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冉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可以说,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节日。除了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围绕端午节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呢?
在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中均有关于端午节的记载。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关于端午的记载仅有寥寥几笔,并极为隐蔽。在《三国演义》中描写曹操率军再次出征汉中,路过蔡文姬家,见墙壁上悬挂有“曹娥碑文图轴”,此处提到的曹娥是东汉孝女,传说其父溺水而亡,曹娥于端午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民间也由此衍生出和曹娥有关的端午民俗活动。《水浒传》里有一首词详细描绘了宋代京城过端午节的情景:“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绿艾、红榴、菖蒲、角黍、葵扇……好一番诗情画意端午景。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来到朱紫国,朱紫国国王对师徒四人说,他心爱的王后在3年前的端阳之日被妖怪抢走,当时他和王后妃嫔正在御花园中“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看斗龙舟”,其乐融融。《红楼梦》中也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描写,如书中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除此之外,书中还细致描写了入宫为妃的元春对贾府进行赏赐、王夫人操办赏午、香菱与他人斗草等与端午节密切相关的活动。
翻阅四大名著,我们可以发现书中提到最多的是“端阳”,这一叫法在南北朝时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端”有初始、开始之意,古人习惯上将五月的前几天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端五”就是“初五”。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五”与“午”音通,所以端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书成为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
除了有“端阳”的称呼之外,端午节还有20多个不一样的称呼,如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解粽节、女儿节,等等。每一个名称都代表了人们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独特的理解。
除了有众多意义不同的“名字”之外,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屈原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曾写下《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异常哀痛,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人们拿出准备的各种食物丢进江里,意在喂饱江里的鱼虾等,这样它们就不会去咬食屈原的身体。后来,慢慢演变为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开展吃粽子、喝雄黄酒、龙舟竞渡等民间风俗活动,目的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国江浙一带,则流传着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名臣伍子胥的说法。伍子胥曾辅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建议夫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更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伍子胥自刎而死,死前说道:“我死后,將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怒不可遏,命人于五月初五将伍子胥的尸体扔入江中。吴国百姓十分敬重和缅怀伍子胥,将其尸首打捞上来埋在吴县胥口。此后,吴越人民奉伍子胥为江神、波神,还专门供奉有伍相祠。2006年初,“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还有人认为端午节来源于曹娥庙中供奉的曹娥娘娘。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为了找到父亲的尸身,她于五月初五投江,之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佳话。