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碧君 王玲玲
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学习科学研究室通过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主题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法,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实践探索。
教与学方式变革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1.教与学方式变革监测系统
开发形成区域教与学方式监测工具的框架设计、维度设计、细目设计,建立二级维度的基于数据的课堂观察数据库,同时,对其进行测试与调整。如在课堂教学改进方面,对课堂互动形式、教学任务设计的认知水平等进行监测。
形成基于数据的教与学方式改进的年度调研报告,围绕价值引领、课程改革、教学改进、学习方式等内容,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高阶思维发展和素养能力提升的现状、经验和问题,总结已有成绩,提出改进路径,为区域教育决策提供数据。
2.教与学方式变革操作系统
教与学方式改进的路径设计。基于监测系统的调研报告形成教与学方式改进的具体路径,如启发式教与学方式、探究式教与学方式等路径。
教与学方式改进的策略提取。基于路径的设计形成不同教与学方式的操作策略,如启发式教与学方式的操作策略、探究式教与学方式的操作策略等,形成教师手册。编制形成了符合区情的教与学方式变革项目培训手册,组建了区域推广项目团队,开展了系列教学策略培训工作。
教与学方式改进的教师培训。搭建区级平台,根据已有的教师手册对部分教师进行小范围培训,形成骨干教师队伍,并进一步推广项目研究成果。
3.教与学方式变革评价系统
基于《年度区域教与学方式改进报告》进行纵向评价。通过逐年的改进报告形成中观层面的评价系统,把握区域教与学方式变革发展趋势和难点问题,不断调整研究重点,细化研究路径。
基于《朝阳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横向评价。积累基于实证的课堂教学观察数据,形成微观层面的教与学方式改进评价系统。借助评价标准等工具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与学方式进行阶段性诊断,发挥评价的价值导向功能。
4.教与学方式变革工作机制
建立和推动“联系人制”。不断巩固学习科学研究室科研员与全区37所学习科学研究基地校之间一对一的联系人机制,统筹和协调项目研究工作和基地校建设工作。
丰富和完善“区校研究共同体”的研究范式。形成“学科专家-教研中心-基层学校”区校研究共同体,有针对性地走进不同类别的研究基地校,基于校情推动学习科学研究个性化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教與学方式变革支持系统的建构价值
1.教学改进
教学方式丰富多元,关注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与学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新型方式转变;教与学组织方式的实际发生与学生需求趋势基本吻合;教学任务设计认知水平高,关注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低阶思维水平的任务减少,高阶思维水平的任务上升;教师教学策略培训需求高,关注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2.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满意度较高,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能力阶段发展的需求。学习策略指导的供求基本一致,教师重点指导的学习策略与学生认可的学习策略趋势相近。复述策略与精加工认知策略的分布比例较为合理。
教师学习科学培训需求大,体现教师由关注教到关注学的理念转变。教师对人脑的学习基础和有效教学、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信息加工模式和问题处理解决模式的异同等方面的培训需求较大,由关注教到关注学,基于实证的学习科学研究重要性凸显。
3.评价方式
学生发展监控和改进情况良好,教师基本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阶段差异及时调整教育教学辅导计划。
教与学方式变革支持系统的未来发展
1.以两个“标准”的落实为重点,持续加强学科本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重点围绕提升学习者主体参与度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朝阳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序推进基于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教与学策略研究,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培训与展示工作,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进;基于标准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组织进行标准解读和应用推广,推动课堂评价标准价值导向功能的发挥,引领和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2.以项目研究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项目的菜单式、主题式、系列化培训
以学习科学研究室为主,持续推动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方式项目研究与实践,扩大项目实验校,搭建区级展示平台,整合优质课例。
进一步整合新型教与学方式的策略指导与学校需求,形成基于学校发展目标的个性化指导方案和菜单,开展学校发展的评估与诊断,建立专家、区域、学校的个性化合作指导机制,有序指导学校开展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实践。
3.以需求调研和大数据平台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发展的评价和监控体系
加强区域各学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具的制定和数据的有效分析,开展实证教研,通过教学改进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加强对《教学目标检测》的研究,提高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作用。
深入推进分层分类的精准、个性、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教研指导工作,引领和落实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总结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搭建经验交流和分享平台。
编辑 _ 于萍