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2020-06-27 14:07种玉红
知识文库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评价语文

种玉红

新课程改革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水平,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育活动进行客观判断并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下也加强了对教育评价的要求。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深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也对学科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评价的意义也越来越突出。在各学科教学时,合理进行教学评价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1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

小学语文从汉语拼音开始,到学会识字认字,再到交际、阅读、写作,逐步发展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表达,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心怀热爱祖国的思想,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工作是对语文教育活动整体的考量,有利于改善当前语文教育模式的不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弱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提升语文成绩,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教学评价还可以分为即时评价和综合评价,在教学时采取两者相结合促进语文教学评价的实施。即时评价的好处就是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促进学生调整和改进当下的各种问题。综合评价是根据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其结果更具导向性。教学评价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本身,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和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2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特点

2.1 评价对象客观化

新课程小学语文就教学评价对象来说,它来源于学生、教师、社会多方面,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学生会对自身进行评价,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正确审视自己,并进行自我加强。同时,学生也有对教师或教育方式的评价,教学评价都是相互的、公平的。教师也会对自身和学生进行评价,做终身学习的榜样,不断优化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力量。除了学生和教师以外,社会评价也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学校教学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建议,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肯定作用也更能促进教学任务不断前进的动力。家长评价是作为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一个主要的社会评价,学生的发展几乎有一半影响来自于家庭教育,三者间的和谐关系能够更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2.2 评价标准多样化

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往往是通过学生的上课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语文成绩来判定,严重忽略了学生特殊性的特点,不能真正称得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以应付考试为目标,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能认真审视自己,不会去思考是否是自身教学方式的问题,一味地让学生调整适应,这样很难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應该多注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正向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上的障碍。评价小学语文的维度有很多,比如学生的书法水平、阅读量、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教师不能仅凭学生的成绩论高下,要真正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综合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

2.3 评价方式多元化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评价方式为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教师的书面评价比较正式,一般应用在期中和期末的教学评定上。口头评价较为频繁,评价方式比较直接,能够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正向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书面评价更为深刻,口头评价效果比较快。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利用将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将教学效果发挥得更好。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好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在语文的学习上产生兴趣,将优势不断放大,增长自信,促进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3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实施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改进教师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正向引导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有的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时就会出现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每个小孩天性都是爱玩的,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给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约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良性发展,学会自主学习。对于学习能力迟缓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多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努力跟上其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切记不能急躁,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使得孩子恐惧学习,更加会以逃避的状态对待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和家长在评价学生时要学会奖惩适度,陪伴学生一起度过这个学习的艰难时期。语文是一个注重学习积累的学科,字词、课文背诵并会默写,这些基础部分只要肯下功夫就很容易掌握,学习语文一定需要加强主动性和自觉性,否则越往后不会的东西就会像滚雪球越积越多。教师对于自觉性不是很高的学生一定要多督促,在家长的帮助下让学生稳扎稳打地前进,这样学习起来才会越来越轻松,逐渐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擅长于将语文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科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另外,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的途径也有很多,相信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会慢慢有所提高,逐渐喜欢上语文,语文成绩也会越来越棒。

3.2 注重教学评价的方式,促进有效教学

在很多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使用的评价词汇都很模糊,不够具体。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在学生读完之后不能仅用“读得很好”去形容,好要具体说好在哪里,不好也要具体指出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语文的一大魅力在于文字,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期,思考问题的角度还很单一,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表述方式,将语文学习技巧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上,给学生树立正确思考问题的思路,促进有效教学。新课程小学语文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用明确且具有导向性的评语,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

3.3 有效利用自评和互评,增强学习自主性

新课程小学语文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自评和互评工作。在自评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反思如何才能将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学生反思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欠缺之处,并懂得改变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现在很多学校对于语文的每节课都会设置一个自我评分的表格,学生针对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吸收效果打分,教师从中也能看到学生总体的学习情况,再对总体掌握不好的地方进行格外地讲解。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办法。学生之间也可以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师生间的互评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上学生要敢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师生间的合作关系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欣赏程度,促进语文学科的学习,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师生平时可以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互相评价,教师也非常乐意接受学生的有效意见,帮助自己不断进步,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组织自己观点的能力。

4 结语

教学评价是考量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结果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本着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增进教学效果的目的,在现代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状态。此外,评价方式上逐渐转变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提高自己为重心,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响水县新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评价语文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