人们被她的孝节所感动,将其殉父之处称作曹娥江,在其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将其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因为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也将端午节视作怀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进入20世纪后,学界关于端午起源的说法不一,诗人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对龙图腾的崇拜。他在《端午考》一文中提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崇拜的节日,是“龙的节日”。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百越族,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之中,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也成为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烈日烧成一树形,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农历五月俗称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因此古时许多女子都喜欢将石榴花戴在云鬓上。提到花神,大家脑海里就会出现诸如牡丹仙子一样美丽脱俗的女神形象。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石榴花神,则会让人大跌眼镜。
关于五月石榴花神的传说,最著名的是钟馗。钟馗,生前性情暴烈正直,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性格恰如石榴花般火热刚烈,适逢端午时节石榴花开,大家便把钟馗视为石榴花神。
除了将钟馗奉为石榴花神之外,人们还习惯于端午节时,在家门之上悬挂张贴钟馗画像,用以镇宅辟邪。只见画中的钟馗面貌狰狞可怕,手持宝剑,民间相传的“鬼王”果然名不虚传。据记载,钟馗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入京应试考取状元,但因相貌丑陋而被除名,他一怒之下触阶而死。唐高祖感动之余,便赐绿袍将其厚葬。钟馗死后成神,曾替唐玄宗捉鬼,后世便将他尊为“鬼王”。前文提到五月为“恶月”,天气湿热,病疫流行,古人认为这都是恶鬼作怪,此时应请出钟馗来消灾解厄,这也是端午节张贴钟馗画像的原由。
据清代《北平风俗类征》记载:“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阳节,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用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邪。”《清嘉录》中也有相关记述:“适逢端午,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民间端午节挂贴钟馗画像,旁边多附对联一副:“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
门上张贴钟馗画像远远不够,端午节时还有跳钟馗的活动,这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民俗表演。据称,跳钟馗流行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在端午节演出跳钟馗,寓意消除五毒,驱邪降福,保佑百姓安康。跳钟馗以跳为主,形成一种独特的舞姿。表演时,最前边是“蝙蝠”,蝙蝠引路寓意引福,钟馗赐福,福满人间。只见“钟馗”手持宝剑,饮雄黄酒壮胆,奋勇斩杀“五毒”。“五毒”代表邪恶势力,危害人间。如今,每逢端午节,徽州民众依然会请出刚正不阿的钟馗出来造福人间。
明清时期,为趋疫辟邪,民间百姓过端午时多在门前悬挂艾叶和菖蒲,张贴钟馗像,佩戴香囊等,同时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吃五毒饼等习俗。皇宫里的端午习俗与民间大体一致,但相比之下,民间百姓的端午有“趣”有“味”,而皇宫帝王的端午则有“规”有“格”,皇家过端午更为精致讲究。
一进五月,紫禁城里的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这座金瓦红墙的宫城被装扮成“端午风”:厚重红漆的宫门旁摆放好菖蒲、艾叶;门上悬挂吊屏,上面绘有“降五毒”的故事。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端午》记载:五月“初一至十三日止……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悬一月方撤也”。
宫里的贵人们也开始精心打扮起来:帝后妃嫔等要穿上绣有五毒、艾虎等图案的补子蟒衣,佩戴特制的绣有五毒图案的香囊和首饰。如清乾隆朝《穿戴档》记载,乾隆皇帝规定“每年五月初一日起挂五毒荷包”,以应节日气氛。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套清同治明黄色缎地平金银彩绣五毒活计,包括荷包、烟荷包、表套、扇套、镜子、粉盒、名姓片套等九件,通体以金银线和五彩丝线绣五毒和大吉葫芦纹,即当时宫廷所用的端午佩饰,做工精美。
