很好看,我总想把封面剪下来贴在橱柜上,却没一次得逞。还记得有一次我刚拿起这本杂志,父亲马上就喝令我放下。“等你结婚了再看!”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父亲当时的严肃表情。
当然,同样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父亲看《婚姻与家庭》时的专注,有时他会把母亲叫到身边,给不识字的她读杂志里的内容。如果我和姐姐一靠近,父亲就会马上闭嘴。
儿时的记忆里,《婚姻与家庭》就像“禁书”。但越是这样,我越想一窥究竟。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趁父亲去县城开会,我终于一睹芳容。记得那期杂志是1996年的某一期,封面是位很漂亮的女孩,里面有对儿童节目主持人刘纯燕的专访,还有一个《我家故事》的征文栏目。我觉得每篇文章都精彩极了,并不觉得这本杂志不适合我看。
后来去武汉读大学,一天经过报摊时,我突然发现了《婚姻与家庭》,就像和不小心弄丢的宝贝意外重逢一样,我拿起杂志就要付钱。摊主是位五十多岁的女人,她夺过我手里的杂志,然后上下打量着我。我笑了,说:“阿姨,这本杂志不是只有结了婚的人才能看的!”她也笑了:“我儿子刚上大学,他也这么说。”我跟摊主聊上了,聊着聊着,我就把《婚姻与家庭》看完了,看完了却没买,摊主也没生气。那以后,我隔段时间就去那个报摊,买份报纸或矿泉水,顺便把《婚姻与家庭》里面的爱情故事和明星专访看完。
前几年父亲生病,我把他接到武汉来治病,看到我从单位带回家的《婚姻与家庭》,他说当初不该阻止我看这本杂志,还教育我不能把单位的杂志拿回家,要看他给我订。时隔多年,父亲依然喜欢这本杂志,还说《婚姻与家庭》与时俱进,内容越来越丰富,既有适合老人看的养生、理财栏目,也有适合我们年轻人看的经营婚姻的内容。
大学那会儿喜欢看明星专访和笑话,结婚后,我最喜欢的栏目是“这个婚姻有救吗”。有一次老公寒碜我:“我们的婚姻不用救,会一直好好的。你老看这个,是不是想跟我离婚呀?”我一本正經地告诉他,我们的婚姻之所以安然无恙,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一直通过《婚姻与家庭》里的文章,学到很多让婚姻幸福和谐的方法。
去年夏天,我让儿子给下半月的“孩子眼里的父母”栏目投稿,他说自己不喜欢写作文。我专门给《婚姻与家庭》的编辑打电话咨询这个栏目的要求,她说,这个栏目就是让孩子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夸奖也好,怼也罢,只要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是杂志需要的。儿子大受鼓舞,洋洋洒洒地写了篇文章,让我发到编辑的邮箱。一个月后,编辑通知我,稿子发表了!又一个多月过去,儿子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笑着说:“《婚姻与家庭》杂志,我的最爱!”如果父亲还健在,能够看到他最爱的杂志登了他外孙写的文章,该有多好啊!
《婚姻与家庭》,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爱与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