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栋
(安丘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100)
肺癌是影响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肺癌早期临床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已经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此时主要采用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放疗技术近几年的不断深入研究,适形放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在放疗过程中,体位的固定队提高治疗的准确性,较少照射剂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研究腹压呼吸带在肺癌适行放疗中对双肺V20的影响,研究时间2018年1月份~12月份,收治进行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资料及数据整理如下报道。
研究时间2018年1月份~12月份,收治进行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4~78岁,中位(58.91±4.22)岁;男性与女性比例26:20;左肺17例,右肺29例。所有研究对象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评分>70;未行手术治疗,均经过纤维支气管镜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
仪器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医用直线加速器,核通模拟机,RAHD三维计划系统,体位固定热塑体膜等。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热塑体膜进行固定以及真空垫联合腹压呼吸带,其中热塑体膜进行固定操作,患者仰卧位,在模拟机的平台上,头部垫B/C枕,调整舒适位置,然后用热塑体膜进行固定。真空垫联合腹压呼吸带固定方式,患者仰卧位,使用负压真空垫,保证患者体位标记与真空垫完全一致,患者调整呼吸,平静状态下加负压呼吸带,以患者的最大耐受度为主,抑制其腹式呼吸。
通过模拟机对肿瘤的位置中心以及与附近固定器官的空间位置,采用三维激光灯标记。
通过计算机计算CTV、GTV、PTV指标并进行比较,以及两中方法肺部V20、V5结果。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以“±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结果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腹压呼吸带固定方式肿瘤体积勾画指标各项均不同程度小于热塑体膜固定方式,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种固定方式患者肿瘤体积勾画指标结果比较(±s)
表1 两种固定方式患者肿瘤体积勾画指标结果比较(±s)
组别 n CTV GTV PTV热塑体膜 46 81.89±15.68 35.85±5.77 199.62±60.56腹压呼吸带 46 70.04±12.11 30.28±4.16 158.26±40.17 t 11.263 5.892 58.621 P<0.05 <0.05 <0.05
腹压呼吸带固定方式患者双肺V20、V5照射剂量小于热塑体膜固定方式,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种方式肺部V20、V5指标比较(±s)
表2 两种方式肺部V20、V5指标比较(±s)
组别 n V20 V5热塑体膜 46 24.61±2.63 48.91±5.78腹压呼吸带 46 23.01±1.77 43.25±4.08 t 2.893 5.119 P P<0.05 P <0.0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放疗治疗已经逐渐进入精准计划、精准定位、精准治疗,如何完善以上的精准,确保放疗治疗的有效实施;除了系统计算中固有的误差,人体器官充盈状态、运动的影响等以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呼吸、心跳运动扥影响则是影响照射误差的主要问题。放疗的精准性对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的有效避免,更能理想的对肿瘤组织部位完成照射治疗。本次研究中采用真空垫联合负压呼吸带,有效的降低或者呼吸运动所能带来的移位问题,大大降低双肺V20的照射剂量,使肿瘤的体积、变形等情况得到控制,发挥最大的照着治疗目标,降低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腹压呼吸带在肺癌适行放疗中较比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有效的减少双肺V20的照射剂量,并且大大减少位移及形变,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