提到端午节的美食,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粽子。满族旧俗十分独特,端午节吃的不是粽子,而是一种叫椴木饽饽的食物。满族人也用椴木饽饽来祭神,清朝入关以后,紫禁城坤宁宫内五月祭神仍使用椴木饽饽。后来,皇帝入乡随俗,端午节也开始吃粽子,并且数量相当惊人。据乾隆十八年(1753年)《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五月初一日至初五,乾隆皇帝的膳桌上一共摆了1332个粽子。皇帝当然吃不了那么多,大部分都用来赏赐,君臣共享粽子宴。这一天宫中的粽子消耗量极大,以至宫中的御膳房都忙不过来了。为了博得乾隆皇帝的欢心,御膳房的厨师们还要绞尽脑汁开发新品种的粽子,从外形、大小,到馅香选料等,无一不考究。直到新开发设计的粽子获得了乾隆皇帝的满意批示,厨师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能落地。
除了粽子,端午节时,皇帝還会赏赐大臣一种食物—枭羹。枭羹,即用枭肉制作的羹汤,汉代中后期直至明清,枭羹成为皇帝端午节赐宴中的特殊食物,是古代端午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枭一向被视为食母的不孝之鸟。古人认为,枭在幼小时候,依靠母亲喂食,等长大后,一旦母鸟无法再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吃掉母鸟,扬长而去,品性极其恶劣。汉武帝以后,皇帝端午赐百官枭羹,除了寓意消除恶鸟、鼓励孝道之外,还旨在提醒大臣要对皇帝保持忠诚。苏轼曾在组诗《太皇太后阁》第六首中写道:“长养恩深动植均,只忧贪吏尚残民。外廷已拜枭羹赐,应助吾君去不仁。”借赐枭羹以驱逐恶人、奸臣的政治象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明宣宗也作有《端阳赐宴诗》:“南薰殿赏日华明,文武衣冠总俊英。角黍蒲醪开宴集,何如往代赐枭羹。”
端午节赛龙舟是传统项目,清代宫廷赛龙舟活动多在圆明园福海进行,届时,皇帝会亲临观看。《啸亭杂录》中就记载了在圆明园福海中龙舟竞渡的情景:“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鹢首,络绎于鲸波怒浪之间。兰桡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乾隆皇帝观看龙舟竞渡后曾作《端午日奉皇太后观竞渡》诗一首,诗曰:“宿雨初晴霁景鲜,承欢行庆荅芳年。惟欣爱日临任辇,讵拟薰风入舜弦。画鹢飞波迅于鸟,綵縆界道直如弦。远人许预天中赏,欲使重瀛盛事宣。”赛龙舟结束后,皇帝有时也会去戏楼看戏,演出的剧目多为驱邪避病的节令戏,主要内容为天师除毒、屈原成仙、采药伏魔等应时应景的题材。
古代过端午节,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皇帝要赏赐皇亲国戚、大臣和外国使节等人。皇帝的赏赐之物五花八门,但都与端午节密切相关,如赏赐大臣乘坐龙舟游湖,赏赐各种美食,除此之外,还会赏赐精美扇子、茶叶饮品和避暑药品等,这些赏赐虽非至宝,但也都是精细珍贵的好物件。
古代过端午节,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更换服饰。端午临近盛夏,暑气蒸人,必须更换夏装,由此还形成了端午赏赐布料和衣物的惯例。
赏赐季节性布料和衣物的做法早在汉晋时便已出现,唐代有了节令服的概念,有时在端午对部分官员加赐端午衣,作为过节的特别福利。晚唐五代以后,赐端午衣逐渐成为一项固定的正式制度被全面推行。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端午节,明成祖朱棣便曾赏赐大臣二品金织罗衣。除了纱罗一类的应季织物外,在一些宫廷里举办的竞舟等端午活动中,皇帝还会依据获胜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赏赐不同种类的布料。
既然是端午节令服,衣料上多织绣出各种应景纹样,最主要的题材是艾虎、五毒,此外还有天师、金鸡、五瑞、龙舟等系列图案,寓意驱邪避害,以辟瘟气。五毒一般指蛇、蝎、壁虎、蜈蚣、蟾蜍,通常还配合老虎、艾草等象征可灭除毒虫的纹样,并称为艾虎五毒。
穿艾虎纹样纱衣的习俗自宋代起便十分常见,《梦粱录》记载:五日重午节“御书葵榴画扇、艾虎纱匹段,分赐诸阁分、宰执、亲王”。明末刘若愚《酌中志》中详细记录了宫中不同节令使用的应节应景纹样服饰,五月初一日起至十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清稗类钞》也有相关记载:“初五日,……宫眷所蹑之履,则如小儿之虎头鞋,且簪绸制之小虎於冠。”人们认为老虎可以带来平安吉祥,因此慈禧太后在端午日也令宫眷穿戴虎形装饰。民间亦有为婴幼儿穿戴虎头帽、虎头鞋的端午习俗,以保孩童健康平安成长。
在端午节俗中,公鸡也被人们认为是可以灭除五毒的,因此也常作为端午服饰上使用的纹样题材。为了驱邪避凶,端午节还有若干守护神,如张天师、钟馗、关帝等,他们的形象也会出现在民间的节令服饰上。
除此之外,端午夏時服饰上还有诸多植物图案及纹样,如艾草、菖蒲等辟邪药草以及石榴花、蜀葵花、荷花等盛夏花卉。古人用夏花药草等端午节令元素来装饰身上的夏衣和簪佩首饰,给端午这个“恶日”带来五彩缤纷的生机,心中遂感安宁。
又是一年端午到,悬一束菖蒲艾草,包数十糯米香粽,穿轻薄舒适夏衣,思过往爱国名臣,品古时端午风俗,纵使安坐家中,亦可闻端午清香,享端午情趣。
普遍以节日为法定假日是从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开始的。“开元七年令”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将20余个节日规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其中,端午节放假一天。金代专门制定放假制度,规定端午节放假一天;元代也规定端午节可以放假一天。明代,假日的数量和长度严重压缩,端午节假期被取消。到了清代,根据乾隆年间的《大清会典则例》,端午节又可以放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