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联合作战指挥控制*

2020-06-28 07:47韩光松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年5期
关键词:权责全局战役

韩光松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石家庄 050084)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现代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1]。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构成多元,战场空间广阔多维,作战方式多种多样,作战行动错综复杂,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难度大、要求高、地位愈加突出[2]。战区联指是否高效地实施联合作战指挥控制,对夺取信息化战争的全面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控制信息化战争的战役战局,以最小代价迅速达成战役目的,进而实现战略目的,成为战区指挥员高度关注的头等大事。

为实现指挥控制的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本文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思想方法研究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现代控制理论基于状态空间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控制问题,考虑了系统内部之间的耦合,研究问题更全面、更复杂。本文将联合战役的每一次作战行动看作一个节点,作战行动之间的影响关系用节点之间的有向边表示,这样整个联合战役的各作战行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一个有向网络拓扑来描述,如下页图1 所示。各作战行动对联合战役的重要程度不一样,用节点大小进行区分;各作战行动对相关行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可以给每条边赋不同的权值,基于矩阵理论定量分析相关问题,可参考文献[3-4]。作为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基本方法,基于全局的重点控制、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与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3 种指挥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源于现代控制理论。本文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分别解析这些方法,便于战区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深刻理解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基本方法,同时对指挥控制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理论支撑[5-7]。

图1 联合战役作战行动网络拓扑示意图

1 基于全局的重点控制

联合作战的战略性、整体性更强,体系对抗更为激烈。基于全局的重点控制,是运用体系思维和结构分析方法,从全局看局部、从一般看重点、从关联看节点,着力把控影响战局发展、事关作战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全局重点控制,是集中力量于关键局部,打击敌作战体系重心,以获得全局主动和优势,其基本思想源于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牵制控制[8]。

1.1 牵制控制

牵制控制通过有选择地对网络拓扑的少数关键节点施加控制,使得整个网络达到期望的行为。该控制方法利用网络拓扑结构的非均匀性,有针对性地对少数关键节点施加反馈控制,节点之间按照一定规则相互作用,由此牵一发而动全局,从而将规模庞大的复杂动态网络稳定到平衡点。牵制控制需要控制的节点少,其显著优点是消耗资源低、控制效率高。牵制控制的关键是针对特定的网络拓扑选择合适的被牵制节点。假设战区联指为一个虚拟节点0,选择图1 中节点5 与节点6 为被牵制节点,虚拟节点0 作用于被牵制节点,构成如图2 所示的扩展网络拓扑。如果虚拟节点0 的信息通过网络拓扑的有向边能够到达网络中所有节点,则该网络拓扑在适当的牵制控制协议下能够达到期望的控制行为[9]。

图2 牵制控制示意图

1.2 基于全局的重点控制关键环节

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着眼战略战役全局,把握作战体系中的节点及相关的时空范围,根据作战阶段的目标抓重心。在目标选择上,重点打击敌侦察预警、指挥控制、通信枢纽等作战体系的节点目标,打乱其“指控链”和“行动链”,迫使其无法按照预定节奏有效应对。在力量使用上,尽可能集中精锐力量实施高强度突击,通过强有力的联合作战行动,迅速达成预定效果。美军在伊拉克战争战役筹划阶段明确的战略重心是萨达姆及其政权,以及伊国内外继续战争的意志和“全球反恐联盟的团结”。作战初期明确的战役重心是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而战役发起后改为萨达姆敢死队等非正规武装[10]。

苏联军事家什捷缅科指出:“善于找出影响战局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军事将领的一项重要才能”。实施基于全局的重点控制,紧紧围绕实现作战目的,抓住战略枢纽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部署战斗,基本逻辑为“关键方向-关键时节-关键行动-关键力量-关键效果”。关键方向是指对实现作战目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作战方向。关键时节通常包括首战发起、作战阶段转换、作战顶点、作战收局等重要时机。关键行动是指对战役战局起着重要影响甚至决定作用的行动,如联合岛礁进攻战役中的登陆作战阶段主要登陆方向的突击上陆行动。关键力量是指我方主要作战力量和新型作战力量,包括战略预警、太空作战、防空反导、网络空间作战、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中远程精确打击、特种作战等。关键效果是指通过打击敌作战体系中起支撑作用的要害目标,瘫痪其作战体系,获得全局的主动和优势。

