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策划人小语
六一儿童节刚过,你和孩子过得怎么样?是其乐融融一片欢天喜地,还是高高兴兴出门,回来时大人一肚子气,孩子哭丧着脸?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点错是很正常的,有些甚至算不上错误,但一些父母却常常被气到不行,批评、指责甚至暴力轮番上演。这其中看似是在挑孩子的毛病,其实是在挑自己的毛病。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就意味着自己不是好父母,而这伤害到了父母内心的自恋情结。
有自恋倾向的父母往往看不到孩子,他们更在乎自己。就像有人说的,孩子若优秀,他们骄傲自豪;孩子若平凡,他们如遭重挫。而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的发展,无疑是有很多伤害的。本期策划,将带你识别自恋的父母,找到应对之策,自我成长,修复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每一天都成为快乐儿童节。
提到自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比如照镜子,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要比相机里的好看得多,而且认为相机把自己拍丑了。其实,这就是自恋的典型表现—夸大的自我。具体来说,自恋主要包括以下3个特征:
第一,夸大的自我,即夸大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这类人很自负,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喜欢贬损或批评他人;作为父母,会觉得孩子优秀不是因为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是因为我教育的好,没有我,孩子再努力也没用。
第二,唯我独尊,即我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必须围着我转。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否則就发火闹脾气;作为父母,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要求孩子必须乖乖听话,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规划来行事。
第三,对赞美成瘾,即我是最好的,一定要让别人说我好的地方。这类人听不得任何批评的意见,否则就备受打击,情绪崩溃;作为父母,当孩子获了奖,他们比孩子还在乎掌声,四处夸赞,到处炫耀,让孩子都不好意思。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恋,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生存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自信、自尊等,可以让人看到自己的核心价值,确认自我。拥有健康的自恋,我们才能够既照顾到自己的自恋,也照顾到他人的自恋。也就是既相信我是好的,也能看到他人是好的。如此,在与人交往时,才能够张弛有度,实现良好的互动。否则,自恋过了度,就像营养过剩一样,会导致各种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过度自恋的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典型表现。
商场里,妈妈问:“宝贝,你想要什么玩具啊?”儿子很开心,指着架子上的小汽车说:“我要这个。”“这个颜色太亮了吧。”儿子又指着小飞机说:“我要这个。”“这个操作太麻烦。”妈妈连续几次否决了儿子的想法,最后拿着一个小卡车,很满意地说:“宝贝,这个小卡车多好啊,颜色好,操作方便,就买这个吧。”到了饭点,妈妈问:“宝贝,你想吃什么啊?”儿子说了一大串:汉堡、火锅、日料……结果,他们吃的是水煎包,而这压根不在儿子的菜单里。
生活中,很多父母像这个妈妈一样,表面上非常关心孩子,积极询问,认真聆听,但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听进去,也压根不在乎孩子的想法,不管孩子说了什么、想要什么,他们都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想要的,并最终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决定。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乖了,不再发表任何意见和想法,反正说了也没用。
需求上的偏差回应还比较容易察觉,情绪上的则更加隐蔽。以一个最常见的场景为例,妈妈带孩子去上学,途中看到一朵花,孩子很开心地说:“妈妈,这个花很漂亮。”理想的状态是,妈妈也很开心地回应道:“嗯,我也觉得很漂亮啊。”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也肯定了孩子的感受,完成了良好的互动。但实际上,我们见到的常常是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没有回应。妈妈拉着孩子径直离开了,因为她正在想:送完孩子,我得赶紧去趟超市,今天打折。第二种是无关的回应。“作业做完没啊?”“要上的课做准备了吗?”孩子觉得花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功课怎么样。只有功课好了,他才是好孩子,我才是好妈妈。第三种是痛苦的回应。妈妈立刻把孩子拉离花朵,说道:“不要碰,这花是喷了农药的。”
不管是哪种回应,孩子的表达都没有得到正向回应。长期处在这种无法共鸣的关系中,孩子不愿再轻易表达,对他人的事漠不关心,容易成为冷漠的小孩。
厨房里,妈妈手上沾满了洗洁精,手一滑,不小心把碗打碎了。恰巧孩子在一旁玩闹,妈妈立刻指责道:“都是因为你在那儿乱吵乱叫,害我分了神。你就不能消停点吗?”说着,气呼呼地要把孩子赶出厨房。孩子一脸无辜,自己一直在那儿玩,也没见妈妈分神,怎么突然就分神了呢?可既然妈妈这么说了,那应该就是自己错了,还是赶紧离开吧。
妈妈的钱不见了,怀疑是女儿拿去买了零食,就质问是不是她拿了。女儿不承认,妈妈很生气:“不可能,一定是你拿了。”于是,就开始动手打她。女儿害怕,就撒谎说是自己把钱给花光了,于是又被痛打了一顿。
后来,妈妈在晾衣服时发现,原来,钱放在口袋里没有拿出来。本来这是一个和女儿和解的好机会,可妈妈却执意对女儿说:“你为什么一开始不说你没拿?”女儿很愤怒,就和妈妈争辩。妈妈看到自己理亏,就说:“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没错了?每个人都有错,我错就错在不应该生你,不应该把你教育成这样。”
妈妈经常这样,女儿很崩溃。长大一些后,女儿对妈妈说:“明明是你不记得你说的话,明明是你说我偷了钱,你都不承认。我们家就应该弄一个录音机,把说过的话都录下来。”这话瞬间把妈妈惹怒了:“你看,我就是生错了你,你录音就是为了拿去法庭告我,对不对?那你去告呀,我还怕你不成?”
