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祖强
小学时期是孩子内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此时为孩子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十分重要。而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和落实正是给孩子建立光明向上的内心世界的最好平台。为响应时代的号召,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去,以正确积极地精神给学生以新的发展方向,使学生的思想和当今社会主流相结合,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面向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言: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当下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且无比巨大的作用。思想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为目标,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人处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面对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孩子生活阅历的改变而调整。重在引导学生在体验自身成长和校园集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承担、学会责任。在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沟通中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
1 我国当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下,我国的德育教育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现在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无法纳入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范畴,仅仅把它当做一门无可必要的课程,就如同一门副科一般是放松的课程。且当下德育教育大多以传统的讲授和背诵为主,可操作性差,缺乏生动的实践教育,而且老师也不对此做过多要求,如此便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在学习内容上老师和家长也存在价值观差异,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判断和接受。这些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的德育素质教育并未取得什么好的结果。
2 如何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2.1按照国家标准作出改革
我们应深入贯彻和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并将其和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学校和老师应加大重视力度,学校应加大设施的投入,可在校园内各处张贴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标语,也可以开设专门的活动课来丰富学生的课程时间。老师则应做好专业培训,必要情况下可聘请专业教师来讲授课程,非专业老师也应积极的学习,对专业老师的课程进行观摩,共同探讨教学课程和心得,缩小老师之间的差距,做好真正的专业引领的作用。如此,建立一个专业的,新颖的德育教育的教师团队。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各中小学政治课、品德课、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渗透到各科文化课的教育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进课本,走进课堂,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各校应认真挖掘所在区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武夷文化、朱子文化、红色苏区文化等内容,通过认真梳理,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苏区文化内容与现代价值理念相结合,编写校本教材,进入课堂,引导师生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苏区文化中汲取思想德育营养,不断培育文明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为师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德育基础。
2.2优化教学方式
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是成功与否的命脉。以社会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目标,需要构建具有强大名族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当下的德育教育课程中老师应从生活出发,在实际中挖掘素材。因为小学德育教学更具灵活性和自由性,老师可以根据学习主题,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起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老师也应对学生充分的熟悉,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心里状况等,这样才能知道他们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教育建设的有效性。老师也应在课前做好备课准备,对本节课课本内容充分了解,也可利用小故事,ppt等简单方式将教学内容直接明了的呈现出来。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并不能对课本那些繁琐复杂的语言充分接受。此时就需要老师来做好简化工作,老师应保证在保持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让孩子们接受教导。面对更复杂多元的教学内容,老师需要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可利用课外学习,小组探讨,父母互动等方式来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并变被动为主动,借此来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施性和高效性,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教师应对学生起到积极影响
师德高尚,能力精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需要实施师德师风工程建设,完善教师职业德育标准,健全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老师应发挥榜样作用,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除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更应注意老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将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传承给学生。做到以德树人,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事自己应先做到。参加活动时要求学生准时,培养他们的时间意识。服从组织安排,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要求学生讲卫生,尊老爱幼,不随手丢垃圾等,从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可通过班会,组织学习来将我们的思想德育渗透进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举止中。另外,小学生心智单纯,如一块未经雕刻的璞玉,他们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极强,鲜明形象的事例更容易感染小学生,激发他们模仿学习的热情。因此老师应抓住课堂机会,给他们推荐社会上的优秀个人事例,也可利用课件,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人物事迹播放给学生观看,如红军前辈的生平事迹,感动中国节目,朗读者等。这个方式更容易塑造孩子的内心,对这块璞玉的进行加工打磨,为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学校也应抓好政治思想的宣传,可利用校园活动,朗诵比赛,领导班子带领等方式,增进广大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尽量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贯彻
3.1提高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施力
当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应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做起,从学校入手。应该坚持育人为本的主要教学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入国民教育总规划中,应该贯穿中小学教育,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覆盖至所有的学习者和传授者,培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就拥有了走向繁荣振兴的航标;一支军队有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就拥有了走向繁荣振兴的航标;一个国家有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就拥有了利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是一盏启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核心价值观是汩汩甘泉,哺育着我健康成长;核心价值观是温暖的阳光,用她的光辉激励着我昂扬的斗志。
3.2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来落实社会主义价值观
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不应只是在学校课堂上,也应在学生的课外生活中进行推行。学校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文化馆,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的精神。可举行班级间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们在集体比赛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公正”“友善”的品德。也可将他们带到当地的政法部门去参观学习,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这也是“民主”“法制”两方面的践行。学校在推行核心主义价值观时应该注重其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主动的吸收利用。总之,青少年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这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民族的未来昌盛有着重要意义。
4 结束语
小学生如初春刚刚绽放的花朵般美丽,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未来还需要他们继续走下去。正确培养他们的德育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己、对家庭、社会、对国家都有极大的意义。未来的德育与法治课堂应从教学目标、教师素养、教學方式着手,努力抓好小学生德育教育。这对学生,社会和国家都极为重要。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