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趣体验 提升数学教学吸引力的关键

2020-06-27 14:06徐海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例题数学孩子

徐海芹

国际数学大师、微分几何之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曾指出,数学是很有意思的科学,并给孩子题词“数学好玩”。他强调数学课要讲得让孩子有兴趣。孩子都有好奇心,他们对数学本来有好奇心,可是教得不好,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数学就难了。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内驱力,也是学习的起点。可是,让不少数学教师感到尴尬的是:学生对数学感到畏惧,甚至是逃避。经常听到教师抱怨:一道题讲了五六遍,学生都不会。原因何在?

一、学趣体验的内涵

所谓学趣体验,就是将数学学习转化为数学的情趣体验,让数学学习成为基于数学本色、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享受思维和操作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渴望。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课堂中“有趣”是“有效”的前提,“有效”是“有趣”的结果。课堂中只有学生对学习环境、对授课教师、对学习内容、对学习伙伴等感兴趣了,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焕发应有的魅力?笔者认为,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文化,无论是纯粹的计算,还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都应挖掘出其中的娱乐功能。数学也应该具有诗意、人文、浪漫的情怀。

二、学生“学趣”缺失的原因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足够的情趣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究其原因,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机械单一

案例:有位教师在上《认识20以内数》这一课时,先简单复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与写法,接下来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及写法:学生对10以内的数学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写法,比一比谁学得最好、最快。教师先出示数字“11”,提问:这是多少呢?学生纷纷举手。“那怎么写呢?看好了,先写左边的1,在右边再写个1,就是11,学会了吗?”同学们练习几遍,教师接着出示12、13……

这样的教学,看似学生学得积极热烈,效果似乎还不错。可是试想,长此以往会是什么结果?

(二)教学过程忽视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验”是他们学习知识、养成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但当下不少数学教师忽视学生“体验”,只追求结果。

案例: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有的教师可能考虑学生探究时间会很长,于是来个短平快。先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能发现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好像倒过来。教师马上表扬:是的,倒过来。我们就叫它互为倒数。写倒数的方法就是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你们会了吗?学生异口同声:会!于是就是练习……

数学教学是师生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孩子的手、口、脑等,调动孩子的多种器官,达到和谐共生,要设计适合孩子的活动。像这位教师的教学,显然忽视了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只片面地追求结果,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数学不好玩,没意思。

(三)教学方式缺乏趣味

教学《乘数是两位数乘法》时,有的教师出示例题:六一儿童节,学校购买一些物品发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买35个书包,每个2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35乘26,让学生看书上的解法,然后尝试练习,而后到黑板板演。

课堂的趣味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二是真正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在兴趣。理想的数学教学应该是能吸引学生的教学,学生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四)教学浅尝辄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的品质,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浅尝辄止,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解决问题策略》时,出示例题:上衣每件58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倍。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对一对答案就算完事,没有对教材提供的习题进行深耕。

三、学趣体验的实施策略

(一)教材内容的有趣

1.创设有效情境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兴趣倍增。

2.趣化教材内容

苏教版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所有例题和例题图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其间蕴藏着很多生动的、有趣的事例。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间的趣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严谨、简约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而又灵动多彩,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如,在教学百分数后的《恩格尔系数》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一天中用于购买食物的钱,再估计一下自己家一天的总收入。学生一下来了兴趣,有的算一天中家中通常吃些什么,大概多少钱,有的算父母工作一天的收入,各算各的,不亦乐乎。然后,我叫他们再算一算购买食物的钱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并认真阅读课后的“你知道吗?”,读后交流一下贫富情况。这时候,学生才明白,自己的家庭是何等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勤俭节约了,对自己平时浪费粮食的行为感到羞愧。

(二)教学活动的有趣

1.增加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如能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增加游戏活动,孩子的情感会在游戏中得到一种宣泄与释放,学习的体验也必然深刻、难忘。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我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写算式,看能写多少算式,數一数一分钟自己的心跳多少下,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从而体验到珍惜时间的必要性。

2.引进实验活动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数学课堂适时地引进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动一动,好多的算理是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讲解的。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我让学生自己做三组模型:1.同底不等高;2.同高不等底;3.等地底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猜你喜欢
例题数学孩子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