1.3 方法运用

毛泽东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是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11]”。实施基于全局的重点控制,指挥员应通观全局,在动态变化的敌我对抗中,迅速判明并紧紧扭住作战重心,投入担负主要任务的作战力量和新型作战力量。结合牵制控制的特点分析基于全局的重点控制,战区联指需要重点关注以下4 个方面:

1)着眼全局选准战役指挥重心。一是牢牢把握战役各阶段的指挥重心。坚决贯彻战略意图和既定决心,预先分析各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选准影响作战进程和结局的关节点,集中主要精力和主要兵力,解决事关战役成败的中心问题。二是适时转移战役指挥重心。在战役的前一阶段,根据战役发展预先分析研究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战役重心,预先考虑和计划后续的作战行动,使两个阶段的作战行动紧密衔接。例如,辽沈战役第二阶段,东北野战军指挥员围绕全歼廖耀湘兵团这一重心,集中野战军绝大部分兵力合围、歼击廖耀湘兵团,还以一部分兵力阻击锦西方向之敌,一部分兵力牵制沈阳地区之敌,一部分兵力堵住敌人南逃通路。既保障了全歼廖耀湘兵团,又为战役指挥重心及时转移到第三阶段进攻沈阳、营口打下了基础。

2)运用谋略隐蔽作战企图[12]。信息化战场透明度空前增大,为达成首战的突然性,综合利用欺骗、佯动等行动,通过作战指挥控制“声东击西”“隐真示假”,隐蔽作战企图,力争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起战争,致使敌措手不及、节奏失控、行动失调。

3)围绕战役指挥重心统筹战役全局。一是抓住关键方向的作战,积极捕捉和创造有利战机,集中精锐力量实施高强度突击,达成决定性作战效果,主导和推动联合战役战局向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二是关照次要方向的作战,使战役各方向融为一体,形成一盘棋,充分发挥次要方向作战的辅助支撑和配合作用,保证关键方向作战发挥最大作战效能,并为后续作战创造条件。三是及时掌握各方向作战进展,必要时投入指挥员直接掌握的预备力量,确保一锤定音、有效控局、战而胜之。

4)连续突击加速扩大战果。只要战场形势和保障条件允许,应该跟进行动,保持作战锐势,阻止敌获得喘息的机会,加速巩固扩大作战效果,牢牢把握全局主动。

2 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增加了作战行动的不确定性。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是各级依据担负的作战任务,在本级职权和限定规则范围内,创造构设作战方法、灵活安排作战行动、主动搞好协调配合。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由上级确定行动的边界条件,任务部队机断组织作战行动,其基本思想源于现代控制理论中复杂网络的事件驱动控制[13],驱动条件为上级限定的规则边界。

2.1 事件驱动控制

复杂网络的事件驱动控制,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各节点与邻居节点交互信息,更新控制协议并产生新的控制作用。如图3 所示,某一节点i 在t1、t2、t3…时刻的状态达到给定的边界条件X1或X2,网络中各节点与邻居节点交互信息,节点i 根据邻居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其控制协议,调整自身状态到容许的范围内。边界条件X1与X2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的,工程上常采用误差机制设计边界条件。与等周期采样控制相比,事件驱动控制的采样周期是时变的,控制器更新控制协议的次数减少,节约了运算资源;但需要连续观测各节点状态用于判断各节点是否达到事件驱动的条件,增加了传感器采集节点状态信息的资源[14-15]。

图3 事件驱动控制示意图

2.2 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关键环节

实施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基本逻辑为“确定边界条件-机断组织行动-实施必要干预”,减少了战区指挥员在战役进程中的指挥控制,充分发挥各级指挥机构和部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增加了作战行动的灵活性、适应性。例如塔山阻击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让第2 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亲自镇守塔山,战斗中程子华上报战损,林彪回电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首先,上级统一赋予作战任务,明确作战要求,给定下级权限范围、保障资源、协调措施及其他限制条件。

其次,任务部队主动实施作战、机断组织作战行动、灵活处置情况,严格执行作战规则和协同措施,最大限度地应对作战行动的不确定性。

最后,上级全程掌握部队行动情况,评估作战效果,当发现作战行动出现重大偏差或超出任务部队控制范围时,及时采取措施实施干预。

2.3 方法运用

实施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有利于发挥各级指挥员的谋划指挥水平和应急应变应难能力,及时有效处置信息化战场的不确定情况。结合事件驱动控制的特点分析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3 个方面:

