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正操,丁 宇,张建军,崔洪鹏,朱 凯,付本升,李 雯
腰椎管狭窄症通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高位腰椎管狭窄的诊断目前没有国际统一标准,大多学者通常将T12~L1、L1~2、L2~3节段狭窄定义为高位腰椎管狭窄[2]。高位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常混有股神经、坐骨神经症状及不典型腰痛,症状不典型,较容易漏诊和误诊[3]。高位腰椎管内容物多,椎管容积相对狭小,手术难度大,易误伤神经根及硬膜囊,一度被认为属于椎间孔镜手术的禁区。随着对椎间孔局部精细解剖的深入理解及内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微创内镜治疗高位腰椎管狭窄症得以临床应用,逐步突破禁区,惠及病人[4]。我们应用经皮内镜椎间孔扩大成形术治疗高位腰椎管狭窄症病人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作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6月我院收治的高位腰椎管狭窄症病人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8~80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腰痛伴行走后臀部及大腿疼痛,股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2例病人疼痛可至小腿,2例病人为急性股神经支配区疼痛,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或阴性,均无马尾神经症状,单侧症状较重。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节段高位腰椎管狭窄症,病变节段:T12~L1例、L1~23例、L2~33例。经保守治疗均无效,既往无腰椎手术史。
1.2 手术方法 手术取俯卧位,采用0.2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高位穿刺时,易误伤肾脏及后腹膜,术前须行CT或MRI测量出最远安全皮肤进针穿刺点距离。高位节段穿刺,皮肤进针点距离中线较近,一般为6~8 cm,不超过术前所测量的最远安全距离。选择临床症状重及影像学表现压迫较重一侧穿刺,进针方向平行于间隙平面。正位透视下针尖位于椎弓根中点连线,侧位透视下针尖抵达纤维环后侧。透视无误后取约0.7 cm皮肤切口,用逐级铰刀扩大工作通道,置入工作套管。工作套管斜口方向朝向黄韧带,正位透视下斜口尖端位于椎弓根内缘连线,侧位透视下尖端位于纤维环后侧区域。放入内镜,手术完全在内窥镜直视并在持续0.9%氯化钠溶液灌注下进行。清理镜下视野,清晰暴露镜下各组织结构。稍退工作套管并尽量腹推,应用镜下动力磨钻磨除部分上关节突腹侧骨质,范围为关节突尖端至根部,直至可见硬膜囊神经根自椎间孔区膨出。再稍进工作套管,于硬膜囊神经根腹侧减压,磨除上下椎体后缘致压骨质,摘除突出间盘,减压范围起自神经根出行处,止于下椎体椎弓根上缘。减压完成后,镜下可见硬膜囊神经根松弛,并恢复自主搏动。于镜下插入一根导丝,尖端抵至硬膜囊腹侧减压最深处,确定减压范围,正位透视见导丝尖端达椎管中央。手术结束,切口缝合1针,无菌辅料包扎。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评价 术后常规给予脱水剂及激素等对症治疗,术后3 d逐渐减量停用。卧床24 h后,可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并持续佩戴腰围6周。所有病人于术前和出院时及术后3、6个月采用腰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并于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d功能评分评价病人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
8例病人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未予评估,无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90~130 min,住院时间5~9 d,切口均一期愈合。7例病人术后根性症状即消失,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腰臀部疼痛加重,经保守治疗后缓解。典型病人手术示例见图1~3。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病人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P<0.01),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见表1)。末次随访时按照MacNad功能评分评价8例病人疗效,优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达87.50%。
时间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术前6.86±2.8012.13±6.892.88±1.25出院时2.25±1.16∗∗22.00±6.89∗1.38±0.74∗术后3个月2.50±1.60∗∗20.88±6.81∗1.63±0.74∗术后6个月3.25±1.04∗∗23.75±6.14∗1.75±0.71∗F11.424.794.47P<0.01<0.01<0.05MS组内3.20744.7550.791
q检验:与术前比较*P<0.05,**P<0.01
高位腰椎管容积相对狭小,且椎管内容物较多,部分病人脊髓圆锥可达L2水平,硬膜外脂肪很少,硬膜外间隙很小,故缓冲空间很小。而神经根临近或处于腰骶膨大,椎管内稍有致压因素,即可对硬膜囊形成明显压迫[5]。而椎管内神经结构多且复杂,高位腰椎管狭窄对组织压迫较多,出现的神经损害较重,且定位体征不明确,多为有严重的腰痛症状,范围较大。即使病人病变范围为同一节段,但病人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临床症状。多数病人于病变节段棘突间隙旁侧有局限性压痛,部分病人疼痛范围较大或无明显压痛。此外可有下腹部、腹股沟区、大腿前内侧及小腿前侧疼痛。感觉减退的范围可累及下腹部、大腿内侧或整个下肢[6]。故术前明确责任节段尤为重要。
传统开放术式须剥离脊柱后方肌肉组织并辅以内固定装置,对原有生理结构影响较大,术野内出血多,误伤硬膜囊、神经及脊髓概率高,损伤影响大,术后恢复时间长[7]。随着腰椎低位节段手术经验的积累,以及椎间孔镜手术设备及镜下器械的改进,腰椎高位节段的孔镜下减压已逐渐开展起来。
与下腰椎不同,高位腰椎管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无侧隐窝结构,椎间孔区与椎管无明显分界,椎间孔可以看作是椎管结构的延续[8],椎间孔扩大成形可有效缓解椎管内压迫,释放椎管压力。磨除上关节突腹侧骨质,即可为一侧硬膜囊打开背侧部分避让空间,减低硬膜囊压力,且硬膜囊腹侧减压时可有效扩大视野,加之内镜的放大作用,可显著降低误伤硬膜囊风险[9]。相比低位腰椎,高位节段椎间孔结构上下径及前后径较大,而左右径较小,椎管与椎间孔分界不甚明显,单侧椎间孔区扩大成形后,即可有效扩大椎管容积,甚至为对侧硬膜囊打开部分避让空间。腰椎高位节段水平无行走神经根发出,但于硬膜内走行的下位出口神经根,因即将走行出椎管,活动范围小,对压迫的避让及代偿能力差,故发生椎管狭窄后,下位出口神经根首先受累,且受累程度最高[10]。下位出口神经根位于硬膜囊内最外侧,椎间孔区扩大成形后,可有效松解下位出口神经根,并缓解病人临床症状。如病人双侧症状均较重,必要时可行双侧椎间孔区扩大成形术。
此外,经皮内镜椎间孔扩大成形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病人始终清醒,术中可与病人流畅沟通,进一步避免损伤硬膜囊及神经。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也为老年、心肺功能差、基础病等难以耐受全身麻醉病人提供了手术机会。该技术通过椎间孔入路途径,在内窥镜监视下操作,比通常的后路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结构无破坏,无需置入内固定装置,且镜下持续灌注冲洗,术野清晰,提高了安全性。镜下直视硬膜囊,减压明确,手术疗效确切,且为微创手术,病人损伤小,恢复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末次随访时按照MacNad功能评分评价8例病人疗效,优良率达87.50%。
综上,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区扩大成形术治疗高位腰椎管狭窄症具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但本研究仅作半年随访观察,其长期疗效以及对病人术后腰椎活动度、稳定性、临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是否有潜在影响,尚需循证医学的大样本研究和长时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