孩子在厨房玩耍是个恒定因素,妈妈手上过多的洗洁精才是最大的变量。可为什么妈妈会忽略这个更大的可能性,而一口咬定就是孩子的错呢?明明是妈妈记错了,逼迫女儿说谎,为什么却不肯承认?
看似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却是相同的,因为自恋的父母坚信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是绝对不能出错的。可是,人无完人,必然会犯错,怎么办呢?既然自己不能出错,那就只能让孩子出错,碗碎了是孩子让我分神,孩子说谎是她不成器,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确保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
只是,父母保全了自己的自恋,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恋。有的孩子因为在父母眼里总是犯错,会觉得自己很笨、很无能,自恋不足,导致自信心不足;也有孩子为了让父母满意,竭尽全力让自己不犯错,成为完美主义者。
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定制人生,包括吃穿用度的安排以及学习、工作、伴侣的选择等。总之,一切都必须听他的,一切都必须按他的来。当他有需求而孩子没有满足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你对不起我,你看不起我,你在攻击我。
很多年前,一位父亲要求儿子必须学电脑,因为他觉得这是新兴事物,未来大有发展。儿子很感兴趣,也愿意去学,而且还觉得父亲特别厉害。后来,儿子学成,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结果,父亲知道后暴跳如雷,和儿子大干一场,还威胁他说:“如果你敢买电脑,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大家都很不理解,买个电脑而已,怎么会闹成这样?最终,儿子因为害怕失去父亲而不得不放弃买电脑。直到多年后的一次心理辅导,父子间的心结才彻底打开。原来,最初学电脑是父亲的意志,但买电脑则是儿子自己的意志,于是他就出现了那样激烈的反应,他感觉自己遭到挑战,对孩子失去了控制。
自恋的父母觉得自己是这个家的中心,所有人必须听自己的。他们把孩子当作自我的延伸,拒绝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一心想把孩子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一旦孩子反抗,他们轻则批评、责骂,重则自残、以死相逼,以此来达成目标。最常说的就是:“这么做都是为你好,我又不会害你。”“你是我生的,我还不了解你。”
在父母的控制下,孩子很容易发展出假性自体,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和父母对着干,长大后也不听别人的话,你们都要听我的。一种则是什么都听别人的,始终围着别人转,不能发展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最典型的莫过于妈宝男/女,出现严重的共生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还会给未来的亲密关系带来破坏。
过度自恋:自恋需求未被满足的自恋创伤
要打破过度自恋的魔咒,我们就需要先理解过度自恋产生的原因。过度自恋是自恋需求未被满足所导致的自恋创伤。
自恋需求是孩子成长的早期心理需求。婴儿没办法独立于妈妈存在,所以,妈妈对孩子的感知尤为重要。婴儿是饿了还是拉大便了,妈妈听哭声就能分辨出来。孩子不仅生理上得到了照料,心理上也得到了抚慰,这会让他产生一种全能感,就好像和世界合而为一,似乎自己的想法妈妈都能知道和满足。
当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时,孩子会逐渐意识到,妈妈和自己不是同一个人,就会慢慢接受妈妈有时确实不能满足自己。反之,饿了没人喂,尿了没人理,自己又什么都做不了,这个世界太可怕了,孩子就会产生无助感。如果这些需求没得到充分满足,就可能会构成原始的自恋创伤。
自恋创伤会让人跌入无尽的无助感中,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失控了。为了防御这种无助感,孩子就会追求无所不能的全能感。这时,他们只能注意到自己,不会在意他人,想要控制周围、控制别人,甚至会用让别人陷入无助的方式来转嫁自己的无助感,维护自己脆弱的自恋。这就是过度自恋。
就像那个不小心打碎碗却怪罪到孩子头上的妈妈,因为打碎碗并不在自己的预期内,且是在自己的手上打碎的,就像是自己做错了事一样,这让她感到了失控、焦躁和无助。为了让自己好受一些,她开始搜寻打碎碗的理由,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为背锅的最佳人选。通过对孩子的训斥,她可以把自己的无助感转嫁出去。因为环境不可控,但相对弱小的孩子则是可控的,找到了控制感,就可以补偿自己脆弱匮乏的自恋。所以,过于自恋的父母,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这也导致无论事情大小,他们要求每一件事情都必须符合他们的想象,否则就会觉得崩溃。为了避免自我的崩溃,他们会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外部世界。
看过一则新闻,说妈妈在教孩子做数学题,其中一题是,700减292等于几?她给出的答案是401,爸爸算出的答案是408。因为答案不一样,夫妻俩争吵起来。最后,这位妈妈因为算错了,气得从三楼跳了下去。为了很小的事情吵架,这时候事情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谁对了。因为在过度自恋的人眼中,我是对的比命还重要。承认自己有错,会让他们体验到早年那种失控的自恋创伤,对太脆弱的人来说,真的是像要他的命似的。