1)上级限定规则范围,敢于善于授权。上级指挥员直接参与的指挥控制有限,应充分信任下级,敢于授权,并善于授权,明确完成任务的规则范围与指标要求。淮海战役时,毛泽东曾电示总前委:“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邓临时处置,不要请示”。

2)下级准确理解意图,灵活安排行动。下级指挥员准确理解上级作战决心意图,创造构设作战方法、灵活安排作战行动、主动搞好协调配合,完成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

3)上级全程掌握情况,及时干预调控。任务部队及时反馈报告作战进程与行动效果,上级根据评估效果实施重点监控,确定调控时机与调控措施,防止作战行动失控失调。

3 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方式多种多样,作战指挥战略性、联合性、时效性、专业性、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是各级各类指挥机构在上级授予的权责范围内,分领域、分专业对相关作战力量和作战行动实施统一指挥控制。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由上级明确权责范围,各领域指挥机构依权按责管控作战行动,其基本思想也源于事件驱动控制,但驱动条件为各领域指挥机构的权责界面。

3.1 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关键环节

实施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基本逻辑为“分类明晰权责-依权分别组织-适时跨域调控”,该方法严格按照权责实施指挥控制,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充分赋予各领域指挥机构和任务部队临机处置权,做到统分结合、收放有度,可显著提高指挥控制的灵敏性和实效性。

首先,区分不同领域,战区联指赋予各领域指挥机构相应指挥控制权责,包括作战指挥关系、作战协同关系、作战支援关系等,明确作战任务和行动条件。

其次,各领域指挥机构按照统一作战意图和指挥控制关系,区分编成内作战力量、进入作战区域或职能领域作战的编成外力量、作战区域或职能领域外的支援力量等不同对象,依权按责安排作战行动,自主运用作战方法,确保各领域作战行动协调一致。

最后,当不同领域间的作战行动出现重大矛盾冲突,超出某一领域担负主要任务的部队指挥机构控制权限范围时,应及时报告上级,由上一级直至战区联指采取必要措施实施干预,进行跨域调控。

3.2 方法运用

实施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需要清晰界定各领域指挥机构的权责关系,这是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重要组织保证。结合事件驱动控制的特点分析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3 个方面:

1)战区联指科学配置指挥关系,解决联合作战“整体统”问题。指挥关系是各级指挥机构对作战指挥权责划分构成的关系,战区联指科学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理清指挥权责界面,确立下级指挥机构和任务部队的纵向指挥关系,横向协同、支援关系,并结合具体的作战任务、作战行动明确各领域指挥机构的指挥职权。

2)各域指挥机构正确行使职权,解决联合作战“分域联”问题。作战实施过程中,各领域指挥机构既要充分行使指挥控制职权,有效掌握本领域各类部队与各种作战行动,又要按照明确的协同、支援关系,与友邻部队依权组织作战协同,主动搞好协调配合,协同处置战场情况。

3)上级指挥机构消解矛盾冲突,解决联合作战“体系合”问题。当遇到超出本级指挥控制权责范围的事项,任务部队需及时上报,由上级指挥机构实施调控,切不能越限用权,造成协同失调、指挥失序。

4 结论

各级指挥员所拥有的指挥职权和应担负的责任义务是实施指挥控制的基础。基于全局的重点控制属于集中控制,对联合作战行动实施统一协调,权责过于集中,不利于发挥各级指挥机构自主协调的优势,通常仅用于战区联指对联合战役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动实施指挥控制。基于任务的能动控制和基于权责的分类控制属于分散控制,只要条件允许联合作战指挥控制通常采取这些控制方法,利于发挥各级各类指挥机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于快速响应,保持指挥稳定,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但是,这两种方法全局统筹协调难度大,对指挥权责划分、机制建立及下级指挥员素质要求高。

猜你喜欢
权责全局战役
基于改进空间通道信息的全局烟雾注意网络
领导者的全局观
库尔斯克战役中的T-34坦克兵
加强“四个保障”推进部队权责清单构建运行
咏湘江战役
二分搜索算法在全局频繁项目集求解中的应用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分析
惨烈的中条山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