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玺平
摘 要:随着全国课改的深入,近年我省高中也普遍推行新课程,经过培训学习与教学实践,我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要有两个转变和两个把握:一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二是教学方法的转变;三是要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和主线。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
一、理念的转变
教育理念的转变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真正转变的,但必须要明确新课程的理念,理解并尝试实践。因为人的思想认识指导人的行为实践,如果我们对新课程没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那么我们就不能很好地实施它。新课程的理念是什么?课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课程的教育任务、目的又是什么?对这些基本问题有了一个理解与认识,才能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不会迷茫。
观念的转变是教法得以转变的前提,理念变了,关键要在教法上得以落实。
二、教法的转变
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的变革是要求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是学法是需要教法引导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探究,探究是对问题的探究。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问题——活动——问题解决。学生围绕问题活动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教师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的确定要小、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忌大、忌空、忌全面。要根据教材、学生、课标合理确定。例如,我们往往根据三维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其中有一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据此确立的目标诸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个目标就过大过空,因为一节课完不成,它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熏陶的目标。再比如学习文言文,有时确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个目标仍然不具体,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一个大任务,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我们一节课要做的是掌握哪几个实词,哪几个虚词,哪几个句式。如此确立目标才具体,才能有的放矢。所以目标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
(二)教学问题的预构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是新课程在教法上“新”之所在。而问题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要克服问题简单化、复杂化、庸俗化的现象。问题的设置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要有激趣性、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有丰富的包孕性。
课堂是思维的碰撞。围绕问题展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真谛。对话是一种交流,是在平等基础之上的探讨。在与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中完成教学流程,完成对问题的解决,真正改变师问生答引君入瓮式的做法,在所谓启发式的引导下,把学生一步步引入自己预设的答案陷阱中,这就不是课堂的对话。
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形式化,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动口、动手、动脑。在充足的时间保证下,对话才可能有效。例如,面对一个问题,老师说现在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但是话音刚落,马上就让学生探讨。试想学生根本还没有深入思考,怎能讨论,最后仍然只能是老师告诉给学生现成的答案。
(三)對教材的处理
新课程必修教材是5个模块,还有至少5个方面的选修教材。与以前相比,教材显然是增多了。如果按照以往的观念“教教材”,那教学任务肯定完不成。传统的思维是教材有多少内容,我们就按部就班地教多少内容。新课程的理念是“用教材”,虽然有一字之差,但其间所反映的信息是千差万别的。“用教材”主动权在教者,我们可以灵活处理,根据需要可自由删减,而不必拘泥教材。
(四)对文本的解读
新课程在阅读教学上,倡导多元解读,尤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更是如此,要淡化政治色彩很浓的以及先入为主贴标签式的解读。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传统的解读是这篇文章反映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是一种政治化的解读。还有说某某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把它直接告诉给学生,这是一种贴标签式的解读。诸如此类,在新课程理念下都是有失偏颇的。但是多元解读也不是随意解读,也不是对传统解读的否定,它应是一种规范的有价值的解读,对于学生错误的、偏颇的解读,教师要加以恰当的评价和引导。
多元解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例如对《包身工》的解读,过去主要认为是揭露资本家的罪恶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剥削。这是无可厚非的,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但时至今日,面对黑砖窑事件和现代包身工我们又该如何去解读?如果我们在文本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从社会层面可以解读为要关爱弱势群体,关心社会的公平正义,政府要切实打击非法用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老板的角度去解读:资本家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要以人为本,关爱自己的员工;从包身工的角度去解读: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地位。
三、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和主线
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教学必须以此为目的和任务,这样才能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一个头绪来,才能在繁杂旁芜的语文天地中牢牢把握教学的主线。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抓住读书、积累、写作这根主线。让学生学会读书、爱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积累,做好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积累,在此积础上,让学生能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通字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如此我们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读书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视读书,却以对文本的分析性解读代替了读书。这实在是舍本逐末,而分析性解读是对文本的肢解,是教师根据教参对文本解读,然后又把这种解读讲给学生,却唯独没有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学生就不会有阅读的体验和感受。因而教学质量也不高,因为教师的分析性解读占据了整个课堂,分析这分析那,教师分析得透透彻彻,学生听了昏昏欲睡。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是不可能成功的,真正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新课改是一次探索,只有在探索中迎难而上,不断学习积累有益的经验,才能把握新课程的实质,才能做到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文华.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50.
[2]章颖.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再认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