因此,过度自恋的父母为了防御内心的脆弱,总是在孩子面前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他们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听不到孩子的声音,不能回应孩子的声音,甚至不允许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果你是自恋的父母,先停下自我攻击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个自恋的父母,最重要的是,先停下自我攻击。
前面提到过,过度自恋的人不会承认自己错了,所有的错都在别人。之所以把错归罪于他人,正是因为自恋受损,然后开始自我攻击。但是,自我攻击太难受了,所以就把错误转嫁于他人身上。攻击他人,不过是攻击那个不好的自己。但是,万一无法归罪于他人的时候,强烈的自我攻击就会出现。
当你能够停下对自己的评判和攻击时,你也能够停下对他人的归罪与指责。这是一种叫分裂的防御机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要么都归罪于他人,要么都归责于自己。而与之对应的是成熟客观地看待事情,既看到自己的责任,也能看到别人的责任,在事情层面上去找原因,在情绪层面上去寻求安抚和支持。
可以这么做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是在关系中寻求帮助了。在关系中,人就不会产生孤独感。脆弱的自恋最初就是因为孤独而导致的无助感,所以才觉得自己必须控制一切事情和关系。而当你可以在关系中去寻求情绪安抚的时候,就等于告诉自己:是的,我是遇到了挫折,但并不代表我是不好的,我还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过度的自恋往往是孤独的想象。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出错,为什么担心自己是错的,也许担心的是被全世界看到自己的不對,我们把自己放大到了宇宙的中心,这就是孤独的想象。这种被全世界围观的想象,其实就是为了防御早年孤独无助的创伤。但是,也许在现实世界,你打碎了一个碗,你旁边的孩子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所以,当你能在现实世界中多和人建立关系,那么就意味着你开始走出孤独的想象。关系的支持,可以极大缓解失控感和无助感。当我们有觉知地这么做的时候,自我否定也会极大减轻,自我攻击或对别人的攻击也会由此而降低。
如果你的父母很自恋,把重心收回到自己身上
如果父母很自恋,你需要清晰地知道,你内心的无能感、羞耻感很可能是父母转嫁过来的。有时候,并不是你不好或是你做错了,自恋的父母爱玩归罪游戏,你不过是他们归罪的对象,他们把无能感、羞耻感转到了你身上。知道你这些感受的来源很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你减少自我攻击。
自恋的父母常常以自己为中心,而孩子在这样的模式下成长,容易变得围着父母转,也容易形成以他人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总是以伴侣为中心而失去自己的生活,比如在人际关系中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时刻小心翼翼。这种感觉就像是小时候的你需要不断满足父母的需求一样。这个时候,需要多问问自己,你想要什么,多给自己一些正面的暗示,把重心收回到自己的身上。
和自恋的父母产生冲突和对峙,大多以孩子的失败而告终。因为自恋的父母有着脆弱的自我,不能直面自己的问题,喜欢用哭的方式迫使子女投降。这是很多自恋父母惯用的勒索方式,也很有效果,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内疚,最后妥协。这时候,我们可以学习用不带敌意的坚决进行对峙。建议最好从小的事情开始,因为小的事情不那么破坏他们的自恋,父母会相对容易接受。而且,你也能够做到不去认同他们投射过来的无能感,同时,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边界感。
共同的修行:成熟客观地看待事情
通常,我们容易把从父母那儿得来的信息,构建到自己已有的认知架构中。但是,当我们构建了不合理的认知架构,问题可能就会接踵而至,从而对自我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当无力分辨时,你也可以寻求其他关系的支持,比如朋友、心理咨询师等,向他们寻求客观的确认,以此来区分什么是你想象的,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从而提升自我的现实检验力。你会逐渐意识到,你脑海里不够好的声音,其实是别人曾经给你的伤疤,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尝试写下你的人生故事。叙事治疗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问题才是问题,人本身不是问题。怎么理解呢?人的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无数的问题,同时还会陷入情绪困境。有时候,我们把这些归咎于他人:“都是你的错。”“就是你不好。”有些时候,我们把这些归咎于自己:“是我不够好。”“因为我才造成的。”
当被情绪左右的时候,我们很难全面地看待自己。你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或者都是因为对方的缘故。人生的核心信念里有一部分是我们自我身份的谎言,但是,你可以尝试着把它们写下来。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会尝试去理解自己所遇到的压力事件,去理解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真实反应,去理解别人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书写,会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覺察自己;书写,也是一种保护自恋的方法,因为你可以全然地对自己真实,同时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