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阳,代 震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随着“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理念的提出,中药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饮片的使用率正在逐步提升。在中药的应用中,中药饮片调剂是其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调剂程序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差错,任何环节的差错都会直接影响用药疗效,降低用药安全性[2],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对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8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对包括审方错误、排号错误、抓配错误、复核错误、包装错误及发药错误等调剂差错类型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降低调剂差错在医院的发生率,提高医院药学服务的水平。
以进行差错原因分析并实施解决方案前的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的门诊中草药房处方4000张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的门诊中草药房处方4 000张作为研究组,统计8 000张中药饮片调剂处方中审方错误、排号错误、抓配错误、复核错误、包装错误及发药错误发生情况。
对照组未采用差错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方法,按照药学传统的调剂制度、处方审核制度实施管理。研究组采用差错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实施后的方法,医院组织临床药师、副主任以上职称药师组成专家组,对药师出现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药师所需掌握专业知识定期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门诊中草药房的工作流程和制度。研究出适合医院门诊草药房工作的方法和规章制度,研究具体实施措施,包括患者人群、人员结构、调剂习惯、门诊处方量大小、调剂差错处理结果等。
统计并比较两组调剂差错类型(中药饮片调剂流程中出现的差错),包括审方错误、排号错误、抓配错误(漏配、错配、多配)、复核错误、包装错误及发药错误的发生率。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两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见表1。
表1 解决方案实施前后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发生情况
中药饮片调剂差错是各大中医院都面临的问题,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根据调剂的全流程,分析各调剂差错类型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造成审方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业务能力欠缺。表现为专业知识不够熟练,例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知识运用不够熟练,对于中药饮片煎煮要求认知水平不足,无法在审方过程中及时发现特殊药物,进而导致调剂错误[3]。②注意力不集中。审方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工作不够认真仔细,容易出现疏漏。③同时收取多张处方。尤其是患者较多,并且没有按照次序进行排队时,药师为了调高效率,同时收取多张处方,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另外,部分药师可能会出现立场不够坚定,审方不严格情况,药师在工作过程中不端正的态度及时合理纠正[4]。由于患者人数较多,取药需要排队等候,因此,每张处方会按照交费顺序由电脑自动生成取药序号,审方人员负责给取药患者进行排号操作,当排号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同时收取多张处方时,往往容易导致排号错误的发生。
正常程序下,调配处方的药师按照处方书写顺序进行逐一调配,但有时考虑到体积蓬松的饮片先称会影响配方速度,一般会放在最后调剂从而造成漏配;一些特殊煎法的中药饮片需要另包而单独放置而漏配;一些特殊管理类中药饮片需要另包或者最后称量而致遗漏;药斗缺药但未及时上斗而致漏配。另外,有些业务较为熟练的药师,当出现相似处方时,有可能会出现同时调配两张处方的情况,而同时调配多张处方是导致错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常用处方会出现微调(包括付数和药物)的情况,若药师凭借以往经验就易忽视从而导致调配错误。当处方中出现较多的草类药物或者出现性状类似的药物,例如处方中同时出现薄荷、积雪草、石见穿、蛇莓、萹蓄、瞿麦等性状相似的草类,或者同时出现玄参、生地黄、熟地黄、制黄精等药物时,复核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够认真仔细或者复核药师经验不足,容易导致差错。
当处方中出现另包药物或者有需要临方加工药物时,药师调剂时注意力不集中是出现包装错误的主要原因,包装错误的主要表现是出现遗漏另包或者临方加工的药物包装上没有标注临方加工和加工剂型。当患者人数较多,序号接近的患者姓名读音相似或者有听力减退的老年患者时容易出现发药错误,出现发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发药药师没有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工作不够认真仔细。另外,对于有特殊用法的药物,发药药师没有给患者进行特殊交代。
中药剂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5],出现差错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对于新入职的药师均进行岗前培训,且要求严格,只有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可参与调剂工作;对于已经工作的药师,定期培训和考核,并由药学部负责督促并纳入年度考核标准。中药调剂不仅要求药师能熟练准确进行调配工作,还要求药师具备中药鉴定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等专业知识。除了培训相关的知识外,药学部还创新地加入了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使药师能够更进一步的领悟学习中药传统文化、特色技术,在重复的调剂工作中提高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调剂差错发生率。
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是提升中药调配工作预防风险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流程不合理,相关制度不配套等增加了差错发生的几率[6]。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每位药师能够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中药调剂相对于西药来讲工作量相对较大,除了调剂过程外,还需要准确称量等一些其他步骤。由于完成每张处方的时间相对较长,工作量较大,会耗费较大的体力和精力。若调剂时间较长,极易疲劳,而差错就在此时最易发生[7]。因此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尝试自建了门诊中草药房的调休制度,患者取药高峰期多安排几名调剂人员上班,非就诊高峰时安排一些药师休息,实行错峰上下班,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调剂差错。
通过对调剂差错类型原因的分析,积极采取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差错率,为医院门诊中草药调剂容易出现差错问题提供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同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更进一步提高了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药学服务水平,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