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小学数学课程组在教学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好数学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数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发散性思维,具备数学素养,对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如何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教學;学生思维;策略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习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在小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对于当前小学生来讲,学生身处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自我可塑性较强,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放在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讨论了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意义
基于其他的思维能力来说,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是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这种特定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拓展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更好地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继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在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继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策略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数学知识内容的融合性
在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基于学生的年龄段以及教学内容的层次,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上把学生的自我需求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教学位置,认为只要把课程教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巩固好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正是教师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课程教学失去了兴趣,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上要转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方法,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合作分析探究解决日常学习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课堂教学质量。
2.进行分组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改变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分组的方法来强化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办法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相互之间的谈论分析能够强化学生参与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加以引导鼓励,当学生对问题产生不同看法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辩论,师生之间共同讨论寻找问题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分组讨论的办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注重学生日常实践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理论的教学,学生所能得到的永远是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而难以获得自我思考的心得体会来强化数学素养。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不但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实践了课堂的文化知识,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4.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依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继而实现学生多角度综合发展。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程“比例”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内容之前,提出比例的相关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讲解完比例的相关概念、性质以及意义以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领会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以此来推断出两个相关的量是否成正比或者反比。教师采用这种办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在教学上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更加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数学课程在教学科目中非常关键,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数学高段教学的实际特点,如学生年龄、学生的认知程度以及学生的问题思考水平等,通过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方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简润斌.改革教法创新学法:问题教学法在小学高段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9(11):41.
[2]赵巧霞.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魅力中国,2019(50):336.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