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篇学生写老师的旧文被人翻出,引起争议,成为一个事件,期刊、作者和传主一时陷入舆论风波。作为期刊编辑,面对“此情此景”,比一般网友想得更多。我首先想到的是近年来我们也开始刊登的人物类稿件,尤其是从去年开始设立的“精神肖像”栏目,经常有学生写老师(这里的老师当然是名师)的文章被刊出。此类文章,我私下叫作“名师鉴赏”。由于传主是人文领域某方面的知名学者,作者是其亲自指导过的学生,因此这样的文章较之严肃的评论和研究文章,读者多,反馈也好,我们也把它作为一个特色。
既然是常规性文章,我就从编辑选稿的角度,开始思考学生如何才能“写好”老师,让老师真心满意,让读者诚心喜欢。于是开始注意一些相关的文章。结合自己编辑过和阅读过的此类文章,我对好的“名师鉴赏”文章有了自己的“选稿观”,即作者(学生)“不应写什么”和“应写什么”。
“不应写什么”。作为学生,不应在以老师为叙述对象的文章中写老师的学术贡献、学界地位,也要尽量避免评价老师的学术。因为关于老师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的“定论”,已成为专业圈子內外的共识,如果写,也应一笔带过,或者是在讲述某个故事的背景时“不得不”提一下,仅此而已。而对老师的评价,由于师生间的感性关系,往往不可能做出客观理性的结论,与其给人留下“猜疑”,不如把这样的工作留给“外人”。
“应写什么”。名师,对于很多学子来说,是比优质大学还难遇的珍贵资源,只有少数人才能有幸遇到。因此,那些有幸听过其讲课,更有幸得到其指导的学生,往往会写下回忆性的文字来记录或怀念这段“拜师”经历,而那些没有机会聆听名师讲课的学子就能通过这些回忆文字来感受名师风采。作为读者,对名师的学术地位一般早已耳熟能详,但对名师的讲课风格、指导方式、日常交流和学术之外的生活风貌会更感兴趣,而这些正是弟子们熟悉的内容。所以,好的回忆,应该是用学术和生活的细节来丰富名师的“光辉形象”,让读者在细节中品味名师和透过细节想象名师,弥补一下没有机缘拜师门下的遗憾。也就是说,读者对于名师的学术“文本”已不陌生,学生们的回忆文字应着力从“人本”上让读者了解名师,进而理解其学术“文本”。
這当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个人的一个有限观点,和对此